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中旬,俄罗斯西南部边疆地区克拉斯诺达尔遭遇了大面积的蝗虫入侵,密密麻麻的蝗虫形成了大片大片的“黑云”,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蝗虫大军们就已经啃食了当地约1.5万公顷的玉米和其他农作物。

俄罗斯农业部也已经宣布克拉斯诺达尔进入紧急状态,目前蝗虫们也正在往更广的范围内扩散,危害也在进一步扩大,当地政府还没有想出特别好的办法对此进行遏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中国的网友们说,“为啥俄罗斯不像中国一样派鸭子大军去对付它们呢?这样估计过不了几天这些蝗虫就成不了气候了”,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用鸭子大军去对付蝗虫大军真的是“分分钟秒杀”的事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网友会认为鸭子可以治蝗

为何网友会认为鸭子可以治蝗

网友们会之所以会产生鸭子可以治蝗的看法是因为知道鸡鸭这些家禽吃蝗虫,另外就是会受到网上媒体报道的一些事例的影响,比如下面列举的这些。

2000年,新疆遭遇了特大规模的蝗灾,给当地的农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很多老百姓原本一年的收成变成颗粒无收,为了对付这些可怕的蝗虫,浙江农科院支援了新疆1万只鸭子,它们坐着“专机”来到了“灭蝗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1只鸭子每天能够吃掉200只蝗虫左右,那么1万只鸭子每天就能够吃掉200万只蝗虫,这是个十分可观的数据,奈何新疆的蝗虫数量实在过于庞大,浙江又向新疆支援了9万只鸭子,一共10万只鸭子形成了浩浩荡荡的“鸭子大军”,为解决蝗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2000年距离现在稍微有点久的话,那么有很多年轻一点的网友都是从2020年巴基斯坦的蝗灾中知道鸭子可以治蝗的。

2020年,巴基斯坦爆发了十分严重的蝗灾,大片的蝗虫将庄稼摧毁得一片狼藉,巴基斯坦无奈,只得向“好朋友”中国求助。

这个时候网上便传出了很多视频,说10万只鸭子大军将会奔赴巴基斯坦,用来帮助巴基斯坦对抗蝗灾。

那么上文的几个事例以及媒体的夸张报道就让众多网友认为鸭子对付蝗虫有“奇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鸭子治蝗的真相

鸭子治蝗的真相

但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首先这里先来辟个谣,关于10万只鸭子紧急支援巴基斯坦就是一个谣言,当时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成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龙就已经表示过:“用鸭子治蝗这个方法只能是在蝗灾小规模爆发以及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爆发才适合使用,并且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效果有限,从目前的的考察情况来看,巴基斯坦此次的蝗灾并不适合采用这一方法,化学农药以及生物农药才更适合紧急遏制和治理巴基斯坦的大面积蝗灾。

这里十分有必要去谴责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报道开头不报道结尾,对网友形成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人问了,那么鸭子在蝗灾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其实鸭子包括鸡这种家禽它们只会吃蝗蝻(蝗的幼虫)以及分散开来的散居型蝗虫,而且这些蝗虫一般是出现在草场上,一旦蝗虫大规模的泛滥,聚集成群,它们的体内会分泌一种叫4-甲氧基苯乙烯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招朋引伴”的信息素,会让蝗虫越聚集越多,那个遮天蔽日、铺天盖地的阵势鸡鸭看了都会害怕,更别说去吃它们了。

而且4-甲氧基苯乙烯这种物质有一定的毒性,鸡鸭闻到那种味道也不会主动去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大家在网上看到的那些鸡鸭大军出击蝗虫的视频,实际上只有可能是出现在成年蝗灾过境以后、幼年蝗虫长成以前,也就是说,第一轮蝗灾已经爆发过了,该被啃食的农作物已经被啃食了,该损失的也都损失了。

人们为了避免第二轮蝗灾造成更大的损失,便会放出鸡鸭捕食蝗蝻蝗蝻不会飞、又比较分散,鸡鸭解决它们相对来是比较容易的。

所以2000年浙江支援新疆的10万只鸭子其实也就是为了捕食蝗蝻,防止造成第二轮蝗灾,就像专家所说,这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效果十分的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蝗灾,让鸭子去吃蝗蝻早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和民国时期,就已经被政府积极推广了。比如说,在1920年的时候,天津就有很多地方闹蝗灾,当地乡民们赶紧养鸭,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不少鸭,有些大户人家甚至养了几千只,为的就是让鸭子捕食蝗蝻,以免第二代蝗虫大量繁殖,引发下一轮蝗灾。

现在在容易闹蝗灾的新疆等地,人们也都养了很多的鸭子,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所以“牧鸭治蝗”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合适的,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牧鸭防蝗”,鸭子其实主要起的就是一个“防”而不是“治”的作用,等到蝗虫成了气候,再多的鸭子也是收效甚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现在大家也就知道为什么俄罗斯不用鸭子去治理大范围的蝗灾了,那治理蝗虫究竟靠的是什么办法呢?有没有比较有效的方法呢?

治理蝗虫究竟靠什么

治理蝗虫究竟靠什么

治理蝗虫主要靠的是化学农药以及生物农药,也就是上文中专家介绍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对抗蝗虫的方法,不过化学农药在消灭蝗虫的同时,也会使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技术被开发应用到蝗虫防治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名叫蝗虫微孢子的微生物,它是一种能够侵染100多种直翅目昆虫的单细胞真核病原微生物,它最大的特点便是能够通过感病雌性蝗卵传播给下一代。

当蝗虫感染了微孢子以后,蝗虫体内的能源物质会慢慢被消耗殆尽,最后蝗虫也会慢慢地死去。而且,被微孢子感染的蝗虫产卵量会比没感染的时候下降一半左右,并且卵的孵化率也极低。除了让蝗虫“断子绝孙”以外,蝗虫微孢子还会抑制蝗虫的群聚行为,当它们分散而居时,那它们是成不了气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蝗虫微孢子这种高效又无害的方法是十分适合用来防治蝗虫的,目前,蝗虫微孢子已经在世界上的主要蝗虫区进行推广,造福人类。

除了蝗虫微孢子,还有绿僵菌等细菌用于防治蝗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不管怎么样,鸡鸭这些家禽能够完全消灭蝗虫这种说法是不正确又是极其不负责的,这种说法掩盖和抹杀了科学家以及技术工作者们为了防治蝗虫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中国以及世界治理蝗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绝不是靠鸡靠鸭。

也希望大家在面对物种的泛滥时,不要再用“吃”这种有点开玩笑且不严肃的态度去面对了,不论是蝗灾,还是外来物种入侵时,都不是靠简单的“吃”能够解决的。

参考资料:
1.石旺鹏,谭树乾.蝗虫生物防治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35):307-324.
2.李开周.鸡鸭大军,只能吃掉蝗虫幼虫.[J]读书文摘,2020(06).

作者:乔木 校稿编辑:未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