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的倒下

从上市那一天起,朱新礼就在资本市场里迷失了方向。巨额的资产让他志得意满,失去了继续创业的心气。

而可口可乐这家跨国饮料巨头也看上了汇源果汁。可口可乐在2008年开出了179.2亿港元的高价收购汇源果汁,当时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产品增长疲软,急需新的业务来打开十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

然而这场收购却意外地由于当时的舆论环境而没有成功。当时国人对外资收购中国民族品牌反应很大,最终商务部否决了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收购。

但这对汇源果汁却带来了灭顶之灾。朱新礼并没有考虑出售汇源果汁失败这种可能性。在收购谈判期间,可口可乐认为双方销售渠道重合,资源浪费,为了配合收购,汇源果汁几乎放弃了自己的销售系统,大幅削减销售人员和销售渠道。

财报显示,2007年底,汇源员工总人数为9722人,销售人员为3926人,到2008年底总人数为4935人,销售人员仅剩1160人。

元气大伤后的汇源果汁也由此失去了斗志。2009年,中国果汁销量增长了9.5%,汇源果汁仅增长了0.9%。汇源果汁市场份额大幅下滑,竞争对手见状纷纷抢占市场。

从2011年到2016年,汇源果汁的扣非净利润陷入亏损,负债率也不断攀升,到2017年底,总负债已经达到11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51.8%。

2014年,汇源果汁首次交出亏损成绩单,净利润亏损约1.3亿元。2015年,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到2.3亿元。

伴随着业绩下滑,汇源果汁不得不开启了裁员模式。

2016年报底汇源果汁共有员工4000余名,较2014年少了超过一万人。从2009年到2016年,汇源果汁扣非后净亏损累计高达25亿元,2017年,汇源果汁总收入不足54亿元,负债高达114.02亿元,利息支出有5.04亿元。

这之后汇源就有了上文的违规贷款,然后2018年4月被停牌,2020年1月被正式退市。

汇源为什么失败 卖身可口可乐失败是导火索

汇源果汁上市后虽然知名度很高,但产品上却依旧单一,除了果汁产品,其他产品乏善可陈。

而可口可乐也想要收购汇源果汁,汇源果汁同可口可乐合作可以引进更加先进的生产线和管理,也能借助可口可乐开拓海外市场,走上国际舞台。

而收购计划失败后,汇源的销售渠道已经受到重创,但市场却不等人,汇源多年时间都没有缓过来,而竞争对手却发展了起来。

饮料市场的变化

汇源集团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发展主业务以外的领域,最终都不太成功。而且大量的投资与并购使得汇源集团资金紧张,公司处境愈发艰难。

而在最辉煌的时候,因为和可口可乐的并购案耽误了发展时间,不仅没有开拓出新的产品和市场,而且自己的地盘上也有越来越多竞争对手闯入。在汇源果汁刚火起来那段时间,市面上饮料产品类别还不太丰富,相对来说汇源果汁竞争压力较小。但过去十几年间,饮料消费市场显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巨头纷纷入局果汁行业。而饮料市场部分细分领域又有新的强势企业出现,喜茶和茶颜悦色为代表的新式奶茶行业,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低脂气泡水行业也都发展很快。

饮料行业作为快消品行业,市场虽然大,但竞争也非常激烈,市场瞬息万变。错过一次营销热点或是市场定位不清都会导致企业经营落后对手。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无法适应饮料行业的激烈竞争

类似于娃哈哈,汇源内部的家族企业管理特征更加明显。朱新礼的女儿朱圣琴现任汇源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女婿高勇曾是汇源果汁副总裁;弟弟朱新德曾担任汇源果汁总经理;侄子朱胜彪曾担任汇源果汁法定代表人,并负责汇源果汁旗下北京汇源饮用水公司。

娃哈哈我们只听到宗庆后的女儿进来接班,其他家族成员并没有出现在娃哈哈运营中。但汇源里几乎都是其家族亲戚。

这也使得外来的高管很难在汇源生存下去,李锦记酱料集团前CEO苏盈福、百事大中华区饮料运营前副总裁梁家祥等5人,都被朱新礼请来担任汇源果汁CEO,但都没有任职超过两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