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就是带轮的板子吗?怎么还搞出了细分?/《辛普森一家》剧照

全中国的潮人都在玩陆冲了,然而我还傻傻分不清,陆冲与滑板的区别。

对局外人而言,广场上最in的年轻人玩的都是一种东西——不就是带轮的板子吗?怎么还搞出了细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就是带轮的板子吗?怎么还搞出了细分? /图@玩世代

但仔细一看,大家玩的姿势又有所差别,有的人需要脚蹬地,然后让身体与板向前移动;而另外一些人,直接在板子上扭来扭去,靠上半身发力滑行,摇摆幅度很大。

而后者这些靠身体重心发力的玩家,他们的动作更接近于冲浪的姿势,因此这种板名为“陆冲”(surfskate),又名“扭扭乐”,而需要用脚蹬地发力的,则是狭义上的滑板(skateboar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冲”(surfskate),又名“扭扭乐”。/小红书截图

在“陆冲”出圈以前,很多人对“滑板”的印象大概都是——一块能滑起来的板。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确,陆冲与滑板是一种品类。

然而,板与板不同,轮与轮也不同,各自衍生出的玩法、招式也差别很大。

首先,滑板相较陆冲难度系数更高,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太友好,但凡试学过滑板的人,哪个不曾摔到七仰八叉、手肘破皮?站上去摇摇晃晃,板动人却未动……如果没有很强的平衡感和控板技巧,对不起,下一个“翻车”的就是你。

也因为如此,滑板这一块小小的木板,才能成为冒险和叛逆的代名词。

相比起来,陆冲比滑板更好上手,容错率更高,这也是为什么陆冲能成为全民运动,而滑板却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板相较陆冲难度系数更高,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太友好。/pexels

二者有何不同?从构造上来看,滑板的板面更短,板面轻、脆、弹,由于前后都是翘起来的,因此也叫“双翘”;而陆冲板稍长,板面也更平(没有明显的翘头)。

由于滑板(即双翘)的脚窝更加凹陷,因此在做翻板运动的时候,滑板更容易找到“刷板”的落脚点。比起陆冲板,滑板更适合玩家尝试炫酷的动作,比如在“碗池”场地里练习drop in(人踩着板落地或者落入有高度落差的U形池中)。

相反,在平面滑行的时候,由于滑板板面的弧度更大,再加上轮子的硬度更高,滑板其实并没有那么适合“滑行”,地面上稍有一点凸起、障碍物,就可能让玩家直接“扑街”。

而陆冲板才是更适合平地滑行的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板,也称双翘滑板。/pexels

陆地冲浪板的轮子更厚,也相对更软、更有弹性,在平地上滑行也更加稳当。

除此之外,陆地冲浪板的前桥更加灵活、松动,因此板面滑起来更为晃动,更方便玩家左右转向,从而体验到冲浪般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冲板才是更适合平地滑行的板。/bilibili@J潘

不过,虽然今天的滑板圈和陆冲圈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壁垒,但实际上,陆冲只是滑板家族的一个分支。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南加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一块固定在铁轮上的木板。而这个运动器械,模仿的正是加州海滩的冲浪运动。

所以说,滑板从问世起,就和“陆地冲浪”息息相关。

由于早期的滑板轮子太硬,没有弹性,玩家很难有什么拓展动作的空间。直到1973年,一个叫Frank Nasworthy的年轻人发明了聚氨酯轮的滑板,取代了之前的金属轮。新的轮子更柔韧,也更有弹性,和地面摩擦的时候,不再发出要命的噪音,而且更加耐磨,滑板一下子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0世纪80年代,滑板出现了两头翘起的新款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双翘”滑板,这种滑板可以应付U形池,而且由于板面更轻、更弹,它的速度也明显提升了,更能给玩家带来极限运动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板面更轻、更弹,它的速度也明显提升了,更能给玩家带来极限运动的体验。/pexels

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们今天所说的陆地冲浪板诞生了——比起原来的滑板,陆冲板的门槛更低,平衡度也更好。

因为“陆冲”的诞生,滑板这项广义上的运动,也逐渐由地下转为地上——因为不再需要依托特定的练习场地(比如专门的滑板公园),越来越多年轻人可以轻轻松松地出没于街头,感受到“没浪也能冲”的快乐。

参考资料:

Do News | 陆冲,夏季的“冰雪运动”

知乎专栏 | 滑板、鱼板、陆冲板的区别

吕青 | 校园极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