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春天的一个清晨,河南省的一个养猪场突然死了三头小猪。

两个小时后,又有四头小猪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小猪神秘死亡。

在短短的72小时内,已经积累了25个头。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站在猪舍旁的一对年轻夫妇瞬间乱了套:

养猪场是他们致富、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也是他们与穷人的斗争。

为了养好这群小猪,夫妻俩就像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几乎在猪舍边吃住。

突然间,如此迅速而大量的死亡,让不知道原因的两人不知所措。

烈火中,丈夫首先意识到情况不妙,果断对猪舍进行分区消毒。

然后,他们不断向母校求助,希望能找到猪突然死亡的根本原因。

几天后,当神秘死亡的仔猪数量增加到75头时,终于找到了死因,从而对症下药。

这对原本紧张害怕几乎绝望的夫妻,终于成功度过了一场致命的危机,走上了事业的快车道。

这对夫妇就是河南新首富:秦英林和钱英。

养猪20多年,夫妻俩身家已超过1700亿元,成为河南首富,还成功进入中国富豪榜前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猪对普通人来说是家常便饭,但秦英林夫妇却做到了极致。

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5年4月,秦应林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河西村。他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河西村虽有河流穿城而过,风景秀丽,但以贫苦生活着称。

在秦英林的记忆中,红薯吃得最多。

人以食为天,食不饱,日子难过。

为了早点喂饱孩子,早点脱贫,秦英林的父母在家里养了一些鸡鸭。

鸡鸭长大产蛋后,父母到农贸市场卖掉,买些粮食和副食,回家改善孩子的生活。

在那个后来风风雨雨的特殊时代,秦英林的父母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家里过上了穷困潦倒的日子,确实好很多。

但随着孩子们开始上学,生活又开始变得更加艰难。

贫穷,成了秦英林儿时记忆中唯一一个深入骨髓的词。

和许多农村孩子一样,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向何方,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读书。

所以秦英林虽然在学习,但各科的成绩都很差。他应该在小学就学过除法,但到了初二他还没有学过。直到被学校关了一年,他才弄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因为被重读的挫败感够深,也可能是我终于弄明白了加减乘除运算,发现了一个惊喜。

初三的时候,通过留级升职的秦英林,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不仅学习刻苦,各科成绩也开始突飞猛进。

经过大三的努力,他顺利考入了全县口碑最好、教学最好的高中!

旧环境的突破,往往会给人带来惊喜,也往往让人超越惊喜去思考。

在县城上高中后,看着来来往往的同学,听着他们的各种生活,秦英林渐渐开始反省:

他们也有工作,也很勤劳,可是我们家怎么这么穷呢?

为什么?他终于得出结论,脸朝黄土背朝天,老靠种地,是不可能致富的!

但是不种地,怎么才能真正脱贫呢?年轻的秦英林一时没有想到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人民日报报道了第一个万元户黄新文靠养猪脱贫的故事。报纸出版后,人们争相阅读。

当时正在学校图书馆看报纸的秦英林也看到了报纸。

多次阅读文章后,他坚定地确定了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的答案:

养好猪,可以脱贫,可以发财,过上好日子!

于是,趁着周末回家的机会,秦应林赶紧认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父亲从来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但他有一个简单的理解,他相信读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已经上高中了。虽然他的想法和分析不正确,但他肯定会试一试。

打定主意后,父亲拿出自己存下来的800元,去市场买了20头小猪,回家盖了个猪舍。

充满信心,我准备像儿子说的那样养猪致富。

从那以后,爸爸从早到晚都在照顾小猪,但他不愿意。几个月后,一场意外的温病导致20头小猪死亡,只剩下一头地方猪!

因为他从来没有学过科学养猪,而且受时代的限制,他和父亲最终也没有弄明白这19头意外死亡的小猪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人一起处理完死猪,看着偌大的猪舍里只剩下一只地方猪,秦英林听到父亲苦笑道:“还好,还剩一只!

充满了悲伤、苦恼和无奈,让秦英林无法自拔。

他知道买小猪的800块钱是父亲在寒冷的冬天,冒着大雪,无数次去冰塘帮别人挖莲藕换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我自己的鲁莽建议,我父亲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养猪失败的经历对父亲打击很大。

之后,父亲面朝黄土,背对天空,回到那几亩田地。从那以后,他只干农活,再也没谈过脱贫致富。

看到父亲这样,秦英林心里越来越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大学梅慈奇老师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

真正伴随我们成长的是对失败或失败本身的恐惧。

失败会让我们看到自己能力的边界。当我们遇到失败时,除了寻求各种专业的帮助外,更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

这段话特别生动地表现了秦应林在看到父亲的重击后的深刻反省。

父亲对养猪失去信心的出现,让他看到了没有专业养猪知识的弊端,也让他找到了精准的扶贫方向。

1985年,秦应麟高中毕业,即将报考大学。由于各科成绩优异,学校决定将他推荐到河南大学。

作为农民的儿子,不用考试就能上大学,这是所有高中生的梦想。

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求道而不求食,忧道而不忧贫。”

真正能坚守初心的人,往往能够坚定不移地追求真正的本领。

班主任激动的说出这个消息后,想了想,直接回复了老师,

“我不去河南大学,我要去农业大学学养猪!”

