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书院遗址位于石埠子镇孟家旺村北500米的书院山上,相传为孔子弟子公冶长读书之处。公冶长(公元前513-前470年),春秋齐人,一说鲁人,春秋时期孔子高徒和爱婿,"七十二贤"之一。其一生治学,多次拒绝鲁国君主征辟为大夫,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深得孔子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冶长祠岁久渐圮,历代曾多次重建和维修,存有碑刻两通。一通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先贤公冶子长读书处”碑(下图),一通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公冶子长祠堂记”碑。书院南两株银杏树,传为公冶长手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云寺在书院西侧,始建年代无考,历代重修亦存碑刻两通。一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庙碑记”碑,一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书院山青云寺记”碑。1984年,县政府将公冶长书院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拨专款重建公冶长祠,新建正厅5间及过道、影壁、院墙,建碑亭保护碑刻,在银杏树边设置铁栏杆。目前,公冶长书院已开发建设为风景旅游区。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亚文化之都”是重要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带动城市文化繁荣,促进城市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潍坊市成功入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城市。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潍坊历史文化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安丘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地方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和传播力,持续扩大在东亚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安丘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