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丈夫宣称要离婚,并且要把自己的财产都赠送给第三者的时候,凯瑟琳只能默默哭泣;

在丈夫用一把猎枪结束生命的时候,凯瑟琳却站了出来勇敢承担起重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从一个家庭主妇变成美国报业第一夫人,凯瑟琳改变了《华盛顿邮报》的命运,《华盛顿邮报》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01

富家乖乖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梅厄

1917年6月16日,凯瑟琳·梅厄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父亲尤金·梅厄在投资方面很有一手,20世纪初就是一个身家数百万美元的大富豪。因为投资得法,尤金名震华尔街,被胡佛总统任命为美联储主席,在杜鲁门执政时期还担任过世界银行的首任行长。母亲艾格尼斯o恩斯特则是出身于落魄的上流世家,在与丈夫结婚后,尤金大方的帮老岳父偿还了外债,还慷慨的奉养他。艾格尼斯摆脱了贫困生活后,开始展现自己痴迷于艺术品和各种派对的一面,对自己生下的孩子没有几分慈母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金·梅厄

凯瑟琳是这对夫妻五个孩子中的老四,她从小物质条件丰厚,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爱护。在一战后,因为工作需要,尤金去了华盛顿。而他的妻子完全不顾及最大的孩子只有6岁,丢下家中4个孩子去了巴黎。他们四兄妹交由家庭教师照顾,虽然教师很负责,便更显得这对父母在家庭中的不负责。凯瑟琳在自传中坦诚,自己不知道如何打扮、缝纫、烹饪、购物,最为重要的是,不知道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也羞于与男孩子建立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梅厄

因为凯瑟琳长相普通,从小就不怎么受到母亲的待见,母亲甚至会将伤人的话脱口而出:“你怎么长得这么难看,一点也不像我。”缺少爱护又数次被打击,凯瑟琳变成了一个沉默的,乖巧的女孩儿,甚至还有一些自卑。她胆小内向,对物质需求极低,也不怎么喜欢出门逛街,就连她的同学都无法理解,这个全美最富有家庭的孩子,怎么总是穿着这几件衣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全家福

1933年,也就是凯瑟琳16岁时,父亲尤金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以82.5万美金买下了《华盛顿邮报》。这位赫赫有名的投资人看好传媒业,想要打造一个以非凡品质独领风骚的报纸。但此时这份报纸在老尤金的事业版图上仅仅是很小的一块,他的生意更多在投行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梅厄

凯瑟琳先是就读于瓦萨女子大学,然后转到芝加哥大学,在这里她获得了本科学位。21岁大学毕业,凯瑟琳入职了旧金山新闻报做记者。然后按照父亲的愿望加入华盛顿邮报,担任读者来信版主编,月薪只有区区25美元。

02

爱情亦或是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利普·格雷厄姆

在华盛顿期间,凯瑟琳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菲利普·格雷厄姆。

这个来自南方的年轻律师聪明、英俊,非常富有魅力,也非常有野心。他的家境一般,出身于南方普通中产阶级,是一个农场主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曾在哈佛法学院的报纸当过主编,大学毕业就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的书记员。很难说他与凯瑟琳的相遇到底是因为爱还是因为野心,见过一面之后,这个风度翩翩的年轻男人就开始以各种借口约凯瑟琳。而凯瑟琳这个完全没有与年轻男孩交往经验的乖乖女很快就陷入了菲利普的爱情陷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利普·格雷厄姆的父母和家乡

在一次约会结束后,菲利普送凯瑟琳回家。他似乎满腹心事,突然将车停在路边对凯瑟琳道:“亲爱的凯瑟琳,或许有些唐突,但我想告诉您,我爱您。现在我还是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如果您不介意只有两套衣服可穿的生活,我希望您能嫁给我!”

凯瑟琳简直惊呆了,不自信的她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位英俊,聪明,风趣又有魅力的男人竟然在向自己求婚。

“我可以吗?我是这样一个胆小又羞怯的人……”凯瑟琳喃喃道。

“我爱的就是现在的您,您的温柔令我着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与菲利普结婚

凯瑟琳接受菲利普的求婚,25岁的菲利普娶到了美联储主席尤金的女儿,开始迈向人生巅峰。

03

PUA大师菲利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刚刚结婚的时候,菲利普还跟妻子抱怨,担心老岳父尤金不好相处,但很快,两人的关系就变得非常亲密。或许都是有野心的人,尤金对女婿十分欣赏,甚至将他引为知己。尤金很快就把《华盛顿邮报》经营管理权交给女婿菲利普,甚至把股权的大部分都给了他,而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在老头的陈腐观念中,新闻行业是男人的战场,女儿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教育孩子。很多年后,凯瑟琳在自传中写道,“奇怪的是我不但没反对,而且完全同意这个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的丈夫、与孩子

