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注定会孕育出为国请缨的英雄志士,然而苟且偷生的南宋王朝却以偏安江南的软弱姿态为志士们划了一道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鸿沟。

陆游的一生都是在这道鸿沟边愁苦徘徊。

尽管无法逾越,但他却从未退却。

直至“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也不忘努力兑现“自许封侯在万里”的誓言。

也许陆游的一生原本就是一个悲剧。

当“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深沉叹息在中原大地响起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为之泪下,又不知道在那偏安一隅的南宋江山里是否会有人为之洒下一樽安息的祭酒?

或许这一切对于返去的陆游而言都不重要了。因为他知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家在汴梁,祖上世代为官,到他这一代,政治环境突变,人生不再处在和平年代,就在他两岁的时候,金军攻陷汴梁(1127),他被母亲抱在怀里,随着乱军和流民南渡。

为避金兵,康王可谓颠沛流离,带领无数百姓南迁,在血液里,有流亡的耻辱记忆和故国三千里的不堪与思念,像火一样炽热,像刀锋一样尖刻,无日可忘。

志向北进,收回故土,洗刷耻辱,“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6岁,进临安城应试,首尝败绩;

19岁,参加贡士考试,入闱,但在礼部被刷了下来;

30岁,陆游参加的是专门给现任官员和恩荫子弟准备的考试,其文章深受主考官陈子茂的赏识,立刻被选为第一。该篇文章写的是如何光复国土,如何征税,如何团结,可谓洋洋洒洒,力透纸背,鼓舞人心。

可因一个人,陈字茂被革职,陆游殿试被取消,这个人便是遗臭万年的秦桧。

因为在这次的考试里,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在其中,秦桧递话要孙子当头名,然而陈子茂毅然把陆游放在第一位,把他孙子放第二位,秦桧大怒,便有陈字茂被革职,陆游被取消殿试。

新帝宋孝宗即位,新帝锐意图强,爱才若渴,当时陆游也有很大的名气,再加上秦桧也死去,在图强的路上少了阻碍。

新帝召见陆游,得知陆游志向之后,更是喜欢,直接赐陆游进士,驻守南宋东部防线的重镇——镇江府,为镇江府通判。而若干年之后,被委以北伐重任的辛弃疾也镇守此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镇江,是志士们扫清胡尘、带戈报国的希望之地。

北伐失败,无力再战,不得不再次求和。

此后,陆游仕途起伏,屡次起用,旋又受抑,直接体现着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激烈斗争。

直到公元1168年,陆游才又被起用,这年,宋孝宗63岁,陆游61岁,离第一次君臣相对已经30年了,如今两个都是发须斑白。

陆游无一刻忘过报国,而皇帝已经心灰意冷,只道:“先生可多写诗”。

此后20年里,陆游一直待在老家,最终,一代爱国志士“僵卧孤村不自哀”。

可以说,他是南宋的伤心歌手,做梦也是在写诗,而墙头挂着他的宝剑,拔剑舞中庭,剑锋北指,目光北望。

可惜空有一身剑术,只留得诗两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