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4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刘丽红率队赴贵州省黔南州调研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工作。
调研组一行深入罗甸县大关精神麻怀干劲实践教育基地,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挂牌运营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并与省、州、县工会有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全面听取了“双基地”经营、建设、管理情况汇报,对目前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深入了解其中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研究解决办法。
刘丽红表示,罗甸的“大关精神”“麻怀干劲”让与会人员深深感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罗甸县涌现出各级劳模117名,其中全国劳模11名,构筑起了一面独特的精神旗帜,将新中国成立后,罗甸县各族人民为改变落后面貌,不甘贫困、战天斗地、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及新时代贵州精神深刻展现,为广泛传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提供了文化沃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共建。多年坚持弘扬中国特色、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发展成为劳动和工会领域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的大学。自1992年以来,学校坚持举办劳模本科教育,为大批共和国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深造机会和成长空间。2018年五一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今年6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在罗甸县大关精神麻怀干劲实践教育基地落户挂牌,这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是学院与地方工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会干部培训、劳模工匠培育、推进地方工会改革创新、助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举措,也是为校地合作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助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有益尝试。
当前,罗甸基地所开设的“劳模精神”专题课、视频教学片、互动教学课程及多个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现场教学点,为全国、全省各地、各行业、各单位组织劳模、职工大力发掘和宣传劳模先进事迹,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等活动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教学资源,为高校学生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提供了阵地基础。
下一步,学校将结合本次调研成果,探索将“大关精神”“麻怀干劲”融入更多劳动教学课程设置,并在丰富基地劳模文化氛围建设、教材编写、教学基地品牌性打造,劳模文化影响力提升方面提供资源支持,将积极与地方工会协作,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劳动教育实践等方面拓思路、创新路,为着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探索更多创新教学模式。
期间,调研组一行先后赴平塘县克度镇贵州省职工教育基地、零工驿站、罗甸县邓迎香劳模创新工作室、汪付珍劳模创新工作室、贵州蒙江流域集控中心、荔波县导游工匠工作室、荔波瑶山黔南州“黔游工匠”孵化基地等地调研指导,与黔南州总工会就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社会实践、访企拓岗、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刘丽红对相关工会在工会阵地建设、工会作用发挥、工会服务职工、“绿色增效”引领性劳动竞赛、劳模精神进校园、助力乡村振兴、助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鼓励各级工会主动贡献力量彰显作为,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贵州省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魏武,省总工会干校副校长赵罗珍,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总工会主席朱劲松,黔南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莫利红,黔南州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莫峻,各县总工会负责人陪同调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