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6日南通讯 通州区兴仁镇徐庄村坚持以“家和”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立了新型的人际关系和邻里情谊,以“文明乡风”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建好阵地,让村民有开展活动“归属感”

兴仁镇徐庄村投资160余万元建设家和教育基地,设有易俗堂、文化大礼堂、村史馆、家风馆、江海书屋等,在提供基本文化服务的同时,在价值观念、道德建设等方面注入新的内涵,让村民“长见识、富脑袋”,实现了由单一活动场所向综合精神家园的转变。徐庄村承办通州区“通达人心 州立潮头”理论宣讲骨干培训暨千场社科讲座进村(社区)活动启动仪式,近两年徐庄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知识竞答赛,累计受众达2500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立标杆,让村民有遵守规定“参照感”

徐庄村的“家和”文化深入人心,徐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志盘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和万事兴”。徐庄村在乡风文明方面,村里的易俗堂提供场地给老百姓们,凡是家里有事要办,都可以来借用这个场地,并且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每桌的餐费不超过500元。易俗堂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整个装饰具有民俗风情,配有彩屏、音响、厨房和餐桌等,一次性可容纳200多人就餐,这样大大减少办红白喜事的成本。

该村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在农村婚丧嫁娶人情标准上制定了相关举措,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厚养薄葬,规定凡丧事一次性办结束的,村里一次性补贴1800元,办事的百姓得到了实惠,亲朋好友们也减轻了经济负担。同时徐庄村在《村规民约》中明确,办酒席不得超过5桌,控制人情往来;党员带头,乡邻不随礼;亲朋随礼标准不超过500元等。这些村规民约的修改,大力倡导了乡风文明,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营造氛围,让村民有美好生活“获得感”

在徐庄村,人们的满足不仅表现在生活的富足,更表现在精神生活的充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徐庄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充实。

以文化熏陶培育乡风文明。以“徐庄人”微信公众号、道德讲堂等三大平台,强化群众文化思想道德教育。截至目前,已借助互联网新兴媒体平台,建立“徐庄人”微信公众号,让在外村民、青年村民通过扫一扫加入到徐庄大家庭中。同时,该村创作展现徐庄精神风貌的《徐庄之歌》歌曲、《相约徐庄》诗词等作品;该村还把握端午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学党史 开新局 舞‘兴’篇 ‘兴’发展”舞蹈展演等活动,让广大村民从牌桌走到了舞台,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

以活动评比促进乡风文明。培育乡贤文化,弘扬社会美德,该村开展“星级文明户”和“十佳好婆媳”“最美人物” “最美夫妻”“最美家庭”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文明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疫情防控、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内容多样等科普知识竞赛,吸引广大村民群众参与其中,组织42对老人参加“金婚银婚、重温新婚”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实践参与养成文明乡风。该村牵头村民组长、老干部、老教师等400多人积极参与、建立特色文体社团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每年开展志愿活动100余次,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激发了全体村民共建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徐庄邻里和睦相处,民富村美风气好,一股文明乡风扑面而来。(陆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