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金华8月5日消息(记者 姜頔)8月4日晚,金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金华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李华飞介绍疫情最新情况。

8月3日10时-8月4日15时,义乌市新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79例,其中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4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截至8月4日15时,义乌市“8·2”疫情累计报告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85例,其中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6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上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收治到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目前病情稳定。

截至8月4日19时,义乌市累计排查密接5993人,次密接851人,对上述排查到的人员,严格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通过病毒基因测序,义乌本次疫情病毒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具有传染性更强、有效再生数(Rt值)更高、传播速度更快的特点,目前金华市已发现东阳3例、兰溪3例、浦江1例与义乌“8·2”疫情有关的疫情,表明疫情防控容不得丝毫懈怠,全体市民一定要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主动配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不传谣、不信谣,进入公共场所做到“一扫三查”,配合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记者: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对密接次密接人员,请问如何安全、高效做好快转运、快隔离工作?

义乌市副市长骆小俊:为做好本轮疫情密接、次密人员管理,高质高效完成快转运、快隔离工作,义乌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迅速启动快转运系统。抢抓黄金时间节点,夜以继日落实疫情处置转运任务,截至8月4日18时,共转运隔离涉疫风险人员9665人。同时对转运各环节的安全操作进行制度规范,对转运车辆进行消毒,做到“转运一次、消杀一次”。

二是全面启动人员物资保障应急体系。强化与组织部、各医疗单位及第三方管理公司应急联动,以快制快,在选优配强的基础上,2小时内完成隔离场所管理、医护团队人员集结、动员培训和轮换准备,确保“人等人”,并在4小时内完成防疫物资、生活用品和办公设施配备。目前已启用隔离酒店59家。

三是优化接收程序,实现快隔离。每个隔离点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快速通行路线,实现到达、入住、信息采集、核酸采样等工作闭环,严格加强现场管理,调配各医疗机构院感分管领导下沉隔离点,规范指导工作人员做好防护,做好隔离点规范化管理。

记者:我们关注到近期义乌疫情有所上升,在管控方面有哪些进一步的举措?同时,如果被赋了黄码,该如何转码?

义乌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楼建明:主要抓牢三方面,人员、场所和交通卡口的管控。

一是高效开展中高风险区隔离管控。“8·2”疫情发生后,义乌市防疫指挥部迅速划定中高风险区域范围,全市共调集镇街和部门力量、党员干部、志愿者近3800人,对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措施,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措施。

二是持续加强重点公共场所管理。通过前段时间开展的重点公共场所专项排查行动,义乌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重点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全市2万多个重点公共场所逐一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属地镇街、村社党员干部、网格员等包联责任人,制定包联责任人工作职责,要求包联责任人对包联场所定期开展实地巡查督导、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另外,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坚决打赢“8·2”疫情遭遇战,8月3日,按要求及时关停了密闭休闲场所,并严格执行各类公共场所“一扫三查”的管控措施。

三是全面主动排摸涉疫风险人员。要求中高风险地区来义人员主动提前申报,同时要求各镇街依托“微网格”“党建+”等工作体系,全面发动党员、楼栋长、志愿者、村居干部等力量,通过上门走访、电话等方式,核查每个村社小区、每个企业、每户居民家中人员底数情况,地毯式排摸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来到义乌返回义乌的人员,有效实现风险人员早发现、早处置。

四是全力守牢市际交通卡口。在义乌全市11个高速口和机场、铁路、长途客运站分别设置了暖心服务点,对涉疫车辆、人员开展查控,并落实分类管控措施。截至目前,各高速路口累计查控车辆403.5万辆、排查涉疫人员616.1万人、落实隔离管控4214人,对义乌市的外防输入发挥了关键作用。义乌市“8·2”疫情发生后,市防疫指挥部迅速反应,对全市35个高速口、国省道、县乡道等离开义乌通道设置检查卡点,对离开义乌的人员查验健康码绿码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力防止义乌市涉疫风险人员外溢。

另外,针对被赋黄码问题,被暂赋黄码的市民不要担心,如果经社区核查没有异常,原则上连续三天每天做一次核酸检测,3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第4天零时起将自动转为绿码。市民若有疑问可以咨询12345或当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