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见习记者李芮 通讯员陶颖
作为银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老年消费逐渐迎来加速期。但与此同时,许多不法商家打着“关爱老人”“服务老人”的旗号,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套路”老年消费者,骗取老人辛苦积攒的“养老钱”。
今天,记者从宁波市消保委了解到,今年6月至7月,涉老消费投诉占市消保委受理上门投诉量的80%。为此,市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提醒老人了解常见的四种骗老“套路”,增强防骗意识,引导老年消费者健康、科学、理性消费。
虚假销售产品。老年人普遍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喜欢参加线下社区营养师、医生免费健康讲座,购买保健食品、健康检测产品等。一些企业会以此入手,通过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人消费,购买价格虚高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
宣传低价旅游。部分旅行社以超低旅游价吸引老年人报名,但他们往往会在行程线路、交通工具、住宿饮食等方面大打折扣,或在途中变相增加各种高额费用。在旅游过程中,老年人被安排多种购物环节,商家用强制、诱导等手段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将商品卖给老年人。
推荐投资理财。一些老年朋友的理财需求增多,但对理财产品的鉴别力较弱,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不法分子甚至会打亲情牌。他们盯上缺少关爱的老年人,经营情感获取信任后推荐“稳赚不赔”的理财产品。不法分子往往夸大投资理财的收益率,诱骗老年人投资“养老项目”,并收取“会员费”。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的风险。
网络电信骗局。老年人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信息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量身打造”的网络电信骗局,更容易落入骗子圈套。以中奖诈骗为例,老年人一旦通过短信链接兑奖,不法分子就会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各种名目要求老年人汇钱。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不法分子还利用防疫短信发送链接获取老年人的各种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针对各类“坑老”骗术,市消保委在今年成立了“银发志愿者”团队,助力保障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宁波市消保委也提醒各位老年消费者:
一是老年人务必端正保健观念,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从非法传销等途径购买保健品。
二是老年人外出旅游尽量选择有合法资质、经营范围明确且口碑好的旅行社。不要贪图便宜参加“低价旅游”等活动。最好结伴出行并详细阅读旅游合同内容,正式签订合同后注意留存发票和收据等消费凭证。
三是老年人不要轻信理财产品的高利诱惑,在“看不准”“摸不透”的情况下,“捂紧口袋”是老年人最安全的理财方式。进行大额投资转账之前一定要和子女多商量,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的渠道。
四是老年人平时可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种消费诈骗手段,提高对消费骗局的识别能力,转账汇款前尽量核实对方身份信息。不要轻易点开陌生链接,不要过多泄露个人信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