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14:3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 开新局——看产业发展”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习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启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徐发荣,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涛介绍我市在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的有关情况。

今年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五年来,我市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三个坚决”为基本路径,大力发展“四新”经济,聚力创新引领、优企培育、产业集聚、链式发展,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6.8:45.4:47.8调整为2022年上半年的10.0:38.5:51.5,“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由2017年的23.1%提高到2022年一季度34.1%,位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7年的41.1%提高到2022年一季度68.8%,居全省首位,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向“五年取得突破”迈进,经济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的明显转变。

特色集群蓄能成势

聚焦产业、企业、项目,培育壮大七大产业集群,以“5个1”协调推进机制为主抓手,动态调整示范企业项目库,实行定期调度和挂图作战,推动产业转型蝶变。逐一制定七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探索集群创新发展的“威海模式”。坚定不移突出先进制造业战略地位,以全国第44名、全省第5名的位次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年,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实现旅游总收入533.52亿元,同比增长35.7%。七大产业集群中6个制造业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821.16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实现产值70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创建4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位居全省第1位;8个细分产业集群入选省“雁阵形”集群、3个集群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个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9家企业成为省“十强”产业领军企业。

优势产业串珠成链

实施“一条龙”培育计划,全面推行“链长”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把握省“十强”产业特色细分产业发展需求,梳理出医药医疗器械、打印设备及智能服务终端等10条优势产业链,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通过垂直整合、协同配套等方式,“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发展,加快建链强链补链步伐。建立产业链供应链精准对接常态化机制,按照本土企业、部属院校、央企“国家队”三个层次,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配套、抱团发展,促成8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探索出“中硼硅玻璃+预灌封注射器”“碳纤维+航天装备”等强链延链路径,威高集团等5家企业成为省级产业链“链主”。制定《威海市2022年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包括支持重点工业企业三年冲击百亿新目标和支持9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共10方面、61条政策措施,精准推动企业培育壮大和优势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优质企业发展壮大

按照“分级推进、分类施策、动态调整”的原则,打造强企优企方阵,持续开展冲击新目标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两个“双百工程”,鼓励企业做强主业、加快创新,打造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创新实施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构建了100家入库企业示范领跑、100家后备库企业紧追跟进的“双百”格局。启动“百亿企业”培育,推动龙头企业“百舸争流”,支持10家重点企业利用三年时间冲击百亿新目标。同时,建立全市中小企业梯次成长培育库,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涵盖700家企业的“小升规”培育行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76家。推动中小微企业“千帆竞发”,2021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870家,推动科研成果在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开花”。目前,全市已有7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9家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以上单项冠军、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418家,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省级“独角兽”企业,实现了威海“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创新体系加速成型

按照“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一条创新链,一个创业梦”的构想,围绕创建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构建“1+4+N”高端创新平台体系,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协同创新格局。目前,创新平台体系已纳入平台25家,延伸设立创新机构147家,会聚院士24人、博士等人才376人,引进孵化企业210家,成为区域创新的“源头活水”。创建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4家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引进建设了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等一大批研究机构,实现了我市与国内顶尖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的新突破。全市各类技术研发平台达到1136家,其中国家级27家,省级359家,基本建成了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龙头引领、高校院所为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平台体系。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四年稳居全省第4位,成功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跻身全国创新城市百强行列。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中成绩优秀,高新区(高技术转化应用)入围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经开区东方智慧谷获批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产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下一步,威海将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面落实“三个十大”行动计划,按照“三个坚决”基本路径,聚焦产业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紧盯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加快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持续推动“三链”协同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塑强以新动能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塑动能转换新优势。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未来产业布局,围绕先进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拓链,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积极发展核电、风电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引导轻工、纺织服装、食品等产业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持续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实施数智赋能增效。发挥数字经济乘数效应,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企业智能制造行动,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认定,鼓励重点企业建设“无人车间”“无人工厂”。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面向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进一步优化“1+4+N”平台布局,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方位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通道,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具体举措?

