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新年伊始,九十高龄的杨尚昆同志自京南下考察,于元月中旬,由广东省委副书记黄华华陪同乘专列来肇庆。杨老步履稳健,精神矍铄地走下列车,高兴地和在站台上迎候的市委书记陈均伦、市人大主任吴家仿、市长梁伟发等同志亲切握手,笑哈哈地说:“过去我多次到过肇庆,今天再来看看。”抒发了杨老对肇庆的眷恋之情。这是杨尚昆同志最后一次视察肇庆,他不仅赞美肇庆,而且十分关心肇庆的建设事业。在肇庆前后五天,他老人家不顾劳累,听取市领导汇报,翻阅了许多有关肇庆的资料,先后视察参观了市容市貌,两个大型企业及星湖风景区。

杨老乘车参观端州城区,边听市领导介绍,注意观赏整洁的市容,兴奋地说:“肇庆变化太大了,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活力,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简直让人认不出来了。这是肇庆领导班子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视察蓝带啤酒厂时,得知该厂在全国啤酒行业仅次于青岛、燕京,排行第三,杨老称赞道:“不简单,希望你们把步子迈得更大,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在风华电子集团,杨老对高新科技产品很感兴趣,仔细观看展览室陈列的片式多层瓷介电容器,他赞扬该企业设备国产化的做法,为其设备质量已超过了进口设备,并开发出许多高科技产品,逐步打入国际市场而高兴。勉励员工继续努力,勇攀高峰。

杨尚昆同志重游七星岩,置身湖光山色,赏心悦目,即兴说:“这山多美,这水多清,看得出肇庆在星湖的保护、开发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语重心长地对陪同的市领导说:“这么优美的山水是老天爷赐给肇庆的宝贵财富,你们一定要把星湖、鼎湖保护好,做到合理开发。”杨尚昆同志特意步行到朱德总司令和叶剑英元帅诗碑前,驻足良久,默默吟诵,对老一辈革命家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在星湖后乐亭,杨老挥锹种下一棵桂花树。

在肇庆期间,杨尚昆同志在波海楼三号别墅,仔细鉴赏了端城大酒店珍藏的清代乾隆皇帝用北宋藏经纸手书的《素尚斋》诗轴,认为这是一件贵的国宝,要好好珍藏。可见杨老见多识广,博学多才,而且重视文物。

杨尚昆同志耳聪目明,记忆很好,他想起了许多老人老事。清楚地记得邓发同志是云浮人,蔡廷锴将军是罗定人,以及“文革”时期,张闻天同志在肇庆蒙难六年,提出要把闻天同志住过的地方保护好。言谈中也涉及到以往他到肇庆的情景。

离开肇庆前,杨尚昆同志高兴地接见了市五套班子及军分区领导,与大家合影留念,亲切告别,留下美好印象。

回首往事

杨尚昆同志另两次肇庆之行,是在不寻常的岁月。那时,他忧喜参半,心境各异,其感情流露显而易见,本人先后参与接待,印象深刻,尽管相距二、三十年,当年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1966年春,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同志首次莅临肇庆,轻车简从,他儿子杨绍明和省委办公厅有关人员陪同。由地委副书记张进齐出面接待,安排在星湖天柱阁食宿。那天上午张副书记带接待人员、警卫人员一齐在天柱岩山下迎候,时至中午还未到,挂电话向省询问,证实已于早上出发,我们更感焦急,于是轮流上去吃午饭,坚持在山下耐心等待,直至傍晚才到达,原来他们途中临时改变主意先去了佛山,因而晚到。当晚宾主共进晚餐,张副书记代表地委表示欢迎,并扼要汇报肇庆地区概况,杨主任不苟言笑,气氛显得冷清。翌晨,杨绍明(时任新华社摄影记者)约我与张副书记和有关工作人员在天柱阁前合影。然后,简单浏览七星岩中心区,未到端州城区和鼎湖山,对肇庆还缺乏印象便仓促离开。我奉命陪送首长返回广州,途中沉闷异常,抵达省委小岛(后称珠岛宾馆)五号楼,杨主任说声谢谢,便与我握手告别。

