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诺贝尔文学奖有个“死亡之吻”的魔咒:作家在得奖后,往往很难再写出佳作。

但有一个叫做马尔克斯的作家,却打破了这个魔咒。

1985年,继《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后,马尔克斯又写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经典著作。

此书一经出版,就饮誉世界。

《纽约时报》评价说:

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费尔明娜与两个男人之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纠葛。

作者借费尔明娜的三段情感经历,引发我们关于灵与肉、爱情与婚姻等人生命题的思考,读来令人万般感喟。

也许,读懂了费尔明娜的一生,便读懂了爱与婚姻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在咫尺

却远在天边

费尔明娜,是一位美丽又高傲的富家女儿。

13岁那年,她偶遇17岁的送报员阿里萨,一见倾心的阿里萨从此对她展开猛烈的攻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尔明娜在不懂爱的年纪,面对阿里萨的日夜守候、一封封含情脉脉的情书以及只为她演奏的小提琴曲,开始心旌摇曳。

她误以为这就是爱情,很快就陷入热恋。

两人经常偷偷互通信件,倾诉相思之情。

不久,费尔明娜收到阿里萨的求婚信,但此时的她却突然感到不知所措。

毕竟,在潜意识里,阿里萨并不是她理想的爱情归宿。

正当她踌躇不定时,希望女儿嫁入豪门的父亲也开始横加阻拦,并带她到外地长期旅行,杜绝了女儿和阿里萨的往来。

正所谓,越是受阻,越让人无法自拔。

本来还犹豫不决的费尔明娜变得坚定无比,在阿里萨一封封偷偷寄来的狂热求爱信中,她迷失了方向,答应了对方的求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以为,可以永远沉醉在甜蜜的爱情中,现实却让她大失所望。

两年后,费尔明娜回归故里,也因而有机会再次见到阿里萨。

她本来满心欢喜,可当和阿里萨四目相对时,看见的却是冷若冰霜的眼睛,听到的也是冷酷的话:

“这不是花冠女神该来的地方!”

有句话说得好: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

费尔明娜曾经以为,和阿里萨是一种心灵相通的情真意切,但却在这一瞬间,感受不到一丝丝温暖,眼前人远得犹如陌生人一样。

她恍然大悟,自己爱上的只是一个想象中的美好影子。

此后,费尔明娜决绝地把阿里萨从自己的生命中抹掉了。

费尔明娜的少女时代,之所以会爱上阿里萨,源于一种以幻想为滋养、越压制越反弹的迷狂。

可一旦近在咫尺,才发觉真实的阿里萨根本满足不了她的期望。

张小娴说:

“曾经以为,年轻时的爱情是诗,后来才发现,那不过是短句,诗不成诗。”

我们其实都曾是费尔明娜,以为爱情应该是纯美的,一不小心就爱上了爱情本身。

等到激情退却,才蓦然发觉,那只是一场幻觉而已,早些清醒过来,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语流年

不负光阴不负卿

费尔明娜结束了和阿里萨的爱情,从此一头扎进了现实生活中。

21岁时,她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一表人才、家境富裕的乌尔比诺医生。

婚后,长达两年的蜜月期给费尔明娜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婚姻生活却不尽如人意。

难以相处的婆婆,逼她吃各种做法的茄子,要求她学会弹钢琴;

性格古怪的小姑子,总是给予她无休止的差评;

和丈夫之间有不少互相厌恶的生活习惯,两人甚至会为了一块肥皂而争吵不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日常的诸多不如意总疼得让她无处可躲,但为着家庭幸福,她选择了妥协与退让。

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做的饭菜尽量符合丈夫的口味喜好,就连丈夫的衣服,也要根据天气和场合的不同细心挑选。

对于如何处好夫妻关系,费尔明娜有自己的一套婚姻哲学:

“夫妻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反感。”

她慢慢学会化解夫妻间的疙瘩,苦心经营和谐的家庭,在和丈夫多年的磨合下,他们已谁也离不开谁。

费尔明娜开始和丈夫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出双入对、志趣相投,俨然一对完美夫妻。

可让人崩溃的事却不期而至,中年时,乌尔比诺出轨了,对方是一位黑白混血姑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尔明娜伤心欲绝,再也忍受不了,搬到表姐的庄园,与丈夫分居。

