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团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印象中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那些可爱的、梦幻的、五花八门的、设计得像游乐场一样的幼儿园,究竟是出自孩子的喜爱,还是成年人自己的童年想象呢?

幼儿园作为孩子与生活产生联系的场所,不应该只是一个“漂亮的盒子”,成年人把孩子安置在其中,想象他们会快乐并得到成长。

儿童友好城市观察的第三站,我们聚焦到幼儿园设计,看看专业幼儿园设计团队日敦社,如何让儿童的天性与需求被尊重,被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年人认为孩子需要什么,和孩子真正的需求之间,往往差了一个“尊重”。

如何在幼儿园设计之初,尊重孩子的真实需求?日敦社的选择是“做减法”,去掉环境中的喧嚣设计,去掉大人们自己对于童年的想象——不刻意地去设计多余的元素,不刻意地通过设计去“引导”小朋友该做什么,让他们在自然的氛围中感受到舒服就好,就像回到家一样。这种舒服,既是一种朴素、真实的感受,又是对设计最诚挚的肯定。

张暾 | 日敦社设计 主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暾 | 日敦社设计 主理人

12年时间里,日敦社参与了400多家幼儿园的改建与设计。工程虽多,但经手操刀的案例却一眼能看出出自“日敦”之手:看不到满屏高饱和色彩,只是简单的线条,肤浅的童稚和卡通化的元素被隔绝在空间之外。

成都博达幼儿园(青白江园区)是日敦社早期的代表设计,也是成都幼儿园空间参考蓝本之一。改建过程中,日敦社挖掘出它空间大、场地宽广的特点,在设计中做了许多“减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为教学楼刷新了简洁的白墙,搭配上浅褐色木材与竹材,以取代旧教学楼的蓝白瓷砖贴片。再从细节处着手,大量运用木门、木栏杆、竹艺吊顶、原木护栏等木材元素,让整个幼儿园有了生活气息。同时,通过材质与色彩,营造出一种类似家的温馨感,孩子可以在沉静的环境下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市郫都区示范幼儿园是一所艺术特色幼儿园,园内原始建筑立面与室内有许多的色彩。日敦社在这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多余的色彩全部拆掉,让幼儿园从室外到室内都保持着白色与木色的搭配,使整个空间变得清爽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改造后的、干净的墙面上,或是写上一首小诗、或是挂上孩子的艺术作品。相比依靠简单的感官刺激塑造出的“艺术氛围”,干净、舒适、放松的氛围,或许更能让成年人感受到孩子真正想要表达什么、艺术能带给孩子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位于成都的可可幼家,和前面两所幼儿园相比称得上“迷你”。没有宽广的户外场地,也没有可供设计师“一展拳脚”的大面积外墙。在有限的空间内,日敦社选择通过白、棕和深蓝三色切割出的合理空间,利用圆角的木门和墙饰营造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花大量时间在幼儿园中成长、启蒙、学习。试想,如果在有限空间绘满彩绘,在角落塞满各种玩具,看上十分拥挤不说,小朋友们也无法享有安静的成长环境。空间可以有大有小,但家的温馨与舒适感一定贯彻始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种程度来说,设计是一种“务实”的艺术,它不应该为了“想象中的孩子”而存在。

好的幼儿园设计需要抛开刻板印象,充分考虑孩子们的需求,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相信什么……诸如此类需要设身处地去反思的问题,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减法”之后,便是探索儿童真实的需求,并将其融入设计之中。

按惯性思维,家长们会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里得到安全的保护,于是学校加高围栏、放低台阶,想象出各种孩童可能面对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防范,但这些“专属保护”与社区里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是有出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适当的安全考虑有必要,我们也十分注重设计中的安全因素。可当这种预设的“安全”脱离了小朋友们的生活便因噎废食了。”

张暾分享了曾在日本参观过一个幼儿园:著名的富士幼儿园(又被称为藤幼儿园)的楼顶护栏的钢条看上去很细,摇一摇还会晃动。在我们这的很多人看来这是绝对不能允许发生的,可孩子们却异常开心地奔跑在楼顶,有时还把脚放入栏杆就地坐下,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师手冢夫妇说:从下面看的时候很有意思,孩子们就像动物园里的小猴子。

