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云南民族大学挂牌教学实习基地,今年暑假期间的昌宁县柯街镇迎来了该校的暑期田野调查实习团。实习团由云南省民族研究所4名老师和民族大学47名本科生所组成,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分两队深入探索、挖掘华侨社区及芒赖社区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进步要素。

“第一天,经过社区的支书和副支书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芒赖社区汉族、傣族、彝族等群众实现生产中协作、生活中互通、文化上融合,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芒赖社区调查组的同学表示,初步了解为后期的调查打下了良好基础。

调查过程中,调查组通过参观养殖场,了解到当地养殖肉牛的产业链和运作模式;拜访退伍军人、老党员,通过老一辈人的口述,了解了20世纪50年代芒赖移民下坝的历史;在热情好客的傣族群众邀请下,参加各种宴席,体验了傣族的民俗仪式和特色美食;还赶上火把节,详细了解到了彝族人民的节日仪式和习俗。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泼水粑粑,我们还参与了泼水粑粑的制作,拉近了和傣族群众的关系。”一个月下来,同学们在与当地村民深度交流中,切身感受到各民族群众和谐共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氛围。

“阿姨,社区的几次改革给你和家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大棚蔬菜种出来怎么卖出去,一年能收入多少”……

这是华侨社区调查组在入户调查时常问的一些问题,归侨侨眷们耐心地一一解答,跟学生们聊到40多年来的生活变化——从最初的泥滑路烂到如今的通途大道出行条件极大改善,从没有收入来源到现在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此外,调查组还结合华侨社区实际,选取了侨味、早市、赶街等主题,详细挖掘、记录其中所能体现的民族团结进步要素。“通过几天的集市走访,我发现社区居民们按照‘昌宁、柯街、卡斯、华侨农场’为顺序的赶街时序安排,便充分体现了归侨侨眷深度融入地方社会中。”做市场调查的一位同学说道。

在深入田野调查一周后,同学们陆续确定了选题,挖掘出了以“特色产业引领各民族共同发展”“侨场文化体现深度融入”“移民下坝和谐共生”等为代表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本次田野调查带队老师刘波说:“返校后,将以学术研究的视角分析柯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路径与成效,并期望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协助和促进柯街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贵升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