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年,刘备问朱隽:“既然黄巾军愿意投降,您为何不同意?”朱隽一席话,使刘备感叹道:“确实得剿灭他们!”既然黄巾军都选择投降了,为何一定还要剿灭呢?

原来,东汉末年的黄巾军首领张角死后,其部将赵弘、韩忠又聚数万之众,作乱于宛城。于是朝廷立即派中郎将朱隽,率军前往征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势力还非常弱小的刘备,也率领自己的部众,参加了剿灭黄巾军的战斗,而此时的刘备,恰巧也在朱隽的大营中。

因此,朱隽率大军到达宛城后,便令刘备、关羽、张飞带领一部分精锐,猛攻宛城的西南角。

在刘备的猛烈进攻下,城内韩忠便率领所有黄巾精锐,前来作战。

这时,朱隽抓住机会,率领两千铁骑,猛攻宛城东北角。

宛城西南角与刘备作战的韩忠,见东北角危急,赶紧回军救援。

刘备哪里肯舍,率军从其背后掩杀,韩忠大败。之后他龟缩在宛城中不敢出来。

朱隽率大军将宛城围了没几天,城中黄巾军便断了粮。这时,韩忠派人出城谈判:表示愿意投降。

令人没想到的是,朱隽当即表示:不同意!

这时,刘备便提出反对意见:当初汉高祖能一统天下,就是因为能够招降纳顺,您为何拒绝他们投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隽答道:“此一时,彼一时也。秦末之际,天下纷纷,民无定主,所以采取的是招降赏附的方案。

如今海内一统,只有黄巾谋反,若任其投降,就不能使人们向善。只有严惩他们,才可以起到惩恶的作用。

假如同意他们投降,就会助长他们谋反的想法,他们一旦势力强大,就四处劫掠。一旦被打击,就投降保命,难道这不是长寇之志吗?”

刘备听后恍然大悟。对朱隽的观点表示赞同。

之后没几天,赵弘、韩忠一伙黄巾军就被击溃。赵弘、韩忠在阵上也被朝廷兵马所诛杀。

以赵弘、韩忠为首的黄巾军想投降朝廷,朱隽却不同意,反观水浒传中宋江为首的梁山兵马,却能够获得招安。

这其中,到底有何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仕强先生认为:先反叛、再投降,就要认清自己的分量,分量够了,才有资格投降,分量不够,只有死路一条。

这也叫自知之明,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才有利于决策,否则只会一败涂地。

素材来源:三国演义、曾仕强讲解三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