我不想要白给的机会,我要自己去参加考试。这小子有点太不懂表扬了!老师听完他放弃走路的理由后,怒气冲冲地扔给秦英林一句话:自己动手!

秦应林选择高考,成了当时高中最大的笑话。

高考一个月后,秦应林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村里的村民们听了之后,纷纷嘲笑他:农民的儿子考上了农业大学,不等于白读!

憨厚老实的父亲也对儿子的选择感到不解。

仿佛秦英林考上农大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一有人问,他立刻脸色一变,快步走开了。

只有刚满20岁的秦应林知道,自己考上农大,要学会科学养猪,没什么好丢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拿录取通知书准备报到的时候,秦英林得知自己的高中同学钱英也考上了大学,也是畜牧专业。

来到河南农业大学,秦英林似乎被迷住了。在别人的皱眉、沮丧和颓废中,他渴望向自己学习。

养猪基础理论知识、养猪专业高级书籍、养猪相关杂志、国外养猪文献等。

自学后,秦应林每天都要在图书馆泡几次,有时甚至会反复向师兄师姐请教,直到完全掌握知识!

其中有一个畜牧业的动物解剖课考试,他竟然拿到了建校以来的最高分!

凭借这个高分,秦应林很快在全校同学中获得了“爱猪狂人”的称号。

乐观开朗的秦英林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24岁的秦应林大学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被分配到河南省南阳市一家国有食品厂担任技术员。

在1980年代的中国,工厂技术员是最抢手的职业之一。

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成为城市一家国有工厂的技术员。

但进入食品厂的秦应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却越来越不开心,因为他总是不能按照领导的解释去做。

有一次,部门经理让他去市里,给相关部门发一份会前应急物资,必须提前交给相关领导。

结果,既不熟悉路况,也不熟悉相关部门的秦英林四处走动询问,终于在下午将材料送达。

开会没看到材料,部门经理被批评,回厂的秦应林也被骂!

伤心难过的秦英林想道:

会盲文的普通工人可以做送材料之类的事情,但我做不好;工人有食物技能,但我没有;我有畜牧知识,但他们没有。

他想起父亲养猪,然后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来食品厂。从那以后,他曾经的悲惨命运真的彻底改变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没等一切搞清楚,秦应麟就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

1990年,在父母亲友的祝福下,他与大学时谈恋爱的前高中同学钱颖如愿走进婚姻殿堂。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真的很奇妙。

和秦英林一样,钱英也出生在农村,家乡基本都在同一个山区。

更难得的是,她也非常喜欢畜牧业,而且她在大学里也是学畜牧业的,而钱颖对科学养猪也很感兴趣。

毕业后,钱颖也被分配到了一家工厂,与专业不符的实际工作常常让她感受到当英雄的痛苦。

这对夫妻,在别人的期待和评价眼里,匆匆熬了三年。

三年来,秦应林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南阳的几个朋友设计了猪舍,并配备了饲料。

这让秦英林原本矛盾而痛苦的心顿时豁然开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一位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吹响了经济改革的号角。

“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出海,迅速成为当年风靡全国的风潮。

忍受了三年痛苦的工厂工作的秦英林夫妇,都辞去了南阳市工厂的官职。

带着新组建的小家庭仅有的262元家产,他回到了农村,准备成为“爱养猪的猪狂人”,实际办厂养猪。

一对农民夫妇终于跳出农场大门,生活在干净的城市里,却不得不回农村养猪。

建厂前,秦英林夫妇成了八镇村民眼中最可笑的疯子!

这一次,带着妻子,一起踏进了父母家,秦英林看到父母几年前抬起的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

跳出农场大门,转了一圈,又往后退了一步,父母觉得这一次在村民面前,脸色彻底的沉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长是试错,不试怎么知道是对是错?