近年来,全市上下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问题,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市制造业运行平稳、结构优化、质效提升,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可以集中概括为“五化”:

集群化。我市重点培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等6个制造业产业集群全部入选省级“雁阵形”集群。2021年,六大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超过90%。围绕10条优势产业链,通过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医疗器械、碳纤维及制品、打印机、轮胎、海洋生物食品、船舶与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呈现集群化、链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独具威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

专精化。总的来看,我市企业虽然单体规模不大,但呈现“专精特新”的鲜明特征,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418家,其中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7家、省级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省级305家,省级瞪羚企业55家。凭借“专精特新”的特质、安全可靠的优势,全市近百家企业进入军工领域,使我市成为全省重要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高新化。按照“1+4+N”创新体系建设思路,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协同创新格局,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在工业设计方面,全市建成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28家,其中国家级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梯队。在历年举办的四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我市有5个产品获得金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1/8。其中,威高集团的“妙手S”微创手术机器人荣获国家工业设计金奖。在科技创新方面,全市先后设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4家,其中国家级12家;培育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其中省级3家。依托这些创新平台和科技资源,累计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2000多个,突破关键共性技术近百项。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49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9家。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8.8%,居全省第一位。

智能化。坚持把数字赋能作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全力推动企业智能化发展。今年,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全国只有28个),全市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达到38个,建成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84个。通过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企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8.7%,在全省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三。

绿色化。牢牢把握“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战略定位,大力建设绿色制造体系,着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全市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个,万元GDP能耗仅为0.31,在全省遥遥领先;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和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达到8.3%,居全省十六市首位。

总的看,我市工业经济布局优化、结构合理、运行较好。但受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影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受各种因素制约,企业也面临许多困难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走在前、开新局”的要求,锚定产业现代化目标和检核先进制造强市的战略定位,努力在“优服务、破困局、解难题”上下功夫,在“上数量、扩体量、提质量”上做文章。

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深入推进“百亿企业”培育工程,支持200家企业冲击新目标,推动200家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加强对700家“小升规”培育企业的服务和引导,力求更多的小微企业升规纳统。今年6月份,市工信局创新设立了“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中心,以此为基础,加大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力度,努力形成龙头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企业惊天动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10条产业链推进机制,按照“锻长板、补短板”的思路,充分发挥“链长”的行政推动作用和“链主”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专家会审、政企会商、链主汇聚等方式,“一链一策”推动十强产业链做大做强,在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碳纤维及制品等优势领域率先突破,打造系统完备、互联共生、充满活力、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

强化创新引领、项目支撑,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在创新引领方面,聚焦“五基”短板,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高性能碳纤维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等“卡脖子”技术,培育一批首台套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在项目建设方面,开展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每年实施一批高水平技改项目和数字化转型项目,推动企业装备换代、产品升级。

坚持凝心聚力、精准服务,营造一流发展环境。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完善“四张清单”推送和督办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劳动用工、人才需求、要素保障等困难和问题。按照顶层设计的原则,聚焦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对现行政策资源进行整合,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含金量。企业家是制造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转型的第一动力。要用好“威海企业家日”平台,开展“青蓝偕行”系列活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工作开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将如何提升我市现代渔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海洋强市为目标,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促进现代渔业提质增效。

深化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近海养殖向深远海拓展,实施海水养殖“深蓝行动”,获批建设80个重力式养殖网箱,山东安海投资有限公司1365平方米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服务平台项目有序推进。加速构建现代水产养殖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先后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5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3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首创的“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全世界推广。在全国率先开展“海上生态浮漂更新行动”和海洋牧场“零排放”净化装置研发工作,目前已更换海上生态浮漂570万个,首个海上“零排放”净化装置在泓泰海洋牧场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全力推进水产种业振兴行动。累计整合各级各类资金2.7亿元投向水产种业,先后实施了70余个水产种业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100多万平方米标准化苗种生产车间,育苗水体达220万立方米,年育苗产量达到550亿单位。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强强联合、技术引进等方式,建设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4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0处,基本实现了北方主要养殖品种全覆盖。好当家、寻山集团、圣航水产等3家水产种业企业成功入选“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今年新增栉孔扇贝“蓬莱红3号”、刺参“鲁海2号”、大菱鲆“多宝2号”、长牡蛎“前沿1号”4个水产新品种,史上单批次最多,总数增至13个,实现新的突破。

加快远洋渔业扩规提档。专业远洋渔船达到361艘,占全省的64%,涵盖围网、拖网、钓具、秋刀鱼舷提网等国际主要捕捞作业类型,作业海域已涉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公海和加纳、伊朗、索马里等多个国家的管辖海域。目前,我市共拥有远洋渔业辅助运输船19艘,其中“华祥8、鲁荣远渔运898”是国内仅有的2艘万吨级辅助运输船,远洋渔业自捕水产品80%实现了回运。山东省在建的5处海外渔业基地均由我市相关企业承担,沙窝岛远洋渔业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山东省首艘自主建造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顺利开工,加快破题极地渔业。