乌尔比诺意识到自己错了,与情人断绝了关系,并一次次地上门道歉,两年后,费尔明娜还是选择了原谅。

之后,乌尔比诺一心扑在费尔明娜身上,和别的女人再无半点交集。

两人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直至乌尔比诺在81岁那年意外去世。

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里,彼此陪伴、相互妥协和适应,直至抵达平稳,让我们看到了世俗婚姻里最美爱情的模样。

也让我们明白,婚姻的不易和坚持。

张爱玲说:

“世界上,没有一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夫妻的相处是一门技术,婚姻中难免各种磕磕碰碰,我们要学会的是经营和修复,克服彼此的厌倦,坚持下来。

经营好的婚姻如同一坛浓香醉人的美酒,时间越长越醇甜。

余生苦也好,累也罢,最幸福的就是,和另一半细语流年,不负光阴不负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若许我一生一世

我必许你生生世世

费尔明娜守寡后,一度消沉。

没过多久,她收到昔日追求她的阿里萨的情书,里面倾诉了50多年来的相思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费尔明娜愤怒万分,不留情面地拒绝了他。

可阿里萨的情书还是一封封地寄来,与年轻时不同的是,这些信件充满了对生活、爱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

它们如魔性一般,让费尔明娜感受到了抚慰心灵的神奇力量。

一年后,她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内心,决定和阿里萨再次走上爱的征途。

然而,作为有名望的乌尔比诺医生的遗孀,要迈出这一步谈何容易!

亲戚们开始轮番轰炸,女友表面恭维,实则嘲讽无比,女儿更是粗鲁又愤怒地对她说:

“你们这种年纪谈爱情,简直卑鄙至极。”

但此时的费尔明娜,是果敢坚定的,她不惜以和女儿断绝关系为代价,终于换得了追求爱情的自由。

她和阿里萨携手登上了“新忠诚号”游轮,开启了航海旅行。

在船上,白玫瑰的芳香、华尔兹小夜曲的浪漫、不分昼夜的甜言蜜语,他们沉浸在一种超乎现实的浪漫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天的航行后,游轮即将靠岸,当费尔明娜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面孔时,她因不能面对现实而沮丧万分。

阿里萨对她的垂头丧气心疼不已,下了一个重大决定:在船上升起一面标志霍乱的黄旗,船只永不靠岸。

他情意绵绵地对费尔明娜说:“我愿一生一世和你在一起。”

面对等待她半个世纪、许诺她一生一世的阿里萨,费尔明娜沉醉了,心中生出无视世俗偏见的巨大勇气,深情回应道:

“我也是,生生世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尔明娜用尽一生,终于明白了爱情的真谛。

如果说年少时代和阿里萨之间是一场幻梦的话,老年的她是真正爱上了这个一身激情、矢志不渝且充满睿智的阿里萨。

伊萨克夫斯基曾说:

“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当两个灵魂之间有了共振,爱情便会不期而至,它激活了相爱之人的勇气和坚定,生命更加激情澎湃。

这激情宛如费尔明娜以纯净的灵魂接纳阿里萨一样,你许我一生一世,我必陪你生生世世,至死不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尔明娜以死亡为终点的爱情之旅远未结束,却留给我们对爱情与婚姻的深深思索。

年少时,我们不懂爱情,以为爱情是炽热的,经历后,才明白:爱情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感觉;

中年时,我们以为,爱情会在婚姻的酸甜苦辣中消失殆尽,直到后来才明白,爱情是一种相濡以沫的默契;

老年时,经历人生种种磨难后,我们终于看清了爱情的本来面目——

原来,爱情是心与心之间不可或缺的交流,是精神上的至死不渝。

罗曼·罗兰说:

“爱情是一种永久的信仰。”

无论世界满目苍夷、春生秋杀,还是春意盎然、姹紫嫣红,愿你我都能相信爱、付出爱、拥有爱。

也愿你我所爱之人就在身边,两心厮守,朝朝暮暮。

作者| 江离菲菲,左手诗意生活,右手人间烟火,专注写有温度的观点文和书稿。

主播| 亚楠,电台主播。

图片|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