其实这个时候,不自信的凯瑟琳已经被PUA了,她的丈夫非常能干,情商也很高,他是家中唯一做主的那个人,凯瑟琳高度依赖自己的丈夫,听从丈夫的任何决定,从不反抗。

这个可怕的男人暗暗打击妻子的信心,凯瑟琳因为生孩子体重增长,菲利普就会以一种很奇怪却又亲昵的口气叫她“肥肥“。

因为事业上的巨大压力,菲利普开始酗酒。他总是醉醺醺地回家,然后拿妻子开玩笑。他用言语对妻子各种贬低,好像凯瑟琳做什么都是不对的,她必须要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庸的、能力低下的女人。凯瑟琳被说得越发羞怯,真正地成为了丈夫背后的女人,与丈夫一起出席宴会时,甚至会被人忽视得一干二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利普(左)与老岳父尤金(右)

1946年6月,杜鲁门总统邀请尤金担任世界银行的第一任行长,尤金年事已高,他无法两边兼任,于是他就从报纸发行人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将一把手的位置让给了女婿菲利普。

31岁,菲利普就成为了美国最年轻的主流报纸发行人。

04

压力下的抑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与菲利普

传媒业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菲利普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想要将《华盛顿邮报》从一个地方报纸变为可以传播整个美国的报纸,想要通过收购其他报纸、杂志和电台来组建一个强大的传媒帝国。当然事情并不那么顺利,而且他一直在老岳父尤金的阴影下成长,不论他做什么都有人会拿他与尤金比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的一些旧照

《华盛顿邮报》是尤金买下的,刚开始的亏损也是由老头一力承担,甚至菲利普收购《新闻周刊》的钱都是老岳父的资金赞助。菲利普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但他的成就似乎都来源于尤金的“恩赐”。如果没有尤金,或者说他没有娶凯瑟琳的话,他什么都不是。

“如果没有同凯瑟琳结婚,如果不是尤金的女婿,如果没有接手《华盛顿邮报》的股份,我还能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吗?”这样的想法反反复复在菲利普脑海中翻涌,他一面打压妻子,一面又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于是菲利普出现了严重的情绪低落问题,酗酒的问题也一天比一天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1955年,菲利普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将手伸向政治。他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但政治又是另一个领域了。充满理想主义,才能也不缺乏,却在“小石城事件”中一败涂地。深深陷入自我怀疑的菲利普精神崩溃了,他陷入了缓慢的康复中。

疯狂购物,酗酒,对妻子刻薄又傲慢,觉得凯瑟琳胖了,菲利普就找来一个肉店使用的猪头徽章,挂在住宅的走廊中,他的举动简直令他的朋友们心惊。

1959年,老岳父尤金去世,菲利普似乎彻底放飞了自我,他开始不回家,并且给自己找了一个真爱:罗宾·韦伯。

05

伟大女人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罗宾·韦伯,澳大利亚女记者,是《华盛顿邮报》驻欧洲的工作人员之一。菲利普去欧洲出差时候在工作中认识了这个姑娘,她独立自强,英姿飒爽,和凯瑟琳完全是两种人。菲利普借工作理由把她调到美国来,然后开始与罗宾出双入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凯瑟琳对此一无所知。直到196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凯瑟琳无意之间接听了家里的一部分机电话。电话是罗宾打给她丈夫的,两人在电话中极尽打情骂俏之能,菲利普在电话中还表达了要与凯瑟琳离婚娶罗宾为妻的意思。

“我所了解的这个世界和我的爱情,在那个圣诞节的下午,都结束了。”——凯瑟琳·格雷厄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与《华盛顿邮报》

凯瑟琳找丈夫核实,得到了丈夫的忏悔,他说自己会结束与罗宾的关系,他愿意回归家庭。然而这忏悔过于浅薄了,他第二日离开家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公开带着情人四处参加宴会,完全没有将妻子和孩子们放在心里。

罗宾给凯瑟琳打了电话,告诉凯瑟琳他们是真爱,希望她能够放手。凯瑟琳一时间有些迷茫,没有了爱的婚姻真的有必要继续下去吗?但她又听说菲利普正在收购《华盛顿邮报》的股份,这可是凯瑟琳家族的产业,原来菲利普不但是想要离婚,甚至还想要夺走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凯瑟琳的朋友们希望她站出来,《华盛顿邮报》是梅厄家族的产业,怎么能被菲利普这个“白眼狼”平白夺走?

