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经获得话说世界公号授权发布

本内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话说世界》20卷丛书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出生于朴茨茅斯的波特西,童年时期,由于债务的关系,生活艰难。11岁时,狄更斯就到制鞋作坊当学徒,坐在橱窗里制作鞋油,充当店铺的活广告。他每周要干六天活,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由于家中贫穷,他只上过几年学,但他特别喜欢看小说,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等名著点燃了他的创作理想。16岁那年,他到律师事务所当书记员,后来又做报社记者,负责采访议会和法院。采访之余,他开始以“玻兹”的笔名,发表一些轻松幽默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伦敦的各色人物。

图为伦敦的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浮雕

1836年,狄更斯应邀为一组漫画配写文字说明,他的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由此产生。他以匹克威克及其同伴的漫游经历为主线,采用流浪汉式小说结构,细致描绘了19世纪早期的社会生活。匹克威克与朋友乘马车到郊外旅行,向旅游俱乐部的其他成员报告了他们的旅途见闻。匹克威克先生善良天真,闹了不少笑话,还遭到骗子讹诈,受诬告吃了官司,这些在小说中都有鲜活的表现。作者描绘了自己心目中“古老而美好的苏格兰”,揭露了法律不公等社会弊端,批判了议会政治的虚伪。

《匹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是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围绕主人公皮普成长的历程展开。皮普是一个孤儿,与姐姐一家共同生活。一次偶然机会,他被不相识的有钱人看上,从此幻想起自己的“远大前程”。皮普一心想做“上等人”,却疏远了真正的朋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无意中发现老板是逃犯,并非贵族小姐,他爱慕的女子实则是罪犯的女儿,可关键时刻帮助他的,还是他那些穷朋友。清贫帮助皮普恢复了纯朴的天性,而他对“伟大前程”的期望,终成一场幻梦。这部小说在充分表现人物心理矛盾发展过程的同时,将上层社会自私、卑鄙和背叛等道德堕落,与劳动者无私、纯朴的美德进行切换,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艺术上很受人称道。

《远大前程》,又译《孤星血泪》,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以充满同情和细致入微的笔触,典型地塑造了乔、皮普和毕蒂等朴实善良的小人物形象。这是《远大前程》(1946年)电影剧照。

狄更斯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多为普通民众鸣不平,而同一切不人道、不公正的社会恶势力形成对立。他那谴责和讽刺的笔触,涉及学校、工厂、济贫所、法院、监狱等每一个角落,对英国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批判,因而被英国民众视为社会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