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波特游乐场

成都交子公园

成都江家艺苑

滨水空间是指江、河、湖、海与陆地接壤的区域,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岸线以及与水体相邻近的陆地空间。包括滨水空间在内的水体资源景观,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空间形象地标。

滨水空间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水体,往往是城市的文脉所在,例如南京秦淮河、杭州西湖等,它们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滨水空间也具有文化属性。

城市滨水空间中的建筑与水体之间,存在着“建筑与水体相离”“建筑与水体相接”和“建筑与水体相合”三种交接关系。随着近年来很多城市的水体整治工作,城市的滨水空间普遍具有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特点。

人类活动的大量聚集增加了滨水空间的开发价值,而且随着城市形态的转变,滨水空间也成了一种限量版的优质商品。城市的滨水空间形态各异,有的宏大壮美,有的精致小巧,但它们的存在,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再生有着特殊的关系。

成都人的亲水情结

有着大约3000年建城史的成都,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历史上,成都有大大小小的河流穿城而过,城中更是沟渠纵横,如今成都主城区“两江抱城”的格局,早在唐代时便已形成。

成都人一直都向往“在水一方”的诗意生活,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正是这种生活的生动写照。

有了水,便有了滨水空间。自古至今,成都有着形态各异、景色秀美的滨水空间,而且活动丰富多彩。始建于585年、位于成都中心城区的摩诃池(摩诃读作mó hē,有“大、胜、多”的意思)是城市历史上的胜景之一,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唱咏,宋代大诗人陆游在诗中赞叹:“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

始于唐而兴于宋的游江活动,则带来了两江滨水景观带的开发与风景营造,而夜游锦江也是当时成都历史上“多元场景”的一大写照,这一传统甚至历经千年而影响至今。清人杨奕在《锦城竹枝词》中写道:“花灯大放闹喧天,狮子龙灯竹马全。看到锦城春不夜,爱人惟有彩莲船。”

时光流转。当下的成都对滨水空间的利用与重塑,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弘扬,又融入了大量的现代理念和科技元素,为城市打造出更为丰富的场景和全新的体验维度,多维度地提升了城市的全时活力场景,为文化旅游产业增添了新的名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说:“通过对一些世界级城市的河流和滨水地区深入研究,我们发现,世界级城市的滨水地区普遍具有五大作用:历史传承创新,公共活力廊道,蓝绿生态主脉,城市空间缝合,特色魅力提升。”

城市依水而生,纵览全球,水与城市是一种相伴相生的关系,而滨水空间以特有的方式满足了人类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寄托了人类对美的憧憬。我们试着将视野拉大到全球,从一些滨水空间的成功案例去探寻它们的美。

废弃电影院

变身多功能公共空间

莫斯科高尔基公园里早先有一座临河露天夏季电影院,建于苏联时期,后来因为其功能和空间规划已不符合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2017年,公园管理部门决定在旧电影院基础上建造一个新的文化中心。

新的文化中心可以适应多种类型的活动,例如大型电影放映、讲座、公共演讲和会议、主题讲座或大师班。这个空间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具有可变性和可塑造性,其中包括夏季影院本身,电影院售票处和咖啡亭,影院可容纳250名观众。

建筑场地保护了所有现存的树木和灌木丛,广场的活动区包含咖啡亭、售票处和电影院,这些建筑结构通过一个凉棚连接起来。

从“工业锈带”

到“生活秀带”

美国纽约皇后区的猎人角曾经被数目众多的工厂、仓库占据,而随着厂区的转移,这里日渐荒废。如今,南滨公园在这里亮丽登场,已然成为兼具新型文化及生态典范的综合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

时间回流到2012年,纽约市政府打算重新改造这片区域,在当地打造一处亲水的开放空间。南滨公园的设计团队采用创新的可持续性策略,将基础设施、景观以及建筑融为一体。

公园分为两期建造,用“柔软”的生态手段来保护水岸不受洪水侵袭,设计预留湿地、水岸、草坪等场地作为弹性的蓄水空间,使公园成为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基础环境保障。公园同时与周围社区紧密相连,将城市带入公园,将公园引至海滨,进而为周边社区及整个城市建立一个健康且具有活力的滨水环境。

公园的一期工程于2013年建成开放,主要包括中央草坪、景观廊架、轮渡码头、游乐区与宠物乐园,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

游乐区是公园中家庭式亲子活动的中心场所。从篮球设施到成人健身器材,再到可供儿童玩耍的草丘、嬉水水道,满足各个年龄层的游乐需求,同时服务于周边的学校。同时,公园中的宠物公园也为“人宠互动”提供了空间,增添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铁轨花园则保留了当地原有的工业特色,而且各色本土草本植物沿废弃铁轨两旁种植,纵横交错的漫步小径蜿蜒至小型中央广场。