然而凯瑟琳却惶惶然:“我真的可以吗?我不行吧!”

1963年8月,菲利普与凯瑟琳在共同拥有的农场见面,聊了很久。菲利普看上去情绪稳定,与妻子说了很多知心话,两人共同生活了20多年,他似乎也非常后悔。然而,在几天后的深夜,菲利普用一杆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凯瑟琳一面悲痛欲绝的料理丈夫的身后事,一面还要处理菲利普留下的烂摊子。菲利普不久前修改过遗嘱,把本属于凯瑟琳和孩子们的东西全部留给罗宾。将婚内财产,甚至是老岳父的财产增值部分赠给情人,菲利普的冷漠和残忍可见一斑。

新遗嘱很快就被律师鉴定为无效,这也让凯瑟琳能腾出手处理另外一件事——《华盛顿邮报》的归属问题。

梅厄家族中除了凯瑟琳,没有其他人对传媒业感兴趣,如果她不能接手公司的话,这个报纸很可能会被卖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一些人在给他泼冷水:“你还年轻,很快会再嫁人,不如拿了钱的好,何必趟这浑水?”但她的密友却一直在鼓励她接管媒体集团。“亲爱的,你只是被忽视太久,你不知道你自己的能力。你可以的!”

“我真的可以吗?”格雷厄姆很挣扎,她没有管理经验,甚至没有多少工作经验。在20世纪60年代,一个女性老板需要承担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她放手,父亲和丈夫几十年的辛苦努力将会付诸东流。

凯瑟琳决定接下这份工作,她要将《华盛顿邮报》传给她的孩子们。

06

水门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上任后,凯瑟琳就虚心询问,广泛征求意见,之后她通过一系列的人事任免来改革报业集团。虽然她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但凯瑟琳牢牢抓住了一点:支持那些真正有经营公司才华的人坐到应该坐的位置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布莱德利

凯瑟琳提拔了著名记者本·布莱德利担任邮报的总编,并且建立起互补的工作关系。她并不过多参与报纸的实际业务,只是牢牢把握大方向。至于其他细则,给予工作团队最大的自由。

这无疑给传媒集团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布莱德利将当时不少优秀记者招致麾下,在这些优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传媒集团比菲利普在世时发展的更加宏大。而且凯瑟琳还雇佣了不少优秀的女性雇员,她了解女性在职场上的不易,所以也不惮于给优秀女性多一些工作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凯瑟琳在这个位置上干的很不错,如果说此时她展现的能力与丈夫相当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儿会将《华盛顿邮报》和凯瑟琳推到事业巅峰。

这就是震惊整个美国的“水门事件”,或者称为: “水门丑闻”。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因为此事,尼克松被迫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虽然号称是辞职,但谁都知道,这不过是给尼克松盖上的最后一层遮羞布,他被迫下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总统

事情的前后经过是这样的:水门大厦位于华盛顿特区西北区泼托马克河畔,正门入口处有一个人工小型瀑布,水花飘舞飞扬,让这片建筑群有了“水门”的美称。更重要的是,这座大厦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1972年6月17日夜,美国民主党总部的一位工作人员离开水门大厦后,偶然间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办公室,他发现已经熄了灯的办公室里有几条光柱在晃动。因为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所有的同事都已经下班,那么是谁进了办公室,不开灯用手电筒乱晃呢?这位工作人员返回大厦,将疑点告知了保安,保安立刻搜查该房间,抓到了5个戴着医用外科手套、形迹可疑的男子。通过检查,保安人员在办公室发现了窃听器,然后在这5个人身上发现微型照相机,他们偷拍了大量的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虽然这5个人被抓,但因为发现他们与现任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件丑闻被压了下来。《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根据一名代号为“深喉”的线人提供的情况撰写了揭发这一丑闻的调查报道。然后这两人将问题丢到了凯瑟琳面前,报道还是不报道?

