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13日,第三届全国肾脏药理学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药理学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和广东省药理学会共同承办。
大会特邀杰出学者介绍肾脏药理学相关的药物研发、临床医学及基础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注重先进性与实用性、普及性和提高相结合。本届学术会议包含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专场,层次高、学术性强,进一步推动了肾脏药理学术交流,共同促进我国肾脏药理学科发展。

开幕式由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孙金鹏教授主持。开幕式上,专委会主任委员易凡教授在致辞中对全国各位专家线上线下参加会议及承办方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回顾了肾脏药理学会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成果;强调了肾脏药理重要特色是结合临床,希望通过本次肾脏药理学术交流平台的机会,展示各位专家对肾脏病理发病机制和临床转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中秋教授就易凡教授对承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信任表示感谢,并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中医院校,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建立了双一流学科,具有良好的中医氛围和群众基础,希望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并将其引入主流医学中,同时对到场专家的安全与健康表示密切关注,并期盼线下各位专家积极展开学术交流,将中医药发扬光大。
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杨宝学教授就近期肾脏药理学会取得的成就进行简要介绍以感谢各位同仁的支持,同时表示对新一届药理学会发展的期盼,并预祝会议顺利举行。
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长、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叔文教授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回顾了广东省药理学会的发展历程,并希望广东药学届同仁借本次大会的承办机会,向国内肾脏药理学学者学习,并共同谋划的广东药理学肾脏药理学科的发展大计。
会议邀请了肾脏药理领域的5位专家作大会报告和8位专家作专题报告,汇报了肾脏方向前沿研究,研究内容给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台上台下的交流与讨论,营造了一种不断探索与钻研的学术氛围,令参会的各位学者受益匪浅。

同济大学庄守纲教授作了题目为“表观抗肾脏纤维化药物的研究现状和挑战”的大会报告,从肾脏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表观遗传学在肾脏的临床意义做了详细的阐述,并着重介绍了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在药物开发的研究进展,对EZH2、DOT1L、SMYD2等靶点在肾脏的表达情况以及对应的抑制剂在肾脏纤维化治疗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作了详细精彩的报告,为开发肾脏疾病治疗药物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

