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刘备最信任喜爱的儿子,也曾是刘备最骁勇的镇守统帅,正当他以为自己的地位无可取代时,刘备的命他自杀命令突然下达,无间的亲情已是镜花水月。这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历史的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难眠的夜晚,一边是见挚友危难而不救的逆子,一边是手下难得的军事统帅,二者之间如何抉择?刘备想来想去也没能得到结果。两个抉择,却都是同一个人——义子刘封。让他生还是死,就在刘备的一念之间。

故事发生在公元219年。关羽孤军北伐,奋勇而去,取得了初步胜利,正在计划下一步行动时,曹操大军压境,势不可挡。而且当时曹操与孙权秘密进行了联盟,相当于关羽一人需要面对孙吴、曹魏两国兵力,显然败局已定,甚至极有可能搭上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六计走为上,关羽被打得落花流水,连连逃窜。无奈之下,关羽派遣廖化寻求支援,正好是刘封的属地。凭借关羽和刘备的交情,想来刘封定然会助关羽一臂之力,逃过此劫。但令人意外的是,刘封并没有同意援兵的请求。

甚至给出了这样一个荒唐的理由:“吾新得上庸,立足未稳,恐有所失!”意思是,我才来这个地方没多久,根基都还不稳,要是这个时候去救你,恐怕是连我自己都要遭殃。他摆出一副隔岸观火的悠闲姿态,任凭关羽自生自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就是,关羽实在无法抵挡强劲的对手,最终被擒杀,荆州也落入他人之手。这事很快就被刘备知道了,他勃然大怒,质问刘封为何如此?而刘封自己也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但自己好歹是刘备的儿子,还担任主将的要职,刘备定然不会把他怎么样。

而刘备起初也并无杀心,直到诸葛亮一句建言:“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刘封性子这么烈,现在不加以作用,恐怕以后就会失控了。刘备气急攻心,于是下令让刘封服毒自尽。刘封的一生就此了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是一世英雄,却因一念之差被刘备赐死,身世迷离的他,是否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刘备参加博望坡之战时,已人到中年,虽四处征战已有一定功绩,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孩子,这成为他的心头之痛。而刘备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也并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可以给他帮助。为了解决种种忧虑,刘备在新野收了一位义子,原是罗侯寇氏的儿子,长沙刘氏的外甥,两大家族在当地都有极大的影响力,这样一来,刘备的势力也无形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孩子也非常忠心与刘备,甚至抛弃了原姓氏“罗”,改跟刘备姓,也就是“刘封”。这件事让刘备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也对刘封越发器重。

后来的赤壁之战,入川之战,汉中之战都有刘封骁勇的身影,他的敏捷善战也逐渐在军中传开,甚至传到了对手耳中。曹操气不过刘封如此尽心于刘备,让他连连吃败,忍不住怒怼:“卖履舍儿,长使假子拒汝公乎!”虽气极,但曹操手下却没有能够与刘封抗衡的将军,刘封也逐渐成为刘备帐前不可或缺的爱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义子与亲生儿子孰轻孰重?怒杀刘封后,刘备才幡然悔悟,却早已无法弥补。

看似刘封拒绝帮助关羽令人匪夷所思,对刘封来说,却是积怨已久。而不止关羽一人,刘备身边的好友都对刘封势力日益壮大保持谨慎。早在刘备刚刚得到儿子刘禅时,关羽就曾悄悄对刘备说:“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何必再把义子留在身边呢?长此以往,必然会出大乱子。”这句话被刘封听在心里,嫌隙便由此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刘备听到这话未必心中不会起一点波澜,也许在一天天的朝夕相对中,也就早已起了杀心。按理来说,既然刘封拒绝帮助关羽,关羽战死已成定局,再夺取刘封的性命,除了发泄愤怒,便再无任何益处,但失去了一员大将却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公元221年,刘备率领四万精兵出征孙权,声势浩大,刘备心中却没底。这次战况与以往不同,刘封已被赐死,能够调用的大将就只有魏延,而此时魏延正在镇守汉中,无法被轻易调用,刘备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直到此时刘备才开始后悔自己冲动的决策,于情于理刘封不对,但自己也不该不顾后果一意孤行。而今敌军在前,唯有悔恨。最终的夷陵之战,刘备被火烧蜀军,含恨住进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