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法和中国画在源头是相通的,因此历史上很多书法家也都是大画家,书法到了一定高度,很自然就能转到中国画上,而且上来就是高手。但是当代创新书法却失去了这个特点,即使是名家,也很难自然地就会画画。比如在书坛名声很大的曾翔教授,就推出了自己的国画作品。不客气地说,这些作品距离中国画的要求有十万八千里,想要画中国画,结果成了西洋抽象画。

曾翔教授

这些作品虽然也是用毛笔和宣纸创作的,却不具备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特征,没有表现任何物象,不描绘的客观对象就称不上中国画。传统中国画既不像西洋古典油画,重视客观、真实地再现物象,也不像西洋抽象画,完全抛弃物象,追求单纯的情感表达,而是一直保持着物象和感情表达的微妙平衡。既能脱离物象的限制表达感情,又能让感情不脱离形象基础、陷入空无,从而达到古人所说的“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曾翔画作

近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有精妙的论述,他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意思说得很清楚,对于物象的表现要在似与不似之间,而不能没有物象。接着齐白石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要把握两者的平衡,因为太像了画家就失去了独立创作的精神,等于向世俗献媚;一点儿不像也不行,那是欺骗世人。就像一些抽象画作品一样,明明什么也不是,硬要起一个名字逼着欣赏者承认。这样的作品无法引起观赏者的共鸣,只能是画家本人的自娱自乐。

齐白石语

尊重客观又不拘泥于物象,一直是中国画的传统,而且中国画很早就形成了完备的理论,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古画品录》中就系统提出了中国画的“六法”,内容包括: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应物象形和传移模写都是针对物象说的,画家的创作离不开物象,当人,又不能变成物象的奴隶。

美国抽象派画家弗朗兹·克兰作品

西洋的抽象画受中国书法的影响很大,在学习书法意象表现的基础上走了极端,完全抛弃了物象。殊不知,无论时书法还时中国画,脱离了物象也就是形质,意象也就不存在了。明代大书法家祝允明就说: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西洋抽象画这类作品就属于有性无功,没有形质也就无所谓体现形质的功力,而表达感情,也就是“性”所体现的神彩也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西洋画家本来是要学中国书法的意象表现方法,结果走向了误区。然而就是这种失败的学习,竟然又被中国的书法家学回来了。放着自己正确的东西不学,去学西洋错误的东西。

美国抽象派画家罗伯特·马瑟韦尔作品

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办公室主任、国家画院研究员,曾翔按理说在书法上下的功夫要比一般人深得多,结果却没有转化到绘画上。主要原因就是受崇洋时风的影响,认为西方的就高级,不加分辨地学习西洋画的表现技法。殊不知,真正高级的是传统中国画,既不脱离物象,又不做客观对象的奴隶,真正做到了以形写意。曾翔所谓的意象绘画,实际是一种学西洋抽象画的病态绘画。

您认为曾翔的画是病态吗?欢迎留言讨论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阐明丑书根源,抨击书画乱象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