杨尚昆同志此行沉默寡言,与往常接待首长的热情气氛大不相同,我和有关同志都感到疑惑不解。后来才明白事出有因:“文革”开始,在中央领导干部中,最早遭难的是杨尚昆同志,早在1965年11月10日,即姚文元发表《海瑞罢官》文章的同一天,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同志就以“背着中央私设窃听器”、“把大量的机密文件和档案擅自提供别人抄录”等罪名被免去了在中央的职务。名义上调任广东省委书记,实际上被审查。以后又通知下放肇庆任地委副书记。因机关暂时找不到适合的住房,地委杨德元书记带领有关人员到波海楼商量,拟安排101大套间为主房,旁边几个房作备用。但杨尚昆同志并没有前来赴任。1966年5月被打成所谓“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成员,惨遭残酷迫害,被监禁长达12年之久。

1978年10月,杨尚昆同志调来广东工作,任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翌年春节,他与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偕夫人齐心(省纪委副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解放军总参二部政委孔原等一行10多人,由省安公厅苏汉华副厅长陪同来肇庆。地委按高规格进行接待,书记许士杰本已回广州过年,得知消息便提前赶回肇庆,与副书记李茂萱、赵连仲亲自迎送,全程陪同,入住波海楼。

时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已为杨尚昆同志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并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他与挚友劫后重逢,结伴来肇庆欢度新春佳节,心情格外舒畅,虽饱尝忧患,而豪情胜昔,轻松愉快,谈笑风生。地委举办小型宴会欢迎诸位首长光临,共庆佳节,一派欢乐气氛。杨尚昆同志尤为活跃,喜形于色,与当地领导亲切交谈,席间频频举杯,欢庆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当杨绍明告知其父,“文革”前我曾接待他们,杨尚昆书记便过来问好、敬酒,他说:“我们能够再次见面值得高兴。”他那平易近人。和霭可亲的作风使我深受感动,回想起1966年的情景,真有天渊之别。杨绍明还解释,首次来肇庆回到北京后,其父即身陷囹圄,遭到抄家,致使与当地同志的合影照片未能如愿寄出,表示遗憾。

参观游览兴致勃勃,首长们漫步七星岩,尽情欣赏美景,盛赞山清水秀,对摩岩石刻饶有兴趣。登鼎湖山时更留下难忘的印象,我们一行驱车至半山参观庆云寺,方丈蕴空大师领众僧人在客堂恭候嘉宾,品尝正宗“紫贝天葵”,观看镇山之宝“舍利子”,杨尚昆等首长以礼相待,态度随和,致以节日问候,从而解除了僧人原有的紧张心理,互相交谈,有说有笑。离开寺庙,原计划沿石级而下去飞水潭,当有人介绍新辟小道别有情趣时,杨尚昆同志即提议改走新路,其他首长亦表示赞同。当时苏厅长、地委办主任邬梦兆、公安处长孟进鳌和我等人都认为首长们年事已高,不适宜走崎岖小道,请地委领导出面作解释,可领导感到首长主意已定不便改变,便再三叮嘱我们几个人分工负责,协助警卫员照料四位首长,确保绝对安全。于是我们陪着首长,小心翼翼地沿着羊肠小道 ,经观瀑亭缓步而下,途中适当小歇,终于有惊无险,安全抵达飞水潭,陪同人员如释重负。杨尚昆同志风趣地说:“小道虽险,可不虚此行,是一次考验,看来我和仲勋、孔原还行,可能屈老太累,很感谢各位关照。”引起一阵大笑声,顿时消除了原有的紧张心情,皆大欢喜,就地休息,观赏龙潭飞瀑后,尽兴而归。

在肇庆期间,首长们还前往阅江楼,参观独立团纪念馆,缅怀叶挺将军及独立团的丰功伟绩。至1988年5月8日,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导向前同志一行,还奉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指示,专程来拍摄叶挺独立团的史料。可见杨尚昆同志对肇庆情有独钟。

悠悠往事,令人难忘,伟人仙逝,风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