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便是名振天下的巴蜀高僧马祖道一禅师(709~788)。这位禅门丛林之首创者,江西法派洪州宗的开创者,曾历住开元寺、石门山宝峰寺、百丈山大智寿圣寺、黄龙山崇恩寺等名刹。主张“平常心是道”,认为一切起心动念、扬眉瞬目等日常生活皆是佛性显现。出生于四川南充的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780-841年)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载:“禅有诸宗,互相违反者,今集所述,殆且百家。宗义别者犹将十室。谓江西、荷泽、北秀、南侁、牛头、石头、保唐、宣什及稠那、天台等,立宗传法互相乖阻。”宗密大师谓唐代禅宗大体归为十家,将江西洪州禅法放在第一位。十家之中,四川资州智侁禅师(南侁)、成都保唐寺无住禅师、南充宣什禅师等三家禅法,在众多禅林中独具特色,影响深远。巴蜀佛教孕育而出的马祖禅法,更是深得民心,广度无边众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祖为四川什邡人,出家于资州(今四川资阳、资中地)德纯寺处寂禅师,在“渝州圆律师”座下受戒。处寂禅师又名唐和尚,于侁禅师座下修持,僧传有载。为马祖受戒的渝州圆律师,对马祖实行戒学修养,然仅寥落数笔,难见庐山真面目。所谓渝州,即重庆旧称,隋初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

在《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卷一中载马祖“受具于渝州圆律师”,宋·赞宁在《宋高僧传》卷十载:“受具于渝州圆律师,示威仪之旨,晓开制之端。”马祖在渝州圆律师处学习戒律,其内容可能比较丰富,如戒律之开遮持犯,威仪之开导等。说明马祖在此系统接受佛教礼仪训练和戒学素养的养成,对后来马祖兴丛林,有莫大的影响。马祖什么时间来重庆授戒,在重庆什么寺院授戒,在重庆学习了多久等问题,用墨极简,让人不知真相。不知这位著名的唐代高僧“圆律师”何许人也,检诸典籍,以考马祖之学的渊源。后来的著述,提到马祖受戒之事,也略略一笔而过: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宋·睦庵《祖庭事苑》卷七:“受具于渝州。”仅说渝州,不言及圆律师。

元·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依资州唐和尚落发,渝州圆律师授具足戒。”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五:“从渝州圆公受具。”此圆公即圆律师无疑。

宋·李遵勖《天圣广灯录》卷八:“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明·费隐通容、百痴行元《五灯严统》卷三:“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五:“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明·孝廉《祖庭指南》卷二:“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明末清初黄檗宗高僧《即非禅师全录》(1616~1671)卷二十五:“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清·丈雪通醉《锦江禅灯》卷一:“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清·弘储表、南潜评《南岳单传记》卷一:“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清·纪荫《宗统编年》卷十一:“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清·超永《五灯全书》卷五: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天启《成都府志》卷二十九《仙释列传》:“马大师,……幼落发,受戒于渝州圆律师。”

民国重修《什邡县志》卷九《人物志·释道一》:“幼落发于渝州圆律师。”这里误将马祖说成是出家于渝州圆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高僧《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卷一云:“送故旧归古渝上堂:山苍苍,水茫茫,直下是,非相当。整三玄戈甲,淬三要锋芒。举意非他物,回眸即故乡。好将马祖旧游地,题作渝州选佛场。”古溪心月祖师在这里提到渝州是马祖旧游学之地,最为锻练人才。说明宋代对马祖受戒的道场还是很熟悉的,可惜此处没有点明方所。在律宗名相辞典《律宗新学名句》卷三载:“圆律师,未详记号。”将圆律师收入辞典,证明渝州圆律师实有其人,且在律学界有一定影响,但无法考证其行迹化导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和尚处寂(665—732),处寂是智诜(609—702)的传人,曾培养出马祖道一、弥陀承远(702—792)、净众无相(684—762)三位大师。参见各种僧传、灯录,都说马祖道一幼年便从处寂剃落,在处寂门下也有十年左右。开元十六年(728)时,他离开处寂,到渝州从圆律师受具戒。唐·道宣《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卷一载:“自渝州已下,江淮之间,通计戒坛三百余所。”说明渝州律宗兴盛,庄严戒坛,记录在道宣律师处。查地方志书,唐代有寺可证者四十余处,但没有影响天下的大师记载存世。因此,圆律师究竟是渝州何处僧人及其戒法特色,均无从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培养出佛教龙象马祖的宿德,为何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呢?我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文献为战乱所毁,二为律宗大德持戒波罗蜜,远离声名,不立文字。正是他不立文字的本性,才让我们今天更加崇敬与感慨。

——摘自《华岩文丛》道坚法师 著

原标题《神秘莫测的唐代高僧“渝州圆律师” 》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分享此文,功德无量

客堂电话:1521502804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