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制作非遗银花丝首饰

UP主“才浅”复刻三星堆黄金面具金仗

复刻北宋雅集

近年来,我们常提文化自信。 什么叫信?“六书”在两千年前就写清楚,人言为信。自信是什么?相信自己说的话。文化自信是什么?就是对自我语言和文化的忠诚与信念。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为什么说更基础,因为人的自信来自于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这些都会积淀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所以它是最基本的一个自信。

那么,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处来?我们如何把这种自信激发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让中国的文化精神活在今天,活在新一代年轻人的心里,意味着什么?记者专访了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的西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明,让我们来看看曾明教授的思考与解析。

曾明教授2013年10月至2019年4月曾任西南民族大学校长。作为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专家、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他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学、文论,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活法’说考索”等4项,出版专著6部。

记者: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相关节目、作品频频破圈、“国潮”兴盛,引发热议。您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这一切何以发生?推动“国潮”蓬勃发展的逻辑是什么?

曾明教授:目前,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有力地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的重要方面,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学习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持续升温,着汉服、弹古琴、颂经典等各种文化复兴活动,大学设置了国学院或国学专业,影视作品和出版物中中华传统文化占比大增。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与日俱增。

从世界的发展来看,国家的发展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进步是同步的。越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越需要有文化的根脉支撑。这个根脉,就是无论我们走了多久多远,最终都会回到原点上去。这个原点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今天的年轻一代,在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他们的成长过程日新月异,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变迁。但“乱花渐欲迷人眼”“归来笑拈梅花嗅”,根脉之所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还是我们厚重的传统文化。现在,我们更要将传统文化通过与新科技、新技术相融合,推陈出新,比翼齐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传统时代化、大众化、趣味化、普及化,构筑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文化力量。

我想,“国潮”蓬勃发展的逻辑主要有外在路径和内在路径。制度认可、国家提倡、名人效应、商业影响等是外在路径。让国人发自内心地对中华文化认同,就要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成文化自信,这是内在路径。

记者:您曾担任西南民族大学校长,与最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青年群体朝夕相处。您认为当代年轻人越来越追捧传统文化,热衷国潮的原因何在?二者为什么在当下的环境,能碰撞出十足的火花呢?

曾明教授:我想,国潮之所以受到90后乃至00后群体的广泛喜爱,究其原因,这一代年轻人出生并成长于物质生活逐步富足、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时代。他们思想开放,行事独立,对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好奇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火花的碰撞应是必然的结果。

今天的“国潮”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化语境中传统文化的转向。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给予的,传统文化是根,“国潮”产品是叶,根深叶茂,“国潮”产品要获得恒久的生命力,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取能量。我认为,当下年轻人对“国潮”产品的追捧很大程度上缘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寻根和不忘初心。可见,传统文化因为有了青年人的热爱焕发出新的生机,但它的文化内核一直没有变,只是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这也反映出中国青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记者:如何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探索。在您考论宋代诗学“活法”说著成的《诗学“活法”考索》一书中,您认为,从更大格局中看,苏轼的一生乃是“活法”说的集大成者,“苏轼的诗学‘活法’是他人生‘活法’的一部分。”我们能够从苏东坡的人生“活法”中寻求启迪,让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走深、走实吗?

曾明教授:苏轼的诗学“活法”是他人生“活法”的一部分,在诗学“活法”说中,“活”究其本质是灵活、变通、革新等意思,苏轼一生以“活”的内涵——“变”为真谛。“国潮”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自身的时代语境,变是形式,不变是内核。

对“活法”说,我觉得应放置到更广阔的空间、更大的传统文化格局下重新审视。“活法”之“活”,既有“灵活”之意,也可以“存活”相诠,其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辩证法的实质——一个“活”字,或曰一个“变”字。然而其“活”其“变”,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它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精准表达。

当下,讲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说到底讨论的也是“活法”。创造是“法”,创新是“活”。所以,这一主张不仅限于文学,凡做人做事,读书从政,其实都有一个“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的“通变”问题。看来,有宋一代诗学中的“活法”说,的确能赋予我们特别启迪,让我们以更高的智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因为经典的学术话语体系,总是既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又穿透了轻薄的现实,总是勾连天地,融通传统。

苏东坡一生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宝,特别是他重“活法”有温度的诗文,这些诗文并不是字的排列组合,而是流淌的岁月生命,生命是会延续的。正如眉州之山,钟灵毓秀;岷江之水,清澈灵动。所以说,他像星空中最皎洁的一轮月,照亮前行的路;像暗夜里最明亮的一束光,温暖孤寂的心;像人世间最温润一片亮,指引透明众生的航程。展现了我们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这或许是苏东坡从宋朝走到今天,成为中华文化底色的原因。

记者:如何让“国潮”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未来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请谈谈您的建议。

曾明教授: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和长远使国潮的生命力得以延长,我认为要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第一,我们广大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能从专业的学术层面走向广阔的现实应用,我常想,今天我们真正的学术大家,他们的高文典册、价值地位、传播影响,的确不应该仅停留在狭小学界和有限书斋,这只是板着面孔极小众的孤芳自赏。

第二,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有拿得出手的优秀文艺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作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三,形式方面创新。如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和音乐进行化学反应,让大家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来了解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文学美,以及美学之美。还可以运用先进展览方式和传播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数字化手段,增强经典美术作品对青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