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银行、证券和保险是拉动金融行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保险业不仅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还能发挥其风险管理的优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间具有重要位置。本书以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估人制度为研究中心,重点梳理出部分代表性国家和地区保险公估人的具体情况与成功经验,分阶段细致地探讨各国、各地区的保险公估人具体情况与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保险公估人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书为中国保险公估人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体现了较好的学术造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险公估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构成了保险中介的三大支柱, 共同支撑着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与其他保险中介相比, 保险公估人制度的发展相对滞后。对于中国保险公估人 制度而言, 市场主体缺位、业务开展不规范、保险公估人公信力缺乏等均是制约保险公估人制度发展的瓶颈因素。总结国际上保险公估人制度实践, 对中国保险公估人制度的进一步探讨与分析, 并以此形成完善的制度理论体系, 对于促进我国保险 行业的高效发展与相关法律制定具有深远意义。

本著作以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保险人公估制度为研究中心 , 重点梳理出部分代表性国家保险公估人制度的理论与实务 , 分阶段细致地探讨各国的保险公估人的具体情况与成功经验 , 并将理论分析上升到法律制度的高度来进行制度设计与措施改进, 对于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保险公估人制度建设具有 较强的现实意义。本著作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七章:

第一章为绪论。本部分主要提出了研究的具体问题, 分析国内外关于保险公估人制度研究的具体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书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独特的创新之处与贡献。

第二章为保险公估人制度的起源与内涵 。本部分围绕保险公估人制度的起源 、内涵与特征展开详细论述 。首先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保险公估人制度演变的各阶 段 进 行 阐 述 。其次 , 从社会运行的角度 ,围绕保险公估人实践中产生的具体作用 , 概括出保险公估人制度的重要内涵 。最后 ,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保险公估人业务实操中应遵循的相关要求和具体规范 ,总结保险公估人的特征 , 本章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描述保险公估人的基本轮廓。

第三章为我国保险公估人制度现状与存在问题 。本章以国内的保险人公估制度为研究框架 , 根据以往的文献资料整理出我国保险公估人的制度状况 、监管政策 、行业自律和业务流程 , 并分析国内保险公估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为后续保险公估人制度的国际对比研究提供思路。

第四章为部分发达国家保险公估人制度 。本章重点梳理出部分发达国家保险公估人制度的理论与实务 , 分阶段细致地探 讨各国的保险公估人的具体情况与运行经验。

第五章为保险公估人制度比较与借鉴 。本章主要对保险公估人制度运行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 , 并通过横向对比研究 , 探讨其对我国保险公估制度的借鉴。

第六章为共享公估人模式在中国的认可度研究 。基于对共享公估人平台的分析 , 从公估师对共享平台功能认可和对共享公估人模式认可通过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 , 总结共享公估人模式现有的弊端 , 并针对问题提出合适的改进建议。

第七章为发展和完善我国保险公估人制度的建议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保险公估人制度的有益之处 , 立足于中国保险公估人制度的发展 , 从角色定位 、法律责任构成 、监管体系 、行业自律规范等方面对完善和改进我国保险公估人制度提出可行的建议。

当前针对保险公估人制度的探索不够深入 , 制度中的许多研究领域尚处于空白阶段 , 保险公估人制度的发展模式与现存问题 , 仍待进一步的完善 。本著作着眼于保险公估人制度发展经验的国际比较分析 , 立足于全方位改善我国的保险公估人制度 , 意在从理论的高度与社会实践的角度对保险公估人制度的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不论是对于今后的保险公估人制度研究,还是我国保险公估实务的制度安排 , 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