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秦叔宝

今天咱就说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无论是在城市的马路牙子上还是乡村的林荫小道上,我们能见得最多的就是行驶中的汽车。

根据新华社消息,截止202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汽车3.10亿辆,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

如此庞大的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却遇上一件有苦难言的事情,那就是“锁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锁电”已经不再是一两个品牌的问题,而是行业通病。

2022年8月10日,电动汽车用户联盟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河北保定的田律师在2021年年9月份购买了一台50万的奥迪etron sportback,但是在用车的过程中,田律师发现自己的车被锁了12%的电之后,他把售车的4S店告上了法庭,但法院一审判了他败诉。

无独有偶,2022年1月18日,173位车主联名向威马汽车发律师函,控诉威马汽车未经消费者同意锁电,造成车辆续航里程严重缩水;2022年7月21日新京报贝壳财经报道,多位2019款与2020款广汽埃安AION LX车主都表示,遇到了车辆充电速度减慢,电池充电的电量相比过去明显不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锁电?其实“锁电”与自燃只有一线之隔。

仔细观察“锁电门”的发生时间,会发现一切事情都有迹可循。2021年12月20日至12月23日,造车新势力第二阵营的威马汽车,放出冬日里的“三把火”——短短四天时间,一共出现3起自燃事故。随后网上就曝出 威马EX5 参数 图片 )升级BMS(电池管理系统)后被强制锁电的新闻。

2019年4月21日,上海某小区地下停车场停放的一辆特斯拉 Model S 发生自燃。在这起自燃事件之后,23天内,全球其他地区又发生了两起特斯拉Model S的自燃事件。在这之后不久,特斯拉就接连进行了两次系统升级,一些特斯拉Model S的车主发现爱车的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突然出现衰减。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虽然造成自燃的因素很多,但是大部分是因为电池内部温度过高。而温度过高。如果我们把电动汽车的电池充满,会使电池内部的电池荷电量逐渐增多,发热量快速提升,容易造成发热失控,从而引起车辆自燃。如果通过BMS系统直接让电池长期维持在80%或者70%的状态下,就可以使车辆自燃的情况大幅度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锁电门”仿佛一击重拳,击碎了许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信任。

首先,我们在购买电动汽车时,总能看到电动汽车厂家的对续航里程的各种宣传,某品牌的电动汽车直接打出续航1000km的广告。“锁电后”的实用过程中,却远低于官方数据,那么这就涉嫌虚假宣传。

其次,不同车型之间,续航里程高的也要比续航里程低的售价更高。消费者花钱买的续航里程,却不能用,付了两碗粉儿的钱,却只给了一碗粉儿,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锁电”深深地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最后,我们观察各项报道发现,“锁电”的行为是“悄然发生”的。车企往往借着OTA升级,BMS升级等借口限制电池容量,根据《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锁电”也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河北保定的田律师的奥迪“锁电”维权事件败诉了。这个案例是全国的第一起关于“锁电”的诉讼。从173名威马车主怒发律师函到第一起诉讼,不到七个月,消费者的维权之路虽然走得很艰辛,但也有长足的进步。

田律师表示“虽然诸如消费者保护法、河北省消费者保护条例、国家工商总局关于销售欺诈的认定,这些法律依据还是比较完备的,但是毕竟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落实到司法实践当中,司法人员的认知还是有些空白。

无论是售出前还是售出后,锁电这种情况的存在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行业惯例,他们大张旗鼓地在做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所有电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所以这个诉讼程序我想继续走下去,我还会上诉,到二审,甚至终审。我希望用我这个案子促使相关部门出台行业标准。”

同时,田律师呼吁国家能出台标准,强制车企在出厂的时候对电池的净容量进行标识,那么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会更加清晰地知道电动车的电池能使用的那部分是多大,这样更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发展,跟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是相向而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正视“锁电”事件发生的历程,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太快了,车企的冒进之心,相关法规的空缺之处,造成了车主们有苦难言的局面。市场是最大的推手,如今威马汽车持续走低,特斯拉大量订单咸鱼转让,都是市场对某些不良的车企最真实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