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汉代古墓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块汉代时期的画像砖,有趣的是,就在砖面之上,绘制着一个奇怪的舞者,跳着不知名的舞蹈。后来经过专家复原,神秘的汉代舞蹈才被彻底复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56年时,在四川省彭州市太平乡的一座山上,考古专家们正在进行着紧张的忙碌。因为在此之前,当地农民向文物部门报告称,此处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古墓,并且古墓已经产生巨大的塌方,如果处理不及时,恐怕会被再次埋没。为了能够拯救古迹,考古专家们组成专家组,立即赶到现场展开抢救性发掘。果不其然,考古专家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原来村民口中所说的塌方,实际上是盗墓之后留下的盗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古专家们通过发掘墓葬,确定了该墓葬为一座汉代时期的墓葬,并且其墓葬的规格形制较高,应属于朝廷官员或者巨商富贾的长眠之地。发掘现场发现不少由盗墓贼留下的“弃物”,包括一些掏钱、陶片、木俑等等,显然,一些看似存在巨大价值的文物,都已经被席卷一空。不得不说,眼前的一幕令考古专家们垂头丧气。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出土的古物堆中,考古专家们还是找到了一件特殊的文物,它就是一堵残破不堪的墓墙,并且墓墙上还绘制有不少精美的砖雕画。从整体观察来看,该墓葬墙壁上的砖雕画,实则是一幅完整的图案,反映出的内容为主人生前的饮宴场面。汉代人历来有“视死如生”的观念,所以才会将砖雕画作都刻画在墙上,祈望墓主人能够在地下过上同样富足快乐的日子。对此,考古专家称,此幅砖雕画的出现,无疑是为反映汉代先民生活和当地风俗增添了许多宝贵的研究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古专家们在研究墓墙壁画的时候,竟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画像砖上的图案较为特殊。画像砖上雕刻有三位妙龄少女,她们头梳双髻,身着交领长服,腰间系有彩带,手持一块长巾,左手前举于头部,右手舞于腰间,其动作之轻盈、身姿之曼妙,令人不由心驰神往。与此同时,在舞女身边还站着两个女伎,各自立于桌案之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考古专家们看到该画像砖上的图案时,几乎所有人都不了解其上的内容。直至最后,他们才从相关的资料中寻找到了答案。原来,该画像砖上所刻画的舞蹈,正是汉代一种著名的舞蹈,名为东汉七盘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这里,我们也应该着重介绍一下七盘舞。所谓的“七盘舞”,实际指的就是盘鼓舞,也就是一种在盘子和鼓之间进行的舞蹈。一般来说,盘鼓舞中的盘子和鼓并不硬性要求数量多少,只是根据舞者的喜好和习惯决定。不过从当时的习惯上而言,多数舞者会选择七个盘子和一个鼓,分别象征着北斗七星和月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趣的是,盘鼓舞本身的表演难度相当高,舞者既要目视客人,也不能踩到盘子和鼓,而是在其间游走穿梭,如仙女一般游弋于星汉之内,给人以绝佳的视觉美感。对于汉代盘鼓舞,考古专家们遍查资料,并根据画像砖上的图形,为舞者设计衣服,最终将该舞蹈的全部动作进行了还原,并进行了试演。结果不出众人所料,当盘鼓舞“似飞凫止迅疾,若翔龙之游天”的演出被观众敢看时,顿时收到了一片喝彩。正如古人在赞美篇章中写的一般,果真是“气若浮云,志若球霜,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堪称是汉代瑰丽舞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古专家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如愿看到了来自于两千多年前的曼妙舞姿,开启了与古人时空对话的大门。不得不说,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这的确是一件幸福之事。

参考资料:《古玩》 李丽华著 河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