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在瑞士利马特河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处墓葬居然没有发现墓主人,也没有任何金银珠宝,只有一大堆铠甲和盾牌之类的武器。

当时考古学家们推测,或许这处墓葬仅仅只是个陪葬坑,墓主人的身份一定很是尊贵。

但在周围几度挖掘,墓主人的棺椁一点影子都没有出现,这处古墓似乎找不到它的主人了。

直到一队施工队来到了古迹旁边的林登霍夫山,相关墓主人的秘密才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棵上百年的参天古树中,墓主人的棺椁静静地被安置在此,距离古墓仅仅只有八十米。

施工队留意到了这棵树的形状有些古怪,有着人为活动的痕迹,把树干外面的遮盖的东西拨开后,才发现了一个“睡美人”在此沉睡。

相关的专家经过考察,“睡美人”已经有着2200年的历史,按照历史的发展历程,是一名凯尔特女性。

2200年前,虽然其他地区已经进入奴隶社会,但是瑞士还正值母系社会时期,女性的地位远远高于男性。

这位“睡美人”身上,又有着哪些故事?为何当时的居民会采用树葬的方式呢?

“睡美人”

施工队打开外部包裹的树干时,“睡美人”的棺椁里面没有任何异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穿戴也很是整齐,处在北欧,气候较为寒冷,“睡美人”身上的衣服里里外外有着好几层。

为了保暖,她身上的衣物数量达到了10件,全身上都是精致的羊毛制品。

羊毛披肩、裙子、大衣这些东西,放到现在都价值不菲,更别提在两千多年以前缺衣少食的古代了。

而且除了这些东西之外,“睡美人”的手臂上,脖子上都悬挂着琥珀装饰。

腰部和两条小腿也是用一些精美的石头进行点缀,全身都装点得非同一般。

专家们经过对这名女性的骨骼分析,确定了这名女性的年龄大概在40岁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骨骼特征也符合两千多年以前在林登霍夫山的凯尔特人,“睡美人”并不是外来居民。

她的骨骼保存完好,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形或者是外部的损伤。

这一点也说明了,“睡美人”生前根本就不用自己外出劳动,生前一定衣食无忧。

在部落地位显赫的“睡美人”,享受着族人的供养。

专家们也发现,“睡美人”的牙齿上有一些虫蛀的痕迹,这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

由此专家们也推测,“睡美人”生前或许喜欢吃一些甜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猜测也被接下来的发现印证了。在棺椁旁边,专家们又发现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面的东西大概就是糖果之类的甜食。

母系社会时期,能够穿着如此华贵,还能够一直养尊处优,“睡美人”或许就是一族之长。

“睡美人”的发现也和之前的一次考古经历出现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1903年考古专家们在利马特河附近发现这处古墓时,虽然没有查明墓主人是谁,但也并非是一无所获。

在距离“睡美人”沉睡地80米的地下,埋葬了一名凯尔特男性。

这名男性的骨骼特征就和“睡美人”天差地别了,他的骨骼上有着大大小小的损伤。

同时,男子的体格很是高大,体型壮硕,旁边还有着盾牌、青铜武器之类的陪葬品。

专家们也就推测这名男性是一名凯尔特战士,同“睡美人”一样,他的身上也穿着羊皮大衣,还有着琥珀作为装饰。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之后,“睡美人”和凯尔特战士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当时凯尔特人虽然还处于母系社会时期,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慢慢地在向奴隶社会过渡。

男性的地位也因时间的推进,在逐渐提升,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睡美人”作为统领部落的族长,凯尔特战士就是她的丈夫,他们一同统治着自己的部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睡美人”的棺椁里面,还有着一些兽皮、动物的雕塑,这些物品都被保存完好。

棺椁上面雕刻的纹路也较为精美,专家把她称作“睡美人”,是因为她的面容很是安详。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但是她也没有化成森森白骨,她镇定的神态似乎就像是安睡过去一样。

凯尔特人和他们的信仰

古墓里出土的青铜武器,“睡美人”棺椁里的兽皮、雕塑、琥珀等物品,对于专家们了解苏黎世地区凯尔特人的日常生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当时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也并非仅仅局限在瑞士地区,英国、德国也陆陆续续发现了他们的活动痕迹。

这也说明了凯尔特人的数量还是极为可观的,他们活动的范围也很广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陪葬品,对母系社会时期的欧洲进行考证,推测他们的生活习惯、社会制度。

凯尔特人将他们的族长“睡美人”采用了树葬的方式安葬,而那位战士则是传统的土葬。

欧洲的学者认为,树葬在当时的欧洲很是流行,同时借此来区分死者的身份地位。

树葬在古英国凯尔特文化中,得到了德鲁伊教的推崇。

发展到现代,橡树在欧洲的地位都非同一般,英国皇室甚至还亲封了一棵“皇家橡树”。

说起德鲁伊教,这个宗教诞生于基督教之前,影响了英国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凯尔特人的信仰中占据统治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鲁伊教能够绵延壮大,得益于凯尔特人对于橡树的浓厚信仰。

“德鲁伊”这个词语,原来的含义就是“熟悉橡树的人”或者是“橡树贤者”。

位于统治地位的宗教组织,鼎盛时期的德鲁伊教甚至可以与国王的权利相提并论。

凯尔特人把橡树奉为神树,认为高大的橡树连通了神界和凡间,尊其为圣树。

他们对于橡树的尊崇程度,甚至达到连寄生在橡树枝干上的其他生物也敬畏异常的程度。

橡树因其传导电力的特性高于其他树种,所以高大的橡树很容易遭受雷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两千多年前,雷电就是上天的意志,希腊神话中掌管雷电的神明便是宙斯。

