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牦牛群。摄影:朱国兴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新技术67项、开发新产品16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40项。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7个,获各类科技成果567项,获专利授权5735件,发明专利授权806件。渔业领域实施科研和推广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6项,科技成果20项。制定地方标准14项,获专利授权11件……科技成果的朵朵浪花,不断为我省区域发展和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农业科技正在快速影响着全省农牧业生产方式,成为农牧业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合作社的牦牛群图片由牧科院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牵住科技“牛鼻子”
聚力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绿意葱茏。掩映在高山牧场中的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牦牛繁育基地,成群的牦牛悠然地在牧场漫步、吃草,宛若展开的美好生态画卷。
这家全国最大、最具影响的牦牛产、学、研基地和良种牦牛繁育推广基地,先后于2004年和2019年育成了世界上仅有的肉乳兼用型品种“大通牦牛”和肉用型无角品种“阿什旦牦牛”两个国家级牦牛优良新品种,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推动了我国良种牦牛多元化发展。
两大人工育种当家品种,有效解决了青海牦牛种群退化的难题。
在放了三十多年牧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牧民邓有良眼里,不长角的阿什旦牦牛特别新奇,别看体型不大,体重却不轻,性情还温顺。
“这种牦牛活动量小,增重快,每天大概能增重1公斤左右,特别适合舍饲养殖。”邓有良说。
“生产性能好、遗传性稳定的阿什旦牦牛,相比其他牦牛,容易饲养,不容易掉膘、好管理。这种牦牛的推广养殖,实现了牦牛肉的四季均衡供给。现在我们每年推广‘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种公牛2300头。”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殷满财介绍。
牦牛是大自然对高原特殊的恩赐,但受自然环境影响,青藏高原有长达7个月的枯草期,传统的“靠天放牧”,让牦牛陷入“春乏夏壮秋肥冬瘦”的循环过程,饲养效率低下。
“过去,牦牛生产是产肉量低、产奶量低、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品种改良难。如今,我们通过牦牛优质畜种、犊牛断奶技术、溯源信息平台管理、冬季补饲等技术来探索提高牦牛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殷满财说。
几年来,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积极打造现代化牦牛科研育种基地,从繁育到推广能力不断提升,冷季补饲、断乳犊牛集中舍饲培育、牦牛一年一胎、人工授精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初步实现了对母牛发情配种和产犊时间的可控可调,年生产优良牦牛细管冻精5万支,牦牛人工授精授配率达到80%以上,犊牛繁活率显著提升。
现在,“大通牦牛”已辐射新疆、西藏、四川、甘肃等牦牛产区。经初步统计和测算,大通牦牛改良后裔在推广区已达180余万头,新增效益达14多亿元。
牦牛既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也是推动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牧业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省委省政府把发展牦牛产业作为青海最具特色、最具潜力、最具发展前景的农牧产业之一,2011年提出打造“世界牦牛之都”的区域发展战略。
2012年,省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成立。平台围绕牦牛、奶牛、肉牛以及杂交肉牛等主推品种(家畜)展开了长达10年、54项主推技术的推广、示范、研发、引进、转化,实现了从技术推广与研发到技术支持与需求的有机衔接,为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实施成果。
产业平台研发的“牦牛适度补饲、牦牛高效繁殖和牦牛寄生虫病防治”3项技术成功入选2016年农业部主推技术目录,在全国牦牛产区推广应用。
平台也成为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国家牦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的“国家牦牛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两个“国字号”平台。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有效路径。
2018年,由平台首席专家、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刘书杰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青藏高原牦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启动。项目聚集了国内牦牛研究优势单位和团队,包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的6个研究所、6所985和211高校以及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省级农科院、牧科院、大学和牦牛肉乳加工重点企业等24家单位长期从事牦牛研发的82名科研人员。
立足于国内各团队长期在牦牛研究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牦牛生产企业及牧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能力,通过对牦牛饲养、繁育、疫病和加工等关键环节中的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形成牦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体系和养殖模式,建立相应的样板工程,有效支撑和引领青藏高原牦牛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
“针对牦牛‘生产性能低’和‘生产效益低’的‘双低’问题,我们进行了合理冷季补饲试验,对比常规饲养5-6年出栏,饲养周期缩短了1.5年-2年,示范户牦牛养殖综合效益提高15.7%,育肥牦牛增重效率提高11.78%。补饲组牦牛养殖收益为每头1075.5元,而全放牧为每头655.96元。牦牛高效繁殖技术,使母牦牛的繁殖率提高到67%-75%,繁殖率提高15-22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母牦牛繁殖率。”刘书杰介绍。
产学研协同发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我省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和重要牦牛肉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牦牛产业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以平台为核心,我省全面开展技术引进、攻关、熟化和集成。通过多年努力,省、市(州)、县、乡各级科研、农技推广部门广泛参与的农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探索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联动协同创新机制,促成了农牧业技术研发、集成、推广、应用一体化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通道,形成了省级科技创新驱动、县级推广示范推动、乡村生产应用联动的农牧业科技工作格局。”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马倩表示。
