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思阳):地处北京最北部大山深处的中榆树店村,平均气温较城区低很多,被称为京城边上的"北极村"。近些年,中榆树店村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民宿旅游,靠吃"生态饭"使村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文明村、小康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先去别家看看,条件都比我这儿好!"每当有游客打电话想预订彭兴利家的民宿时,他都会将送上门来的生意转给村里的其他人。

彭兴利是中榆树店村党支部书记,今年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多年来他时时处处为村里操心,勤勤恳恳做村民致富的领路人,因为经常头戴一顶草帽,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草帽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多年前,彭兴利(右一)开始在中榆树店村任职,他始终牢记"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承诺,修木栈道、挖水渠、打自来水井……村里的每件事他都亲力亲为冲在最前线,从最开始的种植玉米到畜牧养牛,再到发展旅游民宿,彭兴利一直想方设法带动全体村民共同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榆树店村村貌"新旧"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2岁的李淑珍正在更换游客房间里的床单被罩,土生土长的她见证了村子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起初做民宿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兴利书记带着我们去周边做得好的村子里取经,想办法为村子做宣传,经过不断地摸爬滚打,现在我们的民宿服务已经很专业了。"李淑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节假日来临前,她家的民宿就会早早被订满。图为李淑珍正在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上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以前种地养牛一年下来人均几千元的收入,到现在一年下来,除去日常开销,每个人还能有2-3万元的积蓄,村民们的腰包渐渐地"鼓"了起来。图为李淑珍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有源(右一)一家是中榆树店村孟益枝民俗院的常客,2015年第一次过来后便被这里的景色和村民的热情所吸引,袁有源说:"头一次看到这么干净美丽的村落,这里就像是一个‘天然氧吧’,村里的人都非常淳朴,老板很热情,服务也好,吃的东西都是村民自家种的,到这里来就跟到家了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文新(右一)是一名大巴车司机,平常工作很繁忙,他说:"相比于城市里的繁华喧嚣,这里像世外桃源般幽静,在这里和家人一起散散步爬爬山,可以让生活‘慢’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村里完成了煤改电工程,全村整体完成地暖安装,使村民彻底告别烧煤取暖的历史,实现了清洁能源全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榆树店村所在的喇叭沟门满族乡是北京五个少数民族乡之一。目前,村里正在建设民族文化墙,筑牢文化底蕴,以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美的生态环境加上优质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变为"回头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美则百姓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建设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绿水青山正在变成村民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