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

连日来,以“夜生活·粤精彩”为主题的2022年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启动,全省各地纷纷响应,立足本地商业步行街、品牌商圈、文旅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广州商务局牵头连续第三年推出“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节;深圳围绕“夜游、夜购、夜娱、夜食、夜赏”主题,联动市内30条食街打造夜间经济消费场景……各类活动精彩纷呈,点亮城市“夜间经济”,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掘内需潜力,“夜间经济”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发力点。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强调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明确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完善配套措施,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有力政策指引。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消费大省,无论是消费市场和新业态的繁荣程度,还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潜力,乃至夜间消费习惯、消费场景等,都具备显著的优势,也有广阔发展潜力。要充分认识消费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稳经济促增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各级各地促进消费系列举措,打好“夜间经济”这张牌,助力经济社会加速恢复发展。

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特别是随着人们多元化、品质化消费不断扩展,从“不打烊”书店到“博物馆奇妙夜”,从夜间公园到夜间展览,从24小时便利店到“深夜食堂”……“夜间经济”不只是简单的“吃喝买”,已逐渐成为融合购、食、宿、文、娱、健、养等多行业的新业态。发展“夜间经济”,要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注重发挥多产业融合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效应。继2021年首批5个项目入选后,广东日前又有6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前不久,我省发布了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深圳南头古城、珠海海韵城大剧院文旅综合体等7个项目入选。要以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为抓手,积极作为、培育壮大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

“夜间经济”既是“经济”,也是“生活”,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魅力与活力。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特色。发展“夜间经济”,要因地制宜、注重品牌与特色,走差异化发展路线。近年来,广州依托北京路步行街等全国知名的商圈和一批精品文化项目打造“夜广州”消费地标,通过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促进夜间消费,催热城市“夜间经济”商业氛围。江门充分发掘侨文化内涵,推出侨都GOGO、食在五邑等“夜侨都”特色活动。佛山、惠州等地纷纷打造“夜佛山越夜越精彩”“夜色惠精彩”等各具一格的“夜间经济”品牌,持续激发消费活力。要以地域特色文化为核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丰富文旅业态与产品供给,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

发展“夜间经济”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同样也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夜间经济”规模扩大、形式增多、营业时间延长,城市的交通、治安、环境等配套服务保障能否跟得上,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意愿和获得感。在建设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通过设置包含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事故及违法违规行为等指标,作为申报前置资格条件,强化监管。还要看到,除了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还涵盖了“车尾厢集市”“露营经济”等更加多元的新业态,如何建立和谐完善的商居环境,让大家在享受“夜间经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享有城市夜间应有的安宁,如何让“夜间经济”既丰富多彩,又安全有序,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智慧。

蓬勃发展的“夜间经济”,既折射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广阔市场空间和潜力的重要体现。把握高质量发展方向,在千方百计促消费稳经济方面积极作为,在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夜间经济”才能持续闪亮,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