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河西

两年前,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开过一份“不必读书目”,引起过不小的反响。

我们总说“开卷有益”,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图书也分三六九等,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也是非常常见的事。就在中国,每年就有几万种新书出版,这些书都是好书?显然是不可能的,还得是内容为王。只是,很多书即便价值不高,可是因为本身印数很低,乏人问津,所以知者甚少,影响力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严锋教授的那份“不必读书目”说出了部分事实,但因为他说的太笼统,又因为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些精英知识分子的意识和立场,这份“书目”显然并不能让读者完全避坑。

而且事实就是,心灵鸡汤类的书,不列入“不必读书目”,一般人也知道这样的书没有什么营养,只是他们情感或职场打拼的需要,让他们还是愿意去购买和阅读,这样的书销量大不等于口碑好。

可是有些在文学史上获得崇高地位的名著,人云亦云好评如潮,却更有欺骗性,更有危害,而读者却浑然不觉,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里试举十种,不针对出版它们的任何一家出版社和任何一位译者,谈论的只是原著本身。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

01

《罪与罚》

这本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在任何一本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它的一席之地。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近年来的文学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大有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没有之一)之势。这到底是不是实至名归呢?

每一个接触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的读者,都有一种疑惑:这位仁兄写的书怎么这么啰嗦?

随后,我们陷入深深的自责:人家是大师中的大师,我们实在是智力太平凡的俗人了,不能理解大师的字字珠玑。

而如果有人告诉你:根本不是你的问题,就是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得啰嗦,你是不是恍然大悟如释重负?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本《罪与罚》不仅文字粗糙,啰嗦透顶,毫无力度和美感可言,而且在故事层面上,也是荒诞不经,根本经不起推敲。

这本书到底在写什么?写一个叫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肄业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拿破仑一样的超人,去把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的妹妹给杀害了,因为他认为她们就像虱子一样可以被随便捻死。

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罪不至死,她善良的妹妹更是无辜,可是这个人干出了这样可怕的事,内心却毫无悔意,到被判了刑都没有忏悔。而且,仅仅因为他莫名其妙的自首和信了基督教,在轻判8年后出狱,和他的女朋友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还有天理?

不仅如此,这个杀人犯,在杀了人、身背两条人命之后,居然会大摇大摆跑到警察家里去、跑到警察局里去,大声质疑警方,假装自己多么无辜,这情节还能更离谱更扯一点吗?

再有思想的小说,也必须建立在叙事层面上的合理性上。所谓的灵魂拷问内心挣扎,我个人觉得,不过就是连篇累牍废话连篇的对话,真是天大的谎言!

这本书,不仅对成年的文学爱好者、写作者没有多少学习价值,对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更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不建议青少年阅读。

02

《西西弗神话》

严锋教授在他的《不必读书目》中就提到了“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比如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胡塞尔。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加缪的这本《西西弗的神话》。

这本书完全不同于加缪的小说,显得极端的晦涩难懂,从头至尾不知所云。这本名为“西西弗的神话”的书,只在最后3页才谈到西西弗的神话故事,前面大谈自杀、荒诞的问题,文字艰深、逻辑混乱,让人如堕云里雾里,是不讲人话的典型。事实就是,这本书是根本无法用理性来理解的,因为书中自相矛盾的段落实在太多了。

如果你问一句:在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推石头,他是在反抗人生吗?他有意识到自己生活的荒诞吗?你就会发现,西西弗推石头,是他被神惩罚,迫于无奈,既没有反抗,也根本没有意识到生活的荒诞。光这一点,加缪整本书的论述都站不住脚。

03

《荒原》

尽管作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山鼻祖,艾略特的这首长诗享有盛誉。但真的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该诗其实不忍卒读。

艾略特到底在写什么东西?其实是在写寻找圣杯。艾略特曾在两所宗教气息浓厚的学校就读,受宗教影响颇深。这就是为什么《荒原》第一句是“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为什么“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因为耶稣是在四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就这么简单的事!

