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件可怕的事情,二维码的确是有用完的那一天。

这件事情可怕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每天加好友的二维码,每天转账的二维码,每天搜索某个产品的二维码,各种各样的二维码。

如果有一天突然用完了,那是否意味着有一天再也没有办法拥有自己的二维码了,再也没有办法通过二维码转账加好友聊天或者搜索产品了。

如果真的到了那种程度的话,这个世界究竟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呢?

先不要急着恐慌,在我们恐慌之前最起码明白一下二维码的运作原理,以及二维码究竟如何消耗才能够用完,二维码如果用完了之后又应该怎么办?

第1点,二维码的运作原理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在二维码之前还有另外一个码,那个码叫做一维码。

那么这个一维码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在购物的时候或者在商场买东西的时候会发现一些产品的后面有一个条形码,那个条形码就可以被判定为一维码。

条形码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出现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商品的沟通,贸易,物流交往方方面面的问题。

举个简单案例,比如把这批货物运走了,怎么能够证明你把这批货物运走了,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表明这些?

数据标记要做到简单、轻松、易读而且还能够被机器识别辨认,这就需要费点功夫了。

更重要的是一些产品在交易的过程当中,不单单知道这些产品被运走了,还需要知道它的进价是多少,卖价是多少?进价与卖价之间的中间差是多少?库存是多少,进货是多少?以及明天需要进货多少?

这个时候一维码的功效就会越来越多,它自身需要记录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

但是伴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条形码已经明显不够用了,为什么呢?因为条形码本身的容量相对较小,它只能容纳30个字符。

以现在人类对于条形码二维码的使用频率来看明显是不够用的,更重要的是条形码本身能够记录的就是数字,除了数字之外还有字母。

除此之外条形码一旦出现损坏就不能够有效识别了,当然二维码如果被直接损坏也是无法识别阅读的,这一点和条形码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但是我们讲这一点的主要目的在于条形码慢慢地不够用了,它没有退出市场,只是在市场原有的份额当中让步出一部分市场或者一大堆的市场给了二维码。

在最早开始的时候,二维码不同颜色,不同的功能,就比如说二维码上面可能会有一个空白区,除此之外还有位置探测图形、位置探测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矫正图形、格式信息、版本信息等。

伴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二维码慢慢的区域完善,表面上看起来二维码就是一个由黑白组成的一个正方形构成的矩阵。

但实际情况是二维码当中每一个地方都有单独的记录区域,这些记录区域又经过一系列的排列组合,生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二维码。

第2点,如何能够把二维码消耗完。

在之前的时候一位专家说过二维码理论上来说是有被消耗完的那一天的,但是要注意,一旦触及到理论问题就成为了一个天大的问题了,因为这个理论意味着某些数据的无限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比如你手里面一共有1,000万个苹果,这些苹果每一个都不会损坏,你每天只能吃一百万分之100万个苹果,你早晚有一天会把这些苹果全部吃完,但是这个早晚有一天则有点玄学了,很有可能是无穷尽天,也很有可能是一天。

我们现在讲解目前二维码的版本,一共有40个版本,这40个版本对应着不同的矩阵,也就是对应着有40个矩阵,这些矩阵当中以版本1来讲解的话,那就意味着是一个21×21的矩阵,以最后一个40版本为矩阵来讲解的话,就是177×177的矩阵。

我们以21×21的矩阵为例,在21×21的一个正方形当中做切块,就意味着能够出现21×21的小方块,那这些小方块的总数先做一个姑且近似值。

因为有一些小方块可能不能用,或者有一些小方块有特殊记忆标识符,就按照20×20也就是400个标识符

那么这400个小方块标识符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些小标识符可以由黑色或者白色组成。

那么黑色和白色就意味着咱们计算机当中的常用数据0和1,他们每一个小方块都有两种选择,所以这400个小方块总共能够生成的可能结果就是二的400次方。

这个数据仅仅是最小矩阵所能够产生的直接结果,单纯的这一个结果就够使用好长一段时间了,因为二的400次方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指数形式。

如果大家不相信,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规律计算,首先我们拿出计算器来,然后构造出一个2的400次方的数据来。

同时按照每天消耗10亿个二维码,这个数据已经足够多了,同时除以365天就意味着一年最终带来的结果是7×10的108次方。

也就是说需要7×10的108次方,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够把这些二维码全部都用光,可是要注意不单单是25×25,也不单单是21×21,除了21×21之外往后以此类推,还有一个177×177的矩阵。

如果我们单纯地从这些数据来计算的话,二维码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被消耗完的。

但如果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所有的人在同一天通过无敌超级计算机做一个超级的大运算方式,而在这个超级的大运算方式当中,每天消耗到二维码的数量是2×10~1,657万亿次方。

最高的一个数值,不要说几天的时间了,恐怕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够把所有已知的二维码全部都用完。

但是这个数据本身是假的,我们之所以用假的数据是为了推测假的数据最终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在这里先给大家提前讲解一下,那么如果二维码使用完了之后呢?

第3点,二维码的升级使用。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什么是二维码?二维码意味着某一个小方块只有0和1两种选项。

那如果二维码用完了呢?很简单,我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之内迭代出一个三维码。

换句话来说就是彩色的三维码,就比如之前说的二维码只有0和1只有黑色和白色,那我再给添加一个蓝色、添加一个紫色,那岂不就是三维码四维码,甚至我能拿到数不清的多维码来,因为颜色可以居中调和。

我甚至可以对不同颜色的度数调和,比如黑色的最深度以及黑色的浅度,黑色的最浅度,不同颜色,也能够调和多种二维码。

说得再直白一些,不就是一个方块的颜色吗,我可以调成很多想象不到的颜色,三维码就是三进制,四维码就是四进制,五维码就是五进制。

只要我的进制数量足够多,就意味着我可以演变出无数的二维码来,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多进制的出现,最终会导致二维码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这种数量也是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形式。

就像之前我们经常读的一个故事一样,一个老国王说:年轻人你想要什么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说咱们这一个棋盘一共有64个格,第1个格我要一粒大米,第2个格我要二对大米,第3个格我要4粒大米,第4个格我要8粒大米,第5个格我要16粒大米,你把这些大米全部都放进去就可以了。

国王听了之后非常开心,直接答应了他这个要求,可是没有想到国王直接破产了,为什么?因为这就是一个指数,是一个2的N次方的指数形式。

指数最终演变出来的结果就是无穷无尽,因为谁也不知道在这中间哪怕添上一行或者一列会带来多么大的变化。

说得再简单一些,二维码如果用完了随便添一行或者添一列组成另外一种特殊的正方向,就会在原有基础之上翻上一倍不止。

那如果我在原有基础之上再添颜色,添上多进制这些东西全都给掺杂进去的话,就算用无敌超级计算机使用也会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到宇宙毁灭的时间阶段,才能够被使用完全。

所以这个话题本身非常可怕,可怕在于话题结果非常可怕。

因为如果二维码真的用完了且走投无路了,那就意味着我们短期之内的交流商贸甚至其他的一些沟通全部都会出现中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关键在于二维码是无穷无尽的,最起码从已知的数据来看,引导出一个无穷无尽的结果来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