从小就倔强的秦应林,简单地跟父母交代了一番,然后和妻子一起投资筹建养猪场。

然而,出身贫寒的秦应林,只有做大事的勇气,却没有做大事的资本——足够的启动资本。

一次性养几万头猪的大型养猪场,如果建起来就要几十万,不现实,也不靠谱。

但如果你只有几个头,那是没有意义的。

经过一番周密的规划,这对夫妇决定发扬光大,先建一个养猪场。在那之后,他们可以养尽可能多的猪。

一个人做前所未有的事情总是痛苦和艰难的,因为他们不被理解。

秦英林也不例外。

除了即将结婚的弟弟,家里没有人了解他们的夫妻。

创业最困难的部分是筹集资金。

有了不错的预算建养猪场,夫妻俩向亲友全借,只借了11000元。

最终,正打算盖新房娶媳妇的弟弟,受不了二哥二嫂被众人围观的艰难处境,只得咬咬牙,把打算娶的12000块钱借给了秦英琳夫妇。

后来,大哥在弟弟的劝说下,借给两人8000元。

就这样,渐渐看到了希望的夫妻,凑够了建猪场的首期款:31000元。

不过,3万多听起来很多,但并没有花掉。

为了尽可能的省钱,秦英林夫妇日夜住在用玉米秆搭建的临时棚屋里。他们挖井、架设电线、建水塔、运土、运水、拆除土坯。他们都是自己做的。.

但短短两个多月,秦英林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了半个砖拱结构的猪舍,筹到的钱花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做?

大哥看着未完工的猪场,阴沉着脸对秦英林说道:

“卖掉那个农场,连盖农场的砖都卖了,做兄弟吧,你借的钱不用还,你可以回去工作养猪,我们这种人可不是开玩笑的!"

真的没戏了吗?能开弓,怎么会有箭回来?公职已经辞职,出路早已不复存在,就算回去,也没有现成的课可上。

如果放弃养猪,这辈子可能再也没有勇气去养猪了!

人真的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有没有戏,你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做好,才能知道其中的不同。巨大的压力最终并没有压垮这对年轻夫妇。

他们咬了咬牙,面对着众人异样的目光。他们自己采摘土壤和水。

几个月后,他设计的科学养猪场终于建成。

1993年6月22日,秦英林夫妇花上百元向村民借来的钱,在市场上买了22头小猪,正式开启了“猪疯子”式的科普。养猪事业。

为了真正养好第一批小猪,积累养猪的成功经验,夫妻俩甚至在养猪场旁建起了家,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日夜与猪同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自己喂的小猪一天天长大,夫妻俩在创业中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快乐。

一年后,由于第一批22头猪的科学饲喂,当它们长成出栏时,不仅各项指标均达标,还赶上了市场价格上涨的良机。

秦英林夫妇以近900元一头的价格卖出20只,赚到第一桶金:近18000元!

在1990年代,即使是10,000元也是一大笔钱。

养猪也是如此。秦英林夫妇科学的养猪方法和年收入的成果,让曾经嘲笑他们的村民、亲戚朋友,看到了不同,慢慢开始相信他们。

秦英林夫妇的养猪场,是普通人无法接近的,因为他们有自制的分区和防疫系统:仔猪的饲料是按照营养原则定量配给的。

为此,他们饲养的猪可以以最快的生长速度每天长出一公斤肉。

同时,为了提高专业养殖知识,夫妻俩还自费到兽医站、畜牧局、农业大学实验室,甚至国外专业养猪场等地学习。

经过这样的观察,当秦应麟夫妇准备扩大繁殖时,不少人鼓起勇气,积极参与其中。

到1995年初,秦英林夫妇的养猪场已达2000多头。

但是幸运伴随着不幸,不幸也伴随着幸运。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学习如何科学养猪,希望来年从养猪中获得更大收益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悄然袭来。

这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谈到的“伪狂犬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隆·马斯克说,所谓的创业生活,就是嚼着玻璃,凝视深渊。

对夫妻俩来说,养猪的难度就像玻璃一样。而那场“伪狂犬病”疫情就像一个深渊。

得知小猪死亡的致命原因后,秦英林夫妇被告知,生产“伪狂犬病”疫苗的公司在遥远的东北哈尔滨。

河南地处中原,但救命疫苗却远在东北。几千公里的距离,这对夫妇以自己的能力无法尽快送出疫苗。

如此紧急的事件,这么快就面临绝境,扑面而来的毁灭感,再次向他们夫妇袭来!无奈之下,秦应林勇敢地向河南省畜牧局拨打了求助电话。

很快,在农牧局的协调下,短短2天时间,远在东北的疫苗就被空运到了秦应林的养猪场!

为养猪场全面接种疫苗,成功战胜大规模猪瘟灾害后,秦英林兴奋地告诉妻子:

这是知识的胜利!用科学知识的胜利,也是用科技养猪的胜利!

