6.5

商洛法院

当好“司法卫士” 守护秦岭祖脉

7月底,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组织开展“法院+媒体”宣传基层行活动,邀请媒体深入商洛法院审判一线,见证该市法院扎实开展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践行“两山”理论 落实“双碳”战略

近年来,商洛两级法院以“两山”理论和“双碳”战略为引领,实现执法办案和生态保护“两手抓、两不误”。

今年5月,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辖区柞水县人民法院,开展秦岭生态保护法治宣传志愿服务活动;6月,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法润秦岭 护航商洛”主题新闻发布会,通过典型案例凝聚全社会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

商洛市法院向“法院+媒体”宣传基层行活动人员介绍,2020年以来,商洛两级法院先后召开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党组会、专题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百余场次,并举办“牢记殷殷嘱托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汇聚法治力量 守护绿水青山”等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及教育活动,确保干警思想始终统一、步调始终一致,切实将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双碳”战略化为实际行动。

建立保护基地 注重修复治理

在“法院+媒体”宣传基层行活动中,商洛市二龙山水库的良好生态、洛南县“秦岭红豆杉司法保护基地”的茂盛苗木,让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2021年6月,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生态环境局等6部门,在辖区二龙山水库库区建立“商洛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设立“增殖放流区”和“补植复绿区”。同年12月,基地获评陕西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事件”提名奖。

为保护国家濒危植物红豆杉、筑牢秦岭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今年6月,洛南县人民法院联合该县林业等部门打造“秦岭红豆杉司法保护基地”,目前已经种植了数千亩的红豆杉成苗。

“我们在生态环境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将恢复治理生态环境的结果作为重要量刑情节,将修复治理作为民事及行政公益诉讼承担责任的重要方式。”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斌说。

实现“一判四赢” 引领全民参与

2018年,商洛法院在全省率先成立环资庭。截至目前,商洛两级法院共受理环资案件371件,审结352件,判处刑罚310人。在此过程中,商洛两级法院大力推行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模式,实现惩治违法犯罪、修复生态环境、赔偿经济损失、教育广大群众“一判四赢”良好效果,切实促进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办理实效及环境资源修复实效。

据商洛法院相关人员介绍,为引领全民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商洛两级法院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等节日,通过设立宣传展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赠阅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等方式,开展秦岭保护宣传活动,提升群众环保意识、法治意识。

除此之外,商洛市两级法院着眼“管长远、管根本”,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相关工作。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检察院印制定《依法审理涉秦岭“五乱”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案件 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等文件,为全市检、法部门助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等提供了重要遵循,建立了长效机制。

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宏德表示,今后,商洛两级法院将继续立足环境资源审判,奋力守护秦岭,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记得分享点赞 在看,为我们充个电哟~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江炜 审核:任丹江 签发:王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