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人把工作称为“饭碗”,把上班的地方称为“单位”。前者说明了一份职业对我们普通人的首要价值;而后者则体现了员工与集体的紧密关系。

随着私企成为求职市场中的主流,离职、换工作的现象也成了常态,这样的词就逐渐被“公司”、“企业”所取代。或许任何模式都有优点和弊端。

当代毕业生在选择空间更多的同时,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原本自己想长期坚持的“事业”,或许因为很多外在因素而改变,最后不得不另谋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场“老手”总结,公司走下坡路,通常有以下几个征兆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事实上越是职场经验丰富,就越能明白“选择”不同雇主所带来的差异。可有时原本不错的公司,也可能走“下坡路”。

考勤抓得很严,用这种方式克扣工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学时有固定的到校时间,工作后也有上下班时间,这倒无可厚非。但如果其他提升效益的问题不重视,却专门盯着员工的考勤,就“本末倒置”了。

就连白岩松也曾提到过,如果一家单位只会强调“打卡”时间,那多半是它走下坡路了。尤其有的管理层,很难在业务有突破,于是开始克扣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鼓励加班的同时,却很少落实报酬

“迟到一分钟要扣钱,晚走一小时却不算加班”,有位大学生说出自己经历的无奈。其实就上一个问题而言,如果仅仅是要求严格,员工还不至于有异议。

可是那些走下坡路的公司,往往有“双向标准”。对考勤相当严苛,可是安排的工作任务,往往又是下班时间难以完成的。这种模式下,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更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兢兢业业的老员工,突然离职

老员工多半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力普通、却总喜欢排资论辈的,他们可能影响团队工作效率,不值得挽留。还有一种无论能力还是品质,都深受同事认可。

如果后者这种兢兢业业的老员工,突然离职,那么在职的毕业生就需要留意了。管理层对他们的态度,可能就是以后对你的态度。这往往也是公司走下坡路的征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频繁开会,或进行缺乏实际意义的培训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学会总结才能让毕业生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偶尔开会去总结经验教训,传达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这些都是有必要的。

但倘若变成了啰嗦、走形式的会议,大部分员工都感到浪费时间;或者经常增加一些缺乏意义的培训,这往往意味着管理层的水平不到位,只能用这些方式营造“进步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敏锐的员工,已经开始找退路了,但辞职之前也需考虑这些问题

刚离开校园不久的毕业生,可能起初思维还比较简单,对于这些要求不会想太多。但有了一定职场经历后,多少也会感受到管理模式的变化,反映的其他问题。

那些比较敏锐的员工,在察觉到公司在走下坡路的时候,可能开始默默寻找退路了。但现实地讲,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轻易辞职也不理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那种已经成立多年的企业,它的管理方式可能是动态变化的。眼下有走“下坡路”的表现,或许只是因为某些管理层的变动造成的。

过一阶段后,发现并不合适的时候,还可能重新回归常态,继续向前发展。如果毕业生轻易选择离职,未必不会后悔。

当我们感受到以上“征兆”时,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再决定是否离职。首先,看自己是否确定要继续从事这一行业,以及这个岗位的专业性是不是很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替代性较高的普通岗位,那么意味着即使自己不主动离开,未来也有很大概率轻易被挤走,那么坚持的意义不大。

其次,如果确定不转行,那需要了解城市内这一行业的平均待遇,以及岗位的需求量。这需要毕业生平时就在业内有一定人脉。实在没有的话,去网上论坛看看是否有相关的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考虑自己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辞职后不能马上找到满意的工作,是否会严重影响生活。尤其对于外地的毕业生来说,还要考虑房租问题。

【小结】工作的选择对于毕业生而言,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付出同样的努力,只有在一个重视公平、管理模式良好的企业里,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回报。同学们要擦亮眼睛。

话题:你还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吗?(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具体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