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开国中将》所载,周希汉将军是众多“开国中将”中比较另类的一个,他晚年述而不著,原因是他认为“ 兵是兵,将是将,帅是帅。光杆司令打不了仗,一群兵也打不了仗。是兵不能讲是将,是将不能讲是帅,有多少功劳是靠自己讲的”!

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周希汉将军的心中是有普通士兵的存在的,他深刻地认识到“光杆司令打不了战”,所以他不愿意写自传,与其他人“争功”,周希汉将军有如此思想不愧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然而他在离休后所做的一件事,却令他的这句话多少有些“名不符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竟是什么事呢?这件事又是如何显示出他“言行不一”的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周希汉将军!

一、将军周希汉戎马一生

周希汉将军是湖北麻城人,出生于1913年,1928年就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可谓是资历最老的一批红军之一。

周希汉头脑灵活,作战勇猛,威名远扬,据《抗日战争史》所载,抗战时期威名赫赫的解放军三八六旅之所以被人称为“三子部队”,就有他的原因,当时三八六旅旅长陈赓腿有残疾,被人称为“瘸子”,政委王新亭高度近视,被人称为“瞎子”,而担任参谋长的周希汉身材奇瘦,被人称为“瘦子”,他们三人加起来就是抗战时期威名赫赫的三八六旅“三子”!

新中国成立后,周希汉历任解放军第四兵团十三军军长、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参谋长等职,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倾注了全部心血,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11月7日,周希汉因病逝世,享年75岁。

周希汉戎马一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建设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凤凰网》评价他“铁汉豪杰周希汉”,总理也曾赞誉他是“少有的英雄”,然而周希汉将军晚年所做的一件事却令他的声誉多少受到了一点影响,这件事是由周希汉的幼女,周晓红亲口讲述的

整件事源于她碰到的一个擅闯将军楼的老农民!

二、老农民擅闯将军楼

1987年的一天下午,周晓红正要出门,结果刚出将军楼就碰到一个身上带着勋章的老人,老人一副老农民打扮,一看到周晓红就焦急的问道“你认识周希汉将军吗?”,周晓红回答认识,又反问“你是谁,找周将军什么事?”。

在之后的交谈中,周晓红得知面前这个老人是他父亲担任旅长时的通讯员,之所以要找她的父亲,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份证明,而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进京了,之前两次都被“挡了驾”,所以他这次才“铤而走险”,擅闯将军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事情原委的周晓红心生恻隐之心,将他带到了周希汉将军面前,周希汉正在伏案写作,把头一抬,问道“他是谁”,周晓红还未答话,老人激动地说道“老旅长,你不记得我了,我是你的通讯员啊”,周希汉想了一会,摇摇头,问老人有什么事,老人表示希望周希汉为他开一个证明,证明他是1942年参军,1947年入党,这样他就能享受到老兵待遇,为自己的妻子治病,否则他实在是难以继续生活了!

听完老人的叙述,周希汉无动于衷,表示自己没法开证明,老人有些着急,“喋喋不休”的叙述当年的历史,“老旅长,您忘了吗,我给您当通讯员时,一天晚上,敌人偷袭,我去给您牵马,结果一发炮弹炸过来,弹片炸穿了我的胳膊,我也因此落下了残疾,从部队退伍,导致现在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说罢老人露出了残疾的胳膊。

周晓红一听老人是为自己父亲受的伤,赶忙说道“您就给他开一个证明吧,现在他们全家一年只能领到四百元的残疾补助”,没想到周希汉一听这话乐了,“四百元很不错了,比我们强多了”,周晓红对父亲的态度有些不满,“老人受伤与你有关,你怎能坐视不管呢”。

周希汉一听这话也生气了,气冲冲地表示“我当时身边不止一个通讯员,而是一个通讯排,足足几十个人,而且流动频繁,我哪能记住他,为他开证明就违反了我做人的原则,也违反了组织纪律”!听到这话的周晓红惊呆了,事后她回忆起这件事,表示当时她觉得自己的父亲无比陌生!

老人有些沮丧,低下了头,周晓红见状不依不饶地缠着周希汉,非要他开一个证明,周希汉被她缠得不耐烦了,随着写了一张根本不算证明的字条,交给了老人,还交代他不要再来了,老人拿着字条满脸悲戚地离开了,周晓红心有不忍,追出去硬塞给老人一些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件事至此完结,谁也不知那张不算证明的字条有没有起到作用!

小结:

客观来说,周希汉将军身经百战,戎马一生,身边的士兵换了一茬又一茬,除非是那些长期护卫他的警卫员,否则他确实不大可能记着一位通讯员,即使这位通讯员为他受过伤!

所以,周希汉将军以此为由,不愿给一位“陌生人”开证明也是说得通的,毕竟一个“开国中将”的证明非同小可,不能随意交给一个不确定身份的人。

此外,这也与周希汉将军做人的原则有关,他认为既然身为老兵,身为党员,就不应该向组织要求待遇,应该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

总之,从程序以及周希汉的做人原则来说,周希汉此事处理的没有问题,但是实在有些太不近人情了,面对穷困潦倒,前来求助的老部下,周希汉即使一时无法确定他的身份,也应热情招待,不应一副冷漠以及居高临下的姿态,我党一向提倡官兵平等,官与兵只有职务分工不同,没有身份高低之别,周希汉将军口口声声讲原则,为何偏偏忘了我军的立军之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即使周希汉出于各种顾虑,不能为老人开证明,难道他就不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予老人一些帮助吗?这方面他做的甚至不如自己的女儿周晓红!

总而言之,这件事周希汉做得实在不妥,难免给人留下“言行不一”的印象,难怪周晓红作为他的女儿也要自揭家丑,爆他的“黑料”!

参考资料:《开国中将》《抗日战争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