南方医科大学刘叔文教授作了题目为“基于炎症免疫调节的肾脏疾病药理机制与新药研发”的大会报告,对LATS2在狼疮性肾炎中介导肾损伤的作用、肾癌突变基因与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精准治疗、抗肾癌候选药物PAs的药物靶点及机制研究等作了精彩的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陈宇鹏教授作了题目为“生物大分子相变调控与肾脏疾病”的大会报告,将物理相变分离的概念引入到多囊肾病的发生及发展的研究过程中,详细阐述了cAMP-PKA下游关键信号靶点和CDYL介导的组蛋白巴豆酰化在多囊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引发了热烈的交流和思考,对阐明多囊肾病的发病机制和促进药物研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作了题目为“粘附类G蛋白偶联受体的配体发现及对力的感知机制”的大会报告,通过解析GPCR感知痒觉、力学以及多种配体的编码机制,极具创新性地提出粘附类GPCR自激活机制“手指模型”,可针对粘附类GPCR理性设计拮抗剂,为药物设计研发提供新思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中秋教授作了题目为“肝肠三循环与中药药效机制”的大会报告,结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探索中药单体以及中药复方的分子调控机制,发现“旋转门”驱动肝肠三循环,决定中药在体内的动力学特征,调控中药药理作用,是特异性评价中药药效的关键理论,促进中药优势与特色的发展。
浙江大学赖蒽茵教授作了题目为“Kidney Vascular Physiology and Kidney Diseases”的专题报告,结合肾单位肾小球入球动脉灌注和肾小管穿刺技术,介绍了NAHCO3的重吸收、血管扩张机制,并且确定传入小动脉中的NBCn1和NBCe1是CKD的潜在治疗靶点等最新研究工作。
复旦大学张雪梅教授作了题目为“Metabolic gating and regulation of BK channel in bone remodeling and kidney disease”的专题报告,阐述了BK在骨方面、血管钙化和肾脏纤维化等方面的重要调控作用,探讨骨肾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西北大学赵英永教授作了题目为“宿主来源的代谢产物(配体)通过激活AhR信号通路介导肾纤维化”的专题报告,介绍了AhR信号通路在肾损伤中的影响,揭示了肾损伤的新机制,同时概括了天然产物通过调控AhR信号通路改善肾损伤的机制。
中山大学王蔚东教授作了题目为“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介导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的专题报告,具体阐述了Piezo1在肾脏纤维化的表达情况和Piezo1激动剂Yoda1可改善小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天津医科大学张丽荣教授作了题目为“急性肾损伤的表观调控机制及药物干预”的专题报告,根据AK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染色质开放性的动态图谱,发现AK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染色质开放性发生动态变化,而RXRα的激活能够重新编程了染色质的可及性,从而起到保护急性肾损伤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珊教授作了题目为“14-3-3γ在肾脏BK通道调节中的作用研究”的专题报告,阐述了14-3-3γ可以抑制BK通道活性,影响BK功能蛋白表达及分布,调节ERK信号控制BK功能,促进BK蛋白溶酶体途径泛素化降解,并参与机体钾离子平衡调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范秋灵教授作了题目为“靶向炎症、焦亡和表观遗传调控减轻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机制研究”的专题报告,炎症和焦亡参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损伤的发生发展,炎症小体抑制剂和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可有效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抑制炎症反应,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王蕾教授作了题目为“Chlorogenic Acid Improves High-Fructose-Induced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Bile Acids Metabolism/Renal FXR Pathway”的专题报告,该研究发现,绿原酸明显富集高果糖高盐饲养小鼠的肠道内的产酸克雷伯菌,其可上调小鼠结肠FXR的表达和胆汁酸代谢。机体胆汁酸的调节进一步激活肾内FXR,促进NO的生成,从而降低HFS诱导的高血压,具体阐述了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会议还设立了青年药理学者论坛,为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临床医院的9位优秀青年提供研究成果汇报平台,由山东大学杨帆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钟丹丹博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杨小强博士、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任倩博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顾梦茹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刘碧好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王军成研究员、广东省中医院古月瑜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李敏副主任技师分别作报告,就痒觉的感知机制、mPGES-2对糖尿病肾病肾脏间质纤维化作用研究、肾小球旁细胞通过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调控Renin的作用机制、天然产物Fisetin治延缓肾脏纤维化改善尿酸性肾脏病、PP2Acα调控肾小管细胞代谢参与肾脏纤维化、真武汤通过线粒体自噬/炎症小体途径改善肾小球肾炎的机制研究、DNA甲基转移酶DNMT5的甲基化机理研究、丹参酮ⅡA通过调控PXR/NFκB信号通路改善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经皮肾小球滤过率(tGFR)技术分析与应用体会等与肾脏疾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与参会代表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青年研究者的良好学术风貌与蓬勃朝气。

闭幕式上,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周玖瑶教授主持,杨宝学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表示全国各地近3860名学者线上参会,线下有120余名参会人员,历时约10个小时,本次药理学学术会议举办圆满结束,学术影响深远。与会专家分享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成果,有助于为肾脏药理研究的发展及在医药发展的应用贡献力量,同时十分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省药理学会的大力支持,以及周玖瑶教授和王昕教授历时两年、不辞劳苦细致地进行会前准备工作,谋划全局,最后为本次会议画上圆满句号。最后,周玖瑶教授对本次会议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参会代表,以及协办单位和赞助企业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次会议为我国肾脏药理学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报告精彩纷呈,会场气氛热烈,推动了学术创新,加强了学科和领域交叉融合,激发了青年学者的创新热情和活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肾脏药理学的研究水平与国际影响。本次会议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中秋副校长担任大会执行主席,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周玖瑶教授和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昕副教授担任大会执行秘书长。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离不开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和广东省药理学会的精心准备,以及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东省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及南方医院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和广大肾脏药理学同仁的大力支持。

文图/黄秀叶 周洁
审核/周玖瑶 王昕
编辑/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