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我随摄影团队前往惠东盐洲岛采风。车行百里,下午四时许到达盐洲岛白沙村。村里多矮旧屋,民房沿海边排列,形成封闭式街道,乡民穿着朴素,民风朴实,时有几条黄狗出没。据乡民说,这里是一个海湾,街的后背是内海,早年海水退去的时候,滩涂多晒海盐,故有盐洲岛之称。
穿过一家门廊,视野豁然开朗,一泓辽阔的水湾呈现在眼前,近前几只小渔船静泊,数只海鸥在船头迎着冬日午后的暖阳栖息,头顶时有白鹭拖着悠长呼唤划过淡蓝色的天空;,蚝排成V字形由近及远沿海岸边无限的延伸。视觉的远方,渔船来来往往,波光粼粼,数十公里对面的突兀起一带深褐色山脉,顶上一线排开八座风力发电塔,像是站岗的士兵,守候这片宁静的港湾。
摄影队顺长满草丛的堤坝向半岛顶端排开自由摄影活动。我架了三脚架,开始从镜头里观察这即将到来的落霞景像。最先扑入镜头的是一只在碧水枯枝上,小船边,独立一羽白鹭,时而单腿独立,时而用嘴梳理羽毛,时而引颈好奇地观察岸边来客。它静静的安逸地专心做着自己的事,丝毫不理会岸边的长枪短炮,有同学说,可否扔一石,惊起那鸟儿,摄友即可拍到展翅翱翔的美态?老师说,万万不可。我们是远方的客人,它才是这里的主人,岂有客扰主之理?此言甚是,客人岂能强迫主人表演呢?反观这里的渔家与鸟儿为邻,以鱼虾为生,生态和谐,祖祖辈辈生于斯活于斯,这时多么美好的一幅渔家乐啊。
晚六时许,老师说,晚霞最瑰丽的时刻快到了,几十分钟,请大家时刻准备着。此其时也,见对面山头上飘洒的云朵渐渐地被染成金黄色,一轮硕大的火球独立悬于黛山之上,半个小时不到,整个海湾便不知不觉得沉浸在红彤彤的霞光里,我的周身都被海面反射的光涂成霁红色。我下意识的对准太阳的边缘测光按动着快门,镜头里那山头的火球外延是猩红的,中间的金黄色,像一个热情光芒四射的成熟女子,把长长金色的秀发肆意的撒到这一脉浅浅的港湾,在海面迤逦蜿蜒荡漾,我似乎耳边听到一个美丽女子金玲般清脆的笑声破空而来,最后嫣然拖着长裙隐到山那边去了。
我并没有抓住那最惊艳的刹那,甚而至于忘记了手中的相机,真正被这瞬时芳华,半小时精彩演出惊呆了。如此惊艳,假如我是散文家我会觉得自己文采平庸,无法真切表达着一幕热烈;我是摄影师,无论光圈快门ISO如何调整,也不能拍下这变幻万千的碧水霞光,我是画家吧,无论再高的画技泼墨弄彩也不能抒发着大美盐洲弯的万一。王勃有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正是此情此景的生动写照。当地人身在美中而不知觉,我等远道来而不知足,世界最极致的美留在这偏远人迹罕至的盐洲静静绽放。这就是盐洲岛的魅力所在吧,我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