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汽车产业在俄乌冲突、全球通胀、芯片短缺、疫情封锁之中度过了极为动荡的上半年。伴随着全球主流跨国车企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的陆续发布,是时候重新梳理这个多事之秋。

上半年财报传达出来两个明显信号:一是主流品牌在突变的外界局势中难掩成本压力,无论营收是增是减,营业利润普遍表现不佳;二是豪华品牌及新能源企业在足够的价格纵深中顶住压力,通过强劲的定价实现利润不降反增。

豪华车与新能源成为动荡时期绝对的利润奶牛。而同时坐拥二者的大众集团,成为2022上半年最大的赢家,营业利润超过了“日系三强”之和。

日美饱受供应链折磨

上半年,全球半导体短缺和新冠疫情蔓延扰乱了零部件的供应,疫情常态化之下,日系、韩系、美系品牌体系力出现明显疲态,这也是属于普通主流品牌集体面临的困扰。

以日系三强表现尤甚。

作为上半年营收仅次于大众集团的车企,丰田汽车上半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混乱、零部件采购困难和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较重。与高达1223.7亿美元营业收入不成正比的是78.6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利润同比跌幅为16家主流国际车企之最,利润额仅比宝马集团高出11%,但其营业收入却是宝马集团的近两倍体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号称“全球最赚钱的车企”,丰田的上半年表现令人着急。丰田方面表示,“高企的原材料成本使得我们本财季营业利润损失了3150亿日元,约占实际营业利润的一半。”

这一表现使Tokai Tokyo Research公司分析师Seiji Sugiura看了也不禁摇头,称 “日元走软并未提振丰田的业绩,该公司也未能生产足够多的汽车,成本控制措施似乎也没有产生多大影响”,总结起来就是“丰田没有达到市场预期,令人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日系三强的本田与日产处境同样不容乐观,本田上半年营业收入592.9亿美元,同比下跌10.4%,日产上半年营业收入338.4亿美元,同比下跌18.9亿美元——本田与日产是全球16家主流国际车企上半年营业收入仅有的两家同比下跌企业。

第二季度,本田被迫将其日本工厂的产量削减高达50%。由于产量下降和材料成本上升,本田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14.6%,至32.4亿美元。日产汽车营业利润倒是实现了136.3%的同比增长,但这一数字的背景是建立在去年1-3月份近6亿美元的亏损之上,最终今年的营业利润也仅有9.17亿美元,放在16家主流车企中显得羸弱。

大洋彼岸的美系双雄通用汽车与福特汽车同样饱受外界因素的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新冠疫情蔓延以及俄乌局势升级迫使工厂关闭,并对全球的物流造成严重破坏,通用汽车在过去几个季度一直在应对供应链中断。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717.4亿美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为46.3亿美元,同比下滑21%。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透露。除了产量下降的影响,通用旗下自动驾驶部门Cruise的亏损也影响了利润。第二季度Cruise部门损失了5亿美元,每天平均亏损超过50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Cruise的亏损从去年同期的6亿美元增至9亿美元。

同一时间,福特的营业收入达到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但净利润却为负的24亿美元,同比下滑166%。亏损主要是因为福特对美国初创公司Rivian的投资失利,投资Rivian在上半年共为福特带来78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下滑的账面数据背后,两家美系巨头面临的是智能化转型之路充满波折与痛楚。

豪华车与新能源是利润奶牛

在地球的另一端,豪华品牌扎堆的欧洲车企生存情况要好得多。

即便豪华品牌们躲不过全球贸易持续存在的不确定性,但事实依旧证明,单一车型更为昂贵的售价,为销量下降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提供了更多操作纵深——优先生产高端汽车的豪华品牌,销量和业绩表现普遍更具弹性。

这一点在梅赛德斯-奔驰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

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部门的第二季度销量为48.7万辆,同比下滑6.5%;厢式货车部门第二季度销量为10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集团第二季度营收却达到了364.4亿欧元,同比增长了7%;息税前利润为46亿欧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为32亿欧元,同比增长2%。销量下滑,利润却不降反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主要得益于奔驰长期战略方向更改的作用。

奔驰在5月19日,以《创造向往之经济学》为题,改变产品阵容和投资重点,在2021-2026实现销量结构调整——入门级新生代豪华产品将从7款缩减为4款,同时扩充 迈巴赫 参数 图片 )、G、AMG等顶级豪华子品牌产品阵容。在该政策的指引下,第二季度“高端豪华”与“核心豪华”汽车销量分别实现7.5万辆、27.26万辆,占比均有提升,而“新生代豪华”汽车销量为13.9万辆,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4%下降至28.5%。

基于二季度高端车型的强劲表现,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预计,2022年营收将较去年大幅增长,利润将略高于去年。未来五年,奔驰计划将75%的投资用于C级、E级以上级别车型,推动平均销售价格实现20-25%的增长,本年代中期达成约14%的利润率。

高端车型才是利润奶牛,同为德系大厂的大众集团对此感同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供应链限制阻碍产量,由大众乘用车、斯柯达、西雅特等组成的平价品牌阵营,销量和营业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但以奥迪为代表的高端品牌阵营(含奥迪、兰博基尼、宾利和杜卡迪)营业利润同比大增 51%(其中,兰博基尼的利润率高达31.9%,宾利为23.3%),保时捷品牌营业利润也同比上涨 22%。

正是高端品牌的强劲表现,让大众集团不论是营收还是营业利润,都得以在国际车企中稳坐头把交椅。相比之下,营业收入与大众集团只相差9.5%的丰田汽车,营业利润却相差了41.7%,看来“最会赚钱的企业”还是非大众集团莫属。

第二会赚钱的是Stellanti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半导体短缺等不利因素,Stellantis发挥旗下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DS等豪华品牌的优势,凭借强劲的定价和电动汽车等高利润汽车的销量,将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成本转嫁给市场上的客户。Stellantis今年上半年在五个主要市场的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都逾10%,在北美市场更是创下了18.1%的纪录。上半年127亿美元的营业利润仅次于大众集团。

除了豪华品牌,电动车企的盈利能力也十分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来,原材料涨价、疫情等利空因素叠加影响下,特斯拉多次通过提高其电动汽车的价格,实现盈利能力增长。上半年总营收356.9亿美元,与排名第11位的日产汽车相近,但其营业利润却同比大涨218.5%,达到60.7亿美元,涨幅领先其他诸多车企,利润相当于本田汽车、日产汽车、雷诺集团、三菱汽车、法拉利5家车企利润总额。

投资网站(Investing.com)高级分析师Jesse Cohen表示:“特斯拉强劲的业绩是它在应对全球供应链和物流挑战方面表现出色的最新证明,它比大多数传统汽车制造商更好地度过了这场风暴。”他还表示,特斯拉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望打破今年的交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