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着力优化师资队伍规模结构,瞄准事业编制深挖“潜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多途径解决教师队伍结构问题,保障师资队伍的人才需求。
“安徽做法效果很好,在教育、卫生系统编制不足的地方可以借鉴。”这是孙春兰副总理对我省实施“编制周转池”制度的肯定。2012年,中央约法三章,严控编制总量、只减不增。现实中,一些行业急需用编,但又有一些单位编制资源闲置。
为了盘活编制存量资源,我省跨界运用金融存贷管理理念,开设“编制银行”,统筹全省存量编制资源,向急需紧缺行业和地区精准投放,实行“省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编制周转池”制度。周转池制度优先在支持教师队伍建设中探索实践,先后设立高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推行公办幼儿园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实现万名编制进高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率先达标,破解公办幼儿园编制保障难题。2018年以来,我省运用“编制周转池”,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省属高校累计引育国家级人才64人,较2017年之前历年之和(28人)增长228%。中小学教职工周转池编制达3万余名,实行市域内定期动态调整、县域内每年调整。
“编制周转池”解决了行业间编制调剂的问题,但城乡学校之间还存在配置不均、流动不畅的问题。我省大力推行“县管校聘”“无校籍管理”,在县域内统筹存量编制资源,按照“统一标准、岗位统筹、分类核定、职数统管”的原则,打破岗位资源校际壁垒,实行集中管理,统筹使用,让教师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减小了教师交流轮岗阻力。2021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占比达13.5%,其中骨干教师占比达34.9%。在此基础上,我省推进教师管理三权统一改革试点,将分散在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的教师管理权,集中交由教育部门行使,实现了转事权、放人权、给财权,目前已在5个县(区)试点。
“有编不补、挤占挪用”的现象仍旧存在,我省严格编制管理制度,去年仅合肥市就清理出3394名编制。督促各地严格依标配备教师,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注重优化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地区结构。“一校一策”加快配齐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次性增加2113个编制。采取公费培养、定向培养、到岗退费等方式,大力实施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等专项,2018以来共补充教师2.8万名。着力扩大师范教育培养规模,提升师范教育质量,增强吸引力。近年来,师范院校录取分数线呈逐年上升趋势,省属高校师范类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数年均增长为9.1%、19.1%,分别高于全省7.3个、2.6个百分点。
据悉,截至2021年底,我省教职工总量比2017年增长了19.9%。中小学师生比全面达到国家标准。普通高中大班额从2017年的19.9%下降到1.5%,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从3.9%下降到0.32%。
□本报记者 黄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