采集样本图片由农科院提供。
砥砺深耕
种出更多致富“金蛋蛋”
马铃薯是我省重要的高产粮菜兼用优势作物,在全省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海拔高、日照长、气候冷凉和传毒介体少等特点,青海生产的种薯以病害少、增产潜力大享誉全国,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之一。
长期以来,青海马铃薯除作为产区农民口粮外,50%以鲜薯销售。马铃薯种植对增加产区农民收入,带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我省马铃薯农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农业区,东部农业区70%耕地是山旱地,随着种植业调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10万公顷,总产量为10060万吨,单产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提升马铃薯产量关键在于使用优质脱毒种薯以及新品种的选育。”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舰表示。
为了解决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的使用及新品种的选育问题,王舰和团队的专家们,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建立了以“脱毒马铃薯微型薯高山大田直播技术”为核心的省、县、乡、村四级种薯生产体系和以“病毒检测”为核心的质量监测体系,大大降低了种薯生产成本,加快了脱毒马铃薯的推广进程。先后对青薯9号、青薯2号、下寨65等十余个青海省主栽品种进行脱毒和推广,在湟源县下寨村建立了马铃薯高山实验站种薯生产基地,辐射互助、湟源、湟中、大通、乐都、平安、民和等县。
夏日的湟源县寺寨乡马铃薯高山试验基地,马铃薯长势正旺。
拥有高海拔、地势隔离、交通便利、水源洁净这些优势条件的寺寨乡,成为马铃薯种薯生长的“天堂之地”。
“我们在基地培育的脱毒马铃薯,被乡亲们称为‘脱贫马铃薯’,因为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周边村子脱贫致富的步子。”马铃薯高山试验基地副研究员张艳萍说。
朱志鹏是湟源县志俊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之初,也曾尝试前往其他地方购买洋芋种子,但经常会遇见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种子质量下降。
“2014年起,湟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向我推荐了马铃薯高山试验基地繁育的种薯,试过之后效果特别好,疫病少,产量高,粗略估计每亩可以提高200元的收益。从那时候起,我们就一直用试验基地的种子。”朱志鹏告诉记者。
在寺寨乡,科研团队将种植脱毒马铃薯种薯作为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创新实施共同组建小农户集中连片种植,抓好技术培训。十年来,寺寨乡每年种植脱毒马铃薯80公顷,辐射带动全省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新增收入96万元。
过去曾是充饥粮的马铃薯,如今,承载起致富新希望。
建立马铃薯高山试验基地及马铃薯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成立的十年间,一批专业的科研人才汇聚起来,6个功能研究室和2个技术转化基地,在14个重点推广县进行马铃薯科研、展示、种植、推广,全面形成了以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为中心,覆盖全省的省、县、乡、村四级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
科技的创新,解决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关键、重大技术问题,实现了马铃薯产业的工程化,促进了马铃薯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实施和马铃薯现代化机械化生产及加工利用,极大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国内率先实现马铃薯品种系列化、优质化、专用化、脱毒化,单产水平以年均8%的速率持续递增。
据统计,全省累计推广脱毒种薯100多万公顷,增加产值20多亿元,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全省脱毒马铃薯覆盖率达到90%。
“科研团队育成的众多马铃薯品种中,高原4号、青薯168、青薯3号、青薯6号分别获国家级品种审定,并推广到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大面积种植。在马铃薯育种实践中,我们建立了温室杂交、高山繁种、多生态区选择和早代扩繁的高原育种技术体系,大大缩短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育成的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具有高产、抗旱、抗病、优质菜用及加工兼用型等特性,创下亩产5650公斤的高产纪录。”王舰介绍。
据了解,2011年青薯9号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12年被农业农村部定为全国主推马铃薯品种,2015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16年召开马铃薯青薯9号新品种使用权使用许可授权大会,来自14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12家单位获得了授权。
2019年“高产抗病广适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选育与应用”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青薯9号年推广面积近66.7万公顷,累计推广面积达600多万公顷,增加收益350多亿元。青薯9号的育成和推广,实现了产量、广适性、抗病性的三大突破,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实现了我国马铃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几年,王舰带领科研团队,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通过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密度肥料试验等,在青南地区筛选出了适合在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开展机械化种植等丰产栽培技术集成,提高了牧区马铃薯种植水平和产量,青南地区马铃薯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有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有利于成果责任分担和利益分享的新机制,推进了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有机融合,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科技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厅长李青川介绍。
以科技为引领,我省不断破解农牧业产业效益低难题,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研发和推广力度,推进产业优质化、绿色化,有效推动农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