公园中最为开阔的中心区域,是多功能椭圆绿地。市民在这里进行各种活动的同时,也可以在草坪上欣赏曼哈顿的天际线。其核心区域常常举办舞会、电影放映会、户外瑜伽、飞碟等各类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景观座椅沿河布置,人们可以在这里停留休息,观赏东河以及对岸的美景。

公园的二期工程于2018年正式开放。这里通过不同的地势,营造了富有变化的宜人空间,其中还重建了1英亩湿地,这不仅是对基地的工业历史致敬,更有助于塑造基地的生态韧性。新湿地可以有效地控制河岸侵蚀的程度和水体中沉淀物的稳定性。湿地还可以提高水质,促使野生动植物和鱼类在此繁衍生息。

南滨公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基地的工业特色与自然景色,建成一个弹性的、多层次的自然文化场所。丰富的绿色生态空间,带给人们多元的滨水体验,在服务本地市民的同时,公园的存在还吸引了大量人群来到附近的长岛游览、定居。

滨水空间的艺术化标签

伦敦南岸不是泛指泰晤士河以南的所有地区,它是一条狭长的河岸线,与大本钟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区隔河相望。

这里曾是伦敦最大的废旧港口码头和老工业区。1951年,英国政府把伦敦南岸重新定位为现代艺术区和游览观光区。此后几十年,南岸陆续吸引了大量移民而来的各国艺术家,南岸也成为世界知名的现代艺术文化聚集地之一,同时也成了外国游客热衷的城市旅游观光胜地,每年接待游客3000万。

南岸很多建筑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经过升级更新后,这些建筑的立面变得开放且通透,通过增加非正式交流空间,它们成功转型为市民的“文化会客厅”。

与此同时,伦敦南岸不断挖掘旧港口、旧码头、老仓库等工业遗产的价值,很多工业建筑被改造成美术馆、购物中心、艺术综合体等,并以承接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

在25座文化建筑中,最有名气的可能要算泰特美术馆。这座外表为褐色砖墙、内部是钢筋结构的美术馆,前身曾是一座大型发电厂。进入美术馆,你能欣赏到世界顶级艺术家,如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皮特·蒙德里安、达利等大师们的代表作品。

在原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这里还增加了剧院、旅游景点、商业等综合功能,丰富了整个区域的文化魅力。碎片大厦、伦敦眼、BFI影院等建筑,不仅是伦敦人的骄傲,更成为游客心目中的打卡地标。节庆活动也是南岸的一大特色。这里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吸引多元人群。

在区域的文化旅游形成品牌影响力后,南岸以碎片大厦和伦敦市政厅为核心,打造现代建筑集群,与对岸的伦敦金融城相呼应,成为伦敦第三商务中心。

走在夕阳下的伦敦南岸艺术区,除了宽敞的河堤步道、码头,还有许多剧场、电影院、画廊、餐厅、咖啡馆和酒吧,到处充斥着时尚与前卫、艺术与人文的气氛。

纽波特游乐场

2019年,一座通用性游乐场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纽波特河畔对外开放。

纽波特游乐场以航海为主题,并且将帆船作为它的设计灵感。在这里,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在开阔的空间里散步,也可以在高层游乐场平台欣赏自然景色,而孩子们则可沿着滑梯感受刺激、在攀爬网上游玩,或登上巨型的风帆塔眺望远景。

项目设计师认为:“航海主题激发孩子们在想象的海洋中航行,在地面上体验自由的游戏,为儿童提供通用性和感官游戏机会。”

游乐场有许多造型独特的有趣游戏,包括椰子秋千、攀爬网、独木桩等。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及充满新意的设备让这个游乐空间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打卡胜地,并为周围景观增添色彩。

设计师说:“我们希望设计一个游乐场来营造大家所喜爱的海滩生活方式。同时,提供全年龄段的游乐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交和认知能力,造就健康、快乐和自信的孩子。”

公园的场景与远处的水景融为一体,其周围建有停车场、维修通道、厕所、垃圾桶、野餐棚和照明设备。

记者手记

“逐水而居”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法则。城市发展到今天,规划建设高质量的滨水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既关乎城市发展也关乎民生的重大命题。

滨水空间或许是城市景观最有特色的一个类型,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希望本文中列举的这些滨水空间设计案例,能够给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者提供有益的启发和思考,让“水润天府”“绿绕锦城”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现实图景。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