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糖尿病以后,每天关心的一个点就是血糖有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就害怕自己的一个错误行为让血糖突然升高很多,这样对血管的伤害就会比较的,还可能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对生命形成的威胁可能就会比较大。
所以,糖尿病人群都在努力做好一件事,就是尽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却有不知道什么样才算是合理?是不是一定要降到正常值才算是合理?
血糖升高以后,是不是一定要降到正常值?
不一定,只因糖尿病患者也是分情况的,有些糖尿病患者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糖尿病,简单来说,这些患者血糖值是升高的,但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只算是糖尿病前期,简称糖前期。
而糖前期人群,大多是3种情况:
1. 空腹血糖高于6.1,低于7.0,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则是在7.8以上,主要是空腹血糖受损,相对来说会不太稳定。
2. 空腹血糖小于6.1,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却小于11.1,此种情况重点在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比较高。
3. 是以上两种情况的结合,也就是说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
对于糖前期人群,血糖值可以降到正常值,也可以维持在糖前期状态,只要没有发展到糖尿病,就算是合理的,毕竟糖前期和糖尿病是不同的,对身体的伤害也不一样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患者的情况就更加多样化了,有的糖尿病患者,还会伴随高血压或者高血脂,在此种情况下,为降低心血管损伤,标准自然也就不太一样,需要综合去考虑。
还有一些人群已经出现并发症,比如痛风、肾病、心梗、脑梗,那对于血糖的控制,也是更要严苛一些。
对于早期的糖尿病人群,血糖还不算太高,可能通过饮食或者其它干预方式,能保证血糖稳定,或者趋于正常值。
总结来说,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人群,不管是轻度高,还是中重度高,关注的不是要不要降到正常值,而是将血糖控制稳定,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血糖稳定,血管才能保持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确诊糖尿病后,饭减少了,可血糖还是升高,是咋回事?
很多糖友都会犯的一个错,就是认为不吃或少吃主食会有利于降血糖,于是,每天都会特意的减少主食量,但其实过度的减少主食摄入,让人体摄入不到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不是在帮助稳定血糖,反而可能升高血糖。
而合理的饮食,应该是保证人体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均衡的去搭配膳食,每日主食摄入量不少于150克,还有就是减少糖分高、热量高、加工食品的摄入。
除此之外,还要少量多次的去用餐,可以将餐具换成小的,还得要细嚼慢咽,吃饭速度不要太快,如果能在进食前喝完汤,就更好了,且主食不要太单一,可以粗细搭配吃,还可以增加谷物、薯类的摄入。
血糖升高时,身体发出的3个预警,也别错过了。
皮肤无故瘙痒
排除皮肤问题和过敏后,还是经常性的出现皮肤瘙痒,需要排查一下是不是血糖升高,特别是已经确诊糖尿病的人群,更要关注,以免血糖持续升高,引发并发症可就不太好了。
特别注意的就是四肢瘙痒感觉会尤其强烈,还比较的干燥,用了润肤乳或者补水后都没改善,血糖升高的可能性会更高。
夜尿增多还口渴
突然间变得夜尿多,与此同时,还容易口渴,即便喝水了都不能改善,与糖尿病可能会有关系。当然,除了糖尿病,前列腺、肾脏及尿道、膀胱出现问题,也可能会引起夜尿频繁,但不太会伴随口渴的情况。
手脚总是莫名发麻
手脚被挤压之下,影响了血液循环,会出现发麻的现象,一般来说,很快就会缓解。除了被压住,还有可能是受累了,但这些都是偶尔发生,并不会太频繁的出现。
如果一段时间内,毫无原因的就出现手脚发麻现象,且发作频率越来越高,就算短暂后就消失,也不能大意,极有可能是血糖上升的一个信号,血液循环出现问题,影响到了手脚神经,从而出现手麻表现。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疾病,并没有彻底根治的办法,只能通过控制血糖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此来稳定病情,不至于让病情发展严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让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就是最佳的状态,对延长患者生命,就是最好的帮助,可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还是希望更深入的去了解糖尿病。
参考资料:
1. 《糖尿病诊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蔡伟红,郭艳芹,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国健康教育
2. 高血糖的认识与治疗,,谷奕,巩纯秀,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8(B06): 99-100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