日敦社的幼儿园设计注重真实体验感,小朋友们就像生活在里面的“小公民”。相比虚构一个童话般无害的世界,日敦社选择呈现出真实的生活场景。

祥鹤幼儿园的楼梯间,日敦社打造了三个不同的主题。在“随性生长”这一主题下,选取了一些钟表、键盘、笔等生活中的元素作为于画框装饰的内容,甚至还拆了一台DVD机,把它的零部件陈列出来,让孩子们能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生活场景中感受日常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敦社设计的幼儿园中,他们会根据楼层的特点,配备不同作用的小推车,孩子们的学习和社交也可以发生在教室以外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在幼儿园教室里规划出儿童生活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尝试做饭、做手工等活动,就像家里的小厨房;

他们把墙面开出一扇大窗,小朋友可以从轻松从窗子来到另一个空间,就像是他们探索社区时偶然发现的“近路”;

他们设计的图书室里,书架背后藏了许多只有幼儿大小身体才能轻松穿梭的小甬道,通往一些私密的小空间。是躲起来看书,还是享受一个人独处,或者宣泄情绪,都随孩子自己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我在那儿逐渐感受到并珍惜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幼儿园设计者更需要抛开缺乏没有温度的单调建筑,将生活化的场景融入在每一间设计中,呈现出自然的状态,尊重孩子感受真实生活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做减法”到将儿童需求融入幼儿园设计,如何让儿童的天性与需求被尊重,日敦社也一直刷新着对于“儿童”的理解。

如果将幼儿园视为教育场所,那儿童最需要的就是玩耍和体验。在自然中接触各种事物、看着它们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敏锐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敦社在设计幼儿园时,希望能够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比如户外活动区的草地,一些成人会担心精心呵护的小草不出一学期就被小朋友们拔光,因而在设计之初就会提议用人造草坪,不仅外形无限接近于真实草坪,而且不浇水也不会枯萎,能降低成本且便于打理。

但自然每天都处在变化之中,小草从发芽到茂盛、从嫩绿色到深绿色的过程中,自然的变化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孩子需要在自然的变化中获得成长的真实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敦社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不仅能“看见”绿色,还可以触摸到植物的肌理,闻到青草的芬芳。成都春天里幼儿园位于成都锦城公园,周围是缓坡、绿树、草坪,他们选择把游戏设施和菜园规划在一小片草地上,为了还原自然的场景,这些功能性设施被巧妙地“隐藏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地并不是平整的,在小丘下面,日敦社做了一个水泥管的小通道;草地一隅的菜园被木桩包围;还有同样用木材打造的跷跷板、秋千……一方小小草坪,没有繁复装饰和卡通彩绘,只要孩子们愿意去探索,也能抵达爱丽丝梦游中充满趣味的“仙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户外孩子可以自由地去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在室内,日敦社则在有限条件下为孩子们创造自然。

春天里幼儿园内共设置8个儿童活动室,通风好,自然光非常舒适。活动室可方便地通往户外花园或大露台,儿童与自然中的植物、风、雨露、阳光将会产生更多连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园内并非所有空间都靠窗,这些空间的采光只能从顶光来补充。考虑到单独用自然光的不可控,遇到阴雨便会光源不足,单独用灯光又令人感到压抑,于是他们就在屋顶开出几扇大大的方窗,又把灯罩也做成类似的形状,将自然光与室内灯光相结合,保障光源充足的同时,小朋友们抬头一看,还可以看见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日敦社则更多地选用木料、布类这些手感更温暖的自然材料,呈现时也尽量呈现它们本来的纹路和颜色,还原真实的样子。将自然知识引入孩子的学习环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然常识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创办者福禄贝尔将自己的“发明”,命名为Kindergarten(儿童的花园)。相比身处封闭的建筑楼宇,在自然、舒适的环境中,孩子能更像植物一样感知季节与世界的变化。

“儿童花园”里,根据自然规律、自身成长规律,孩子们得以茁壮成长。

一米视界是成都儿童团推出的“与城市共成长”——成都儿童友好型城市CGC助力计划之一。该栏目将通过寻找和报道成都现有的儿童友好城市样板,发掘和讲述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儿童友好案例故事,吸引更多的机构、社区、企业等参与进来,推动和激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多元可能性,让城市的孩子了解城市,让孩子的城市看见孩子,真正实现孩子与城市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