这个问题太尖锐了,如果报道,整个公司可能会惹上官司,一旦输掉了诉讼,不但《华盛顿邮报》承受不住各方面的打击,就连凯瑟琳和本·布莱德利都可能因为违反间谍法而入狱。如果不报道,又违背了媒体人的良知,媒体应该是真相的揭露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整个报社都在等待着凯瑟琳的回答,当然,即便她说“不”,也不会有人有异议。

但凯瑟琳还是站了起来,她说:“Go ahead,go ahead,go ahead. Let's go. Let's publish!”(向前,向前,向前,我们做吧,我们去刊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与《华盛顿邮报》

第二天出版的《华盛顿邮报》果然将这篇报道作为头版头条。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尼克松政府为了掩饰丑行,不断向《华盛顿邮报》施压,他们将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到了《邮报》身上。他们警告凯瑟琳不要出风头,后果是她无法承受的。而凯瑟琳却说:“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政府,如果我不必报道揭露这类事情,我会快乐的多。”

受伤的还有《邮报》的股价,自从报道发表后,股价自从38美元/股跌到了16-17美元,公司市值缩水了一半多,与此同时公司还要承担诉讼费用,他们要与政府打官司。即便如此,凯瑟琳依然支持自己的记者同僚:“我们已游到河水最深的地方,再没退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依然站在尼克松一边,认为《邮报》夸大了整个事件。尤其是尼克松向全国公众保证:“在我的指导下,总统顾问迪安先生已在全面调查所有线索。我可以明确地说,调查表明,白宫班子中,本届政府中,受雇人员中,没有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

《邮报》的处境越发不妙,但是随着新的证据不断涌现,水门事件委员会掌握了一个新的情况:尼克松从1971年年初起,为了记录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下令在白宫办公室里安装窃听系统。恼羞成怒的总统先是拒绝交出谈话录音带,后来交出来的已经过剪辑,留有18分钟半的空白。而后美国其他新闻媒体先后下场,各种消息不断曝光,尼克松终于抵挡不住舆论洪流,做出了一系列漏洞百出的“补救”,反而被对手抓住了更多把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1 年,凯瑟琳与本在得知最高法院判决结果后欢呼

《华盛顿邮报》凭借报道“水门事件”获得了普利策奖,而“美国诉理查德·尼克松”案最终以最高法院宣布尼克松败诉,《邮报》终于重获新生。人们将《邮报》视作敢于揭露真相,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尊重法律与秩序的良心报纸。

而后,沃伦·巴菲特买进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金融大鳄的看好也带给了传媒集团新的发展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与巴菲特

1974年,凯瑟琳成为美联社历史上第一位女董事,并任满最高的9年任期。同时她还出任美国报业出版商协会主席等职。她成功进入了当时仅属于男性的新闻行业,并且在其中干的十分出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在刚刚担任总裁时,凯瑟琳战战兢兢,每天都在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份工作,是不是能守住这份家业直到孩子长大成人。但在1963年菲利普去世之前,邮报总收入只有840万美元,旗下子公司只有《新闻周刊》和两家电视台。到1993年,她将大权交给儿子唐纳德时,《邮报》已发展成为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教育服务企业在内的大型传媒集团,总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

说她的成就远超过丈夫并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谁又能想到,当年那个唯唯诺诺,对丈夫百依百顺的女子能走到这个地步呢?

凯瑟琳的后半生没有再婚,她谈了几段恋爱,但都无疾而终。按照凯瑟琳自己的说法:“强势、聪慧、坚韧和专注的男性对我很有吸引力,但这样的男性通常不会接纳我忙忙碌碌、缤纷多彩的生活。倘若你已经单独生活了好几年,恐怕你就会意识到,改变自己去同某个人生活,适应乃至迁就他的意愿和生活方式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我很清楚,我嫁给了工作,且深爱着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当然也会有人说,因为凯瑟琳出身富贵,有金钱有人脉,她天生就比别人更容易成功。是的,这种说法并没什么问题。但这个世界上一样有不少富二代将一把好牌打的稀烂,将家产败光的案例不胜枚举。像凯瑟琳这样从一个家庭主妇到将家族产业发扬光大的并没有几人。

46岁的家庭主妇,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做丈夫背后的贤妻的女人走进社会,她没有工作经验,前20年学到的知识也丢三落四,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独立自强,胸襟坦荡,处事公正,勇于承担,她的这些特质让她吸引到了不少朋友,也有不少忠心下属,凯瑟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乔治·W·布什是这样评价凯瑟琳的:“她是一位真领袖、真淑女、是一代传奇”。

2001年7月14日,凯瑟琳不慎摔倒在水泥路上,最终不治身亡,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