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李鸿章的母亲去世,丁忧去职,回乡前,李鸿章推荐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张树声是从肥西出来的淮军统领,一路升迁到封疆大吏。1884年,张树声在两广总督任上去世,活了60岁。

张家传到张树声孙子张武龄这一辈,已经拥有合肥一带上万亩田地,富甲一方。按当地说法,就是合肥东乡的地都姓李(李鸿章家),合肥西乡的地都姓张(张树声家)。

长到十几岁的张武龄,不满意自己的名字,于是他自己改了个名字,叫冀牖。

张冀牖17岁那年,迎娶了富商之女,21岁的陆英。

陆英的父亲是有名的盐商,她的母亲是李鸿章的侄女。结婚那天,光是新娘子的嫁妆就排出了好几里地。

因为这门亲事是十年前定下的,所以陆家为了陆英的嫁妆以及打造数套紫檀木家具也足足准备了十年,是装满了10条大船运过来的。

陆英不仅相貌生得十分漂亮,而且聪明能干,婚后,她一手打理张家几十口人的生活,田租账目也管得井井有条。

夫妻二人还创办了一所占地40亩的女子学校,校名是乐益女中,有40余间校舍、购置了理化仪器、钢琴、图书、运动器械等教学设备,每年有固定名额资助贫寒子弟。

乐益女中的学生都剪短发,还开运动会,堪称女学生们的乐园。

陆英酷爱昆曲,是个戏迷,常带着她的女儿们上戏院看戏,孩子们耳濡目染渐渐也成了小戏迷,陆英的大女儿常带着三个妹妹在家里自演自乐。

张家花园成了孩子们的戏台,她们拿来母亲的梳妆盒,敷粉、抹脂、点唇,像模像样地把母亲的丝帕围在腰间表演起来,母亲、奶妈和佣人则成了她们的观众。

陆英对当时出现的许多新鲜事物也很有兴趣,她还请来了喝过洋墨水的先生教孩子们白话文和西方的音乐、舞蹈等。张家的男孩子们,陆英不仅为他们置办了照相机,还允许孩子们随便玩。

陆英在与张冀牖成婚后的16年里,一共生了14个孩子,由于前几个孩子都是女孩,在张家求子的压力下,陆英也不甘心,于是就一直接着生。

期间,流产与夭折的孩子有5个,活下来的9个孩子,4女5子。可以说她几乎是在怀孕与坐月子之间来回循环的。

生了这么多孩子,经常会出现牙齿松动和脱发的迹象,陆英当时就是因为牙疼去拔牙,却因此引发了炎症,患上了败血病。当时的陆英还怀着一个孩子,最终身体彻底被熬垮。

陆英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她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女,嘱咐大女儿说,你的父亲是个书生,我死后,他一定会再娶,你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弟弟妹妹。

女儿们围在她的床前哭泣,陆英苦笑着跟她们打趣说,你们现在别哭啊,你们哭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临终前,陆英把家中的佣人挨个叫到自己的床前,给家中每个佣人发了一大笔钱,拜托他们一定要照顾到最小的孩子长大。

陆英去世后两年,张冀牖娶了韦均一为妻。她是乐益女中的老师,婚后成为校长。

嫁到张家的韦均一,得知陆英临死前的安排后,觉得这些都是为了对付她的。

她猜忌陆英留下的九个孩子们,也猜忌张家的佣人们,特别是她连生两胎却都夭折这件事情,让她觉得有人想要害她,可能是看似恭敬的孩子们,也可能是陆英留下的佣人们。

到了第三次怀孕,韦均一跑到娘家养胎;当她唯一的孩子张宁和出生之后,她心中的猜忌就更加强烈了,她与孩子们的矛盾也愈发激烈。

有一次,韦均一过生日,张家姐妹按照父亲的要求,跪下给她行礼;可不知怎地,韦均一竟伸手打了一个女儿的耳光,当着张冀牖的面直接怒骂:“你们这是在拜死人吗?”

张家大女儿在乐益读书时,曾与女教员凌海霞关系要好,认她做了干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家大小姐与凌海霞

每当张家大小姐与继母韦均一出现矛盾,凌海霞会帮忙出主意;韦均一觉得,她们两人关系交往过于密切,亦姐亦母,说不清楚,她便以校长的身份停止续聘凌海霞。

后来,张家大女儿考上上海光华大学,凌海霞正在此校任教;得知消息,韦均一便以家中开销大为由,要求她退学,不许她读凌海霞任教的学校。

张家的其他女儿得知继母不让姐姐上学,直接跑到乐益女校门口,鼓动学生们集体罢课。她们在学校门口大喊:如果校长都不支持自己的女儿完成学业,那其他学生又何必来这里上课求学?

学生们议论纷纷,让身为校长的韦均一万分尴尬和难堪,也是迫于舆论压力,这件事才就此罢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均一(中)

1938年,张冀牖去世时,韦均一才36岁。

她与张家四姐妹的关系,始终没有得到修复和弥补。但她的亲生儿子张宁和,却与同父异母的姐姐哥哥们,关系极为密切。

长大后的张宁和,在姐姐哥哥们的资助下,去巴黎音乐学院求学,与比利时小提琴手吉兰结为夫妻。由于亲生儿子张宁和很早出国,再没回来,韦均一的晚年是无比孤独的。1999年,孤寂了半生的韦均一,在一间小屋内悄悄去世。

陆英的四个女儿的名字分别叫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五个儿子是张宗和、张寅和、张定和、张宇和、张寰和。

女儿们的名字都带个腿儿,可能寓意她们都能远走高飞吧,儿子们的名字都带宝字盖儿,可能是希望他们能守住张家的家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冀牖与女儿们合影,苏州九如巷,20世纪30年代(左上:张元和;左下:张充和;中:张冀牖;右上:张兆和;右下:张允和)

张家的四个女儿,每个人都有故事。

长女张元和,精昆曲,她的丈夫顾传玠是赫赫有名的昆曲小生。次女张允和,丈夫是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张兆和,丈夫是沈从文。四女张充和,执教于耶鲁大学,丈夫是汉学家傅汉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初,张家先迁于上海,后定居于苏州,九如巷三号至今仍居住着张家后人,他们求学创业结婚的足迹也遍及沪上。

哪个家庭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安排妥当的,更何况是大家庭。陆英去世前的安排和韦均一的过激反应,让他们后来的很多事情都难以周全,也难分对错。

比如,张元和与顾传玠婚后,生下女儿顾钰,却被凌海霞抱走,为了防止张家上门索要,凌海霞连夜搬家,即便有书信来往,但凌海霞始终不肯透露自己的地址,凌海霞甚至让孩子喊自己“爹爹”,顾钰长到26岁了,凌海霞也不允许她结婚。

凌海霞去世后,张元和才见到自己的女儿,而她的丈夫顾传玠1965年去世,至死也没有见到过女儿。

如今,陆英短暂而匆忙的一生,韦均一纠结而孤独的一生,以及张家四姐妹的过往,都淹没在时间的烟尘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