后来他在笔记中愉快地总结说,他父亲那一代,养猪的时代,全军被猪瘟消灭的时代已经过去。科学养猪的时代真正开始了。

1997年,秦英林的养猪场已售出商品猪1万头。同年,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

1999年,秦应林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随着事业的发展,秦应麟开始逐渐在业内声名鹊起。

成立4周年,这对夫妇从科学养猪业务中获利超过400万元。

2000年7月13日,秦英林夫妇经过慎重考虑,正式成立了畜牧公司,开启了养猪企业化经营的快车道。

三年后,夫妻俩的公司净资产达到6000万元,年利润超过500万元。

2005年,秦应林个人资产首次突破1亿,养猪场年销售商品猪20万多头。

在科学养猪行业疯狂打拼10多年后,秦英林夫妇从222头小猪开始,最终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他们依靠科学知识脱贫致富的逆袭故事开始在市场上流传。无数的各种荣誉,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的向他们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被领导亲切地称为“单身猪群”。

同年,秦应麟对公司股份制改造,正式引入风险投资,启动新一轮业务拓展计划。

2010年,秦英林夫妇的生猪养殖销售商品猪36万头,年收入4.45亿元;

2012年商品猪存栏量飙升至130万头,公司年收入达到20亿元!

2014年1月28日,秦英林、钱英持有公司50.25%的股份,顺利完成了公司在A股市场的上市。凭借所持股份,这对夫妇一举成为河南首富。

因为热爱创业传奇,他们也被称为A股市场上最牛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养猪事业的起起落落,让秦英林夫妇的生活像开水一样沸腾。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没有人可以永远坐在成功的顶峰。巅峰时若不警醒,终将迎来滑铁卢,滑铁卢从神坛坠落。

A股上市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秦应麟夫妇却迎来了一个剧烈异常的市场“猪周期”:

2014年春节前后,猪肉价格从14元一斤大幅下降到9元一斤!受此影响,秦应林夫妇上市后公司净亏损5572万元!

公司仅上市,业绩遭受巨额亏损。A股市场的投资者和一些媒体开始质疑秦英林夫妇,认为他们是另一家无良公司。

按照养猪业的做法,当猪肉价格暴跌时,猪不能以应卖的价格卖掉,养殖户就会亏本。农场数量越多,损失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市场“生猪周期”的到来,导致行业内不少小农、散养农减产,甚至破产。

最终,整个市场的生猪数量将大大减少,直到猪肉价格缓慢回升。

在公司因“猪周期”连续出现季度亏损后,秦英林凭借20多年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科学预测推论,果断采取了与常人完全相反的做法:

他千方百计向银行贷款,然后命令公司各部门积极增加生猪数量!

行业的最低点,不合理的打牌,需要非常睿智的专业判断,以及足以支撑判断失误的扩张勇气和实力。

秦英林深信科学养猪的力量,深耕养猪业。最好的地方也在这里。

四年一次的“猪周期”过后,猪肉价格逐渐回升,生猪价格也开始上涨。到2019年初,生猪价格同比上涨46%!

秦应麟夫妇控制的公司股票也大涨。

在经历了几乎没有对手的暴涨之后,秦英林和钱英的财富已经增长到了2000亿,他们也首次进入了胡润百富榜前十!

最新数据显示,虽然生猪市场下滑,但两人的财富仍高达1700亿。

秦应林后来在演讲中说,他的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科学养猪,而财富只是养好猪的结果。

在我们曾经如此鄙视的行业中,其他人却发了大财。这值得我们反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鲁夫在他的名著《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说:技术上可行的事情总有一天会成为现实。而这个结果,却只有偏执狂才能看到。

事实上,世界上怎么会有人不必要地偏执呢?

所谓偏执狂,只是一个人爱他所爱的东西。

说完秦英林夫妇扶贫逆袭的起起落落,不得不承认,传奇的人生有时候真的来自于意想不到的机遇。

也就是说,时代造就英雄,英雄造就时代。

但在同一个时代,遇到机会和境遇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最后成功登顶的人是他们?

沃尔特·本雅明说过: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用自己的双手转动命运的轮子,而从这个轮子上,他人生的大事迟早会发生。

时代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时差。

这个时代就像这样一句话:人与人的区别,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

你如何捍卫你的初心和梦想,世界将回报你的生命。

虽然我们常说,在喧嚣浮躁的当代,金钱已经买不来一切,更不用说衡量一切了。

但我们必须承认,过着富足的生活确实能让人们更直接、更全面地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

生活是真实的,每一步都有时间见证。

每一个我们仰望和羡慕的成功人生,都是从心开始,在努力中踏实,在奋斗中成就,在坚持中登峰造极。

人生之路任重而道远,愿我们齐心协力,上下求索,初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