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充分发挥渔业资源优势,以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核心,加强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精致农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2021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威海市支持乡村振兴十条激励政策》《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精致农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市级层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政策扶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向精致化方向发展,重点实现以下五方面突破。

加快完善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按照“六个一”标准,加大20个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力度,聚集资源要素,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平台,补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培强农产品品牌,打造集种养生产、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休闲观光和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条。目前已培育特色产业“链主”企业28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荣成市成功获批山东省首批现代农业强县,乳山市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共获得奖补资金2.72亿元;落实农产品加工补助政策,累计补助资金9192万元;新培育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6个,累计培育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43个。

提升生产管理规范化水平。坚持标准引领,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施耕地土壤环境治理保护,积极培育“三品一标”产品,提高农业标准化认定比率。在全国率先发布现代苹果、西洋参地方标准39项;每年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00万亩,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减幅13.8%、13.7%,促成乳山市入选全省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共培育“三品一标”企业239家,产品362个,“三品一标”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236万亩,“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当地食用农产品总面积的比率达到81.3%,居于全省前列。

推动科技高端化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快中日韩精致农业研究院、中果研(威海)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完善合作交流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搭建专家交流平台,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开展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通过芽变选种、杂交育种、引种选育,培育一批创新突破性“威字号”新品种。“威字号”优良作物品种达到3个,引进保存作物品种300个;引进苹果、无花果、蓝莓、大樱桃新品种12个,总结形成配套栽培关键技术4个,建设特色水果新品种保存圃、示范园或技术集成创新基地8个;威青1号无花果成功入选农业部良种登记,实现“零”突破。

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快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新型经营主体精致农业梯次发展。全市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省级龙头企业60家,市级龙头企业124家;已建成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42处,实现涉农镇街全覆盖;农民合作社发展到5656家、家庭农场2346家;文登区入选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县。

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推动农机装备向数字化转型,强化机收减损,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种收机械化,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推进“大数据+畜牧”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智慧应用基地创建。目前我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5%,小麦、玉米机收损失率分别控制在1%、2%以内;家禽养殖实现全程机械化达到90%以上,建设畜牧业智慧应用基地8个、智能牧场6个、生猪数字化联合育种企业1家。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在优化完善特色产业链条、精细构建生产管理规范、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设施装备应用等方面狠抓猛促,务实推动精致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我市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下一步围绕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有哪些目标举措?

近年来,我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超前布局、系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实施“千兆威海”创建工程,建成5G基站4395座,实现市县核心区域、重点场所和重要工业园区5G信号全覆盖;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先机,建成全省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国家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接入企业近百家,标识注册量突破2400万条,年内有望获评国家级“千兆城市”。平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推动“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国家级“双跨”平台,迪尚、联桥、康派斯等近10家企业牵头建设行业级平台,天润、三角等上百家企业搭建了企业级平台,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工业、辐射重点行业、带动骨干企业的三级平台体系。智能制造模式初步形成。按照“信息化项目—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的推进策略,持续开展“培训赋智、诊断赋能”系列活动,不断加大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力度,截至目前,累计认定市级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99个,其中省级15个,天润工业、华力电机、宝威新材料等企业成为我市智能化改造的示范标杆。总之,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大众日报发布的全省16地市数字经济发展活跃度指数榜单中,我市排在济南、青岛之后,位列第三位。

当前,数字赋能已成为整合要素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向未来、超前谋划,把握趋势、争取主动,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培育“四新”经济新业态,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十四五”期间,力争5G基站总数超过10000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接入总量突破500家。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为智能制造提供强力支撑。坚持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布局、专业化发展,大力推进打印设备与智能服务终端全球产业基地建设,全力突破智能可穿戴设备、集成电路、半导体等细分产业,实施软件名园、名企、名品“三名”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规模化导入和产业化应用,催生“四新”经济新业态,打造数字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全市制造业加速转型。发挥蓝海国家级“双跨”平台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撑带动作用,开展数字赋能深度行活动,鼓励企业与现有平台深入对接、有机结合,用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开拓个性化定制、协同化生产、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重塑我市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来源:威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