《荒原》可以说是完全用典故堆砌起来的诗歌版《尤利西斯》,相比乔伊斯的天书《尤利西斯》,《荒原》作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更显得前言不搭后语,而其中真正体现诗意之处却少之又少。

这本书对后世如海子等人写的不成功的长诗都产生很坏的影响,可以说是假大空的现代长诗噩梦之源。

04

《山海经》

这本书只要你读过就知道,只读了前面两页和把整本书全部读完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这本书看上去高深莫测,其实简化以后就只剩下:又东几百里,有一座某某山,山上多什么样的奇树,多什么样的奇怪动物,就完事了。整本书就是这样的句式不断重复而已。

《山海经》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妖怪,书中对其缺乏细致的描写,自然就变成了列名单,读完你什么也记不住。

这本书只对专业研究的学者有用,其学术价值也很有限,不必夸大。普通人可以翻翻《山海经图谱》之类的画册,但也仅此而已。

05

《百年孤独》

这本书名气实在太大了,要把它列在这里需要一点勇气。

这本书肯定不能算写得差的小说,它风格独具,但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伟大呢?很可疑。

关键是什么?关键是绝大多数读者即便能读完也会和没读过没什么区别,因为他除了开头什么也记不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人名!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何塞·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何塞、小何塞·阿尔卡蒂奥、阿尔卡蒂奥第二……基本上就是一个名字的不停变化,除非你手上有张人物关系对照表,不然是个人看了都晕。再加上马尔克斯的风格,所有人说话、行为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很多人看了三分之一脑子就开始乱了,读完什么都记不住,是很正常的。

这本书乍一看很神秘,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它是像很多人以为的在写拉丁美洲百年的变迁吗?实际上,拉丁美洲的百年变迁在小说里只占非常少的部分,有那么点影子而已,我以为马尔克斯真正在写的是“孤独”,对了,就是那个烂俗的“孤独”!人家就写在标题上,而读者多不识也,一叹。

06

《西游补》

严锋教授的《不必读书目》排的第六的是“所有名著的续书”,但其中没有提《西游补》的名字。

这本明代小说尽管仍然比较小众,但越来越在小众读者中被推崇,又说他是明代的超现实主义,又是明代的博尔赫斯。一个明代的作家,他是有这样超前的意识?而事实就是,这本书处处显出该书作者董说与《西游记》作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西游记》本身就是一个幻梦,孙悟空就是心魔,《西游记》中作者已经反复强调这个问题,而《西游补》却又写一个梦,岂非画蛇添足?

情节设计上更是问题太多了,在《西游补》里,孙悟空居然要拜岳飞为师,按照作者设定,《西游补》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做的一个梦,我们都知道当时是唐朝,一个唐朝人会知道宋朝的岳飞精忠报国?这不开玩笑吗?

07

《大师和玛格丽特》

白银时代名家辈出,其中,尤以布尔加科夫的这本《大师和玛格丽特》名气最大。但实际上,和巴别尔、安德烈耶夫、普拉东诺夫、皮利尼亚克等白银时代作家相比,这本是名气最大却写得最差的一本。

真正伟大的小说是《静静的顿河》那样的,不是被后人打上什么魔幻现实主义旗号的《大师和玛格丽特》。

你要读过高尔基的《阿尔塔莫诺夫的事业》,你就知道了,一本默默无闻根本没有人读的落寞的书,原来可以如此动人,比那些红透半边天的知名名著不知道要好多少。总有些优秀的著作即便是名作家写的也被淹没在尘埃中,这也许就是荒诞世界的常态。

08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本雅明的这本书以文字花哨著称,花哨到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本雅明到底在讲什么。

很多人以为这本书在研究诗人波德莱尔,在研究都市文化,这是完全的误解。这本书的核心不是“抒情诗人”,而是“发达资本主义时代”,是本雅明在用马克思的理论来分析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这本书的核心是马克思啊!

所以如果学者和读者连这一点基本的都看不到,他怎么可能读懂这本书呢?

09

《城堡》

这本书可能是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名气最大的名著,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我想说的是,这世界上没有先知,卡夫卡也不是。如果说《城堡》是这个世界荒诞的象征,那本身就是一种荒诞。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

枪杀列侬的凶手口袋就装了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西方愤青的流水账式小说,动不动来句脏话,谈不上有多高的文学价值,却令无数叛逆期的青少年奉为精神偶像。这到底是文学的悲哀还是现实的悲哀?

《独行月球》:沈·地球最后一个男人·腾

韩日为什么对佩洛西意兴阑珊?

好戏 | 《沉香如屑》竟能让孩子学好数理化?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