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见习记者 曾冠霖 实习生 覃逸
身型像鹿,角肆意挺拔,其后却是驴一般的一双大耳朵,像牛蹄一样的四肢,脑袋却像山羊。四种不同动物的特征,以独特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它身上达到了一种奇异的平衡,它就是今天神奇生物的主角——鬣羚。近日,鬣羚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频频现身。
(湖南常德石门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抓拍的鬣羚。 受访者供图)
8月18日,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工作十几年,壶瓶山管理局科研所所长于桂清讲述了关于“天马”的故事。
藏身深林,行踪多次被红外相机捕捉
“这个小家伙古灵精怪的,尽管在保护区数量不算少,却很难碰到。只能通过红外相机镜头扑捉它的身影。”谈及鬣羚,于桂清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在红外相机中见到这位“常客”,每次整理相机内存卡,总能在回收的一大堆照片中看到它的身影。多次在壶瓶山红外相机中露面的鬣羚,多年前就已被载入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已发现物种。
(湖南常德石门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抓拍的鬣羚。 受访者供图)
见得多了,样貌有些奇特的鬣羚也生出几分呆萌可爱之感。尽管从未亲眼所见,对于桂清来说,它已经是一个老朋友了。
于桂清介绍,样貌奇特的鬣羚属于偶蹄目、牛科、鬣羚属的哺乳动物,分布于中国、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鬣羚分为日本鬣羚、红鬣羚、台湾鬣羚和鬣羚四种。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频繁出现的是鬣羚下辖的3个亚种之一:中华鬣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古时,它还有一个更具玄幻色彩的名字——天马。
“以前没用红外相机的时候,有农户和猎人目睹过它的真容。但转瞬即逝的碰面,没办法证明它的存在。后来技术进步,用上红外相机,总算看清了这个有些奇特的小家伙。”于桂清介绍,保护区使用的野外红外触发相机,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感知探测区域内的热量和红外能量的突然变化,实现自动连拍,精准捕捉到快速移动的动物影像。
(湖南常德石门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抓拍的鬣羚。 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红外相机并不是乱放的,要先在地图上打好样方。一个样方一般是一公里乘一公里的网格,保护区被化成几百个这样的网格。选择网格放置红外相机,每隔三到六个月去看一次。”相机数量太多,于桂清一时记不清最近一次捕获鬣羚的影像是在什么时候,“相机就有100多台,取回内存卡还需花一两个月的时间统计识别。”野猪、毛冠鹿、猕猴、中华斑羚……在于桂清的记忆中,中华鬣羚总是相伴着这些大型动物,出现在镜头中。
“鬣羚生性胆小,不像野猪和黑熊,野猪喜欢到村庄里偷吃玉米,黑熊也是附近村庄的常客。鬣羚很少去吃农作物,藏身在森林深处,以各种杂草、树叶为食,性情比较孤独。”正是因为其胆小的天性,在保护区工作了十余年的于桂清,至今也没能与它真正碰过面。
三代人的坚守,这里成为了生物的乐园
“据我估计保护区里至少有一百多只,甚至几百只。”于桂清说,因为红外捕捉相机没办法做个体识别,鬣羚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数量无法准确计算,“环境越来越好,保护区里的生物数量越来越多。”
于桂清介绍,目前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所记录的植物约2836种,哺乳类动物64种,鸟类179种,两栖类25种,爬行类4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3种。“近几年壶瓶山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很多,核心区的原住民比以前少了,大部分搬出保护区。”在于桂清的讲述中,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故事要从50年前说起,“最早的那一批是从廖所长开始,他工作的时候我还没出生。”上个世界七八十年代,第一代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开始驻扎。“后来廖所长退休来了康所长,我是第三代了。”工作十几年,于桂清偶尔也会感叹时光飞逝,那个意气风发的林学院毕业生,仿佛就在昨日。
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上山巡护是工作常态,常常与毒蛇或野兽擦肩而过,山里信号不好,有的地方没有电、不通公路,只能徒步,山里的孤寂和苦闷并非常人所能忍受。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于桂清对这片山林的热爱,“如果在办公室开会写材料,我会感觉枯燥。只要上山,就总有新的发现。哪怕是一簇漂亮的花,一朵好看的云,都会让我感觉心情舒畅。”
眺望远处的山峰,尝一口市场上见不到的野果,行走在保护区里的于桂清融入了这片山林。这里的每一种动物或植物都是他的朋友,它们也融入了壶瓶山,融入了于桂清的生活。他静静地记录、拍摄、巡护,守护生物们共同的乐园。
(一审:黄娟 二审:彭治国 三审:周文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