容易遭受雷击的橡树也就被视作天神意志的体现,德鲁伊教相信,每一棵橡树都是由上天亲自选定,向人间传递他们的意志。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凯尔特人就赋予了橡树不折不挠的品质。

因其被雷击之后依然能够生存,橡树也代表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还有强大的自然力量。

将重要之人埋葬于生命力顽强的橡树之内,橡树并不会因此死亡。

同时借助橡树,死者的灵魂又可以直接抵达天堂,不用下地狱,达到灵魂不灭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德鲁伊教中,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一直都是教士们孜孜不倦推崇和追求的教义。

凯尔特人当然也明白,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有树葬的机会,只有位高权重者才能有此殊荣。

所以他们除了想达到灵魂不灭的目的之外,还想让安葬在橡树中的人接受万民跪拜。

既然不能上天堂,那就只有轮回转世,因此投胎做人也非常重要。

采用树葬的死者直达天堂,传递上天意志,接受子民的跪拜自然也会教化万民。

德鲁伊教也就凭着这种原始的自然崇拜,在凯尔特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德鲁伊教中,教士们精通占卜,而作为神权的解释者,一般都是由女祭司担任。

树葬这种方式也并非是华而不实,在凯尔特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中,树葬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土葬的方式,有着现实意义。

虽然这种方式仅仅只有高层社会成员才能“享受”,但是在整个凯尔特人族群当中,大家都是想参与其中的。

或许我们也可以据此推测,即便“睡美人”不是统治者,她也是德鲁伊教中一位地位颇高的神职人员。

当年盛极一时的德鲁伊教,崇尚着怎样的教义?又是怎样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鲁伊教

德鲁伊教的信徒崇拜大自然,除了对橡树有一种特殊喜爱之外,他们也爱屋及乌。

信徒们将这种尊敬蔓延到大自然的其他事物上,如山河日月,飞禽走兽。

而现今我们所熟悉的女巫形象,她们居住在深山里,掌握着一些神奇的法门,还能与上天联系。

这种形象大都出自于德鲁伊教的祭祀仪式,信徒们信仰的神明为“丰盛之神”萨那诺斯。

萨那诺斯是一位塞尔特神话中的神明,他的头上长着一对鹿角。

女巫和男巫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也正是因为这对鹿角类似于撒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实生活中,教士属于凯尔特人中的特权阶级,自然充当了部落领袖、皇室顾问。

作为神的代言人,他们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靠着解释上天的旨意便能衣食无忧。

即便不同部落甚至王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只要他们站出来调停,部落领袖也只能给他们这个面子。

这也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了战争的发生,两个部落只能偃旗息鼓。

所以他们的存在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他们就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德鲁伊教的历史极其悠久,在两千多年以前的“睡美人”时期,就已经在不列颠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凯尔特人与罗马人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剧烈。

罗马人的胜利让凯尔特人逐渐销声匿迹,加上基督教对不同教义的宗教又极力打压。

凯尔特人战败,德鲁伊教朝不保夕,被罗马人洗劫一空,作为异教徒自然逃不了被杀戮的命运。

曾经是特权阶级的教士,他们的遗体被随意践踏,丢弃在德鲁伊神圣的森林中。

所以随着凯尔特人慢慢不再主导整个欧洲,德鲁伊教的传统也就不再仪式化。

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德鲁伊教的信徒们自然没有讨到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地位不断下降,原来遗留的教义被基督教改变。基督教慢慢形成了新的教义传统,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公元6世纪到16世纪,基督教在西欧大行其道,德鲁伊教团已经完全不见踪影。

直到黑暗的中世纪过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始,人们的思想才越来越开放。

早期德鲁伊宗教研究著作的翻译作品这才又开始出现在公众视线。

基督教为了打压德鲁伊教,把他们描绘成生活在荒野、茹毛饮血的野蛮人。

这时候欧洲人才逐渐意识到,凯尔特人并非愚昧无知,“德鲁伊教复兴”就借着文艺复兴,逐渐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尚自然的德鲁伊教,他们的仪式和教义也完完全全是口头传授的。

没有成文的书籍或是文字来记录下教义,随着时间的流逝,德鲁伊教也就慢慢被人忘却。

16世纪时,人们还是通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献才知道了德鲁伊教的一些相关资料。

尽管成文资料很少,但是德鲁伊教的活动痕迹却没有被时间磨灭。

在英国矗立的巨大神秘的建筑——巨石阵,历史学家们相信,这是德鲁依教徒为了祭祀太阳神而修建的。

德鲁伊教或许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崇尚男女平等还有性取向平等的宗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母系社会向着父系社会的过渡时期,男人和女人几乎并驾齐驱,不再有了社会地位上的差别。

在凯尔特人当中,女性不光可以成为女王,甚至还有权利成为宗教领袖。

这样的传统也深刻的影响到了后世的欧洲,女性在皇室中,是可以继承王位的。

而德鲁伊的祭司,也从基督教描绘的野蛮异教徒的形象,转变成为了森林贤者。

同时,德鲁伊如今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他们可以是执法者,也可以是吟游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看似简单的考古发现,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民族的秘密。

如今,凯尔特人对于橡树的喜爱和推崇丝毫没有减少,至今橡树都是欧洲人眼中最为珍贵的树种。

-完-

编辑 | 不误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