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死亡!管理员苦劝游客:给你们跪下了!
8月13日,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河道未撤离游客被卷入山洪,目前遇难者人数已增至7人。
据报道山洪前,管理员胡敏曾劝离游客,但是没什么人理他。
他连着喊:“我给你们跪下了,求求你们,快要涨水了,你们快跑。”

此前,事发水域在社交平台上存在大量种草,推荐帖文、视频,引来不少游客慕名打卡。
早在2021年,水域所在的龙门山镇,镇政府就多次发文,提醒游客不要前往龙漕沟等地戏水、露营等。据相关资料显示,龙门山镇龙漕沟属于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看到这里,不仅有几个问题冒了出来:
- 所谓网红打卡地,到底暗含多少坑?
-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有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呢?
- 正值旅游旺季,我们如何预防意外,保障自己的安全?
是天灾,更是人祸!网红打卡地暗藏深“坑”
据澎湃新闻公众号发文里介绍:这个当地人和游客都应当知道存在危险的地方,却成了“野景区”“小众避暑地”“网红打卡地”。
在一些地图App上直接被标记成了景区,在社交平台上被轮番推荐。甚至连一些当地人也在配合着这种趣味,比如在事发地周围流动商贩售卖商品,场地附近还设有公共厕所,这一切都让龙漕沟变得“景区化”。

所以这场悲剧并非不可避免,并且事发地周围有安全提醒标识,明确标记了人和车辆不得进入。但大家看到网络推荐,还是趋之若鹜,却忘了雨季进山的危险,导致悲剧的发生。
其实自从短视频开始爆火,网红景点打卡就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人们拖家带口扛着大包小包甚至翻山越岭跟朝圣一样涌向了小视频中的美景,只为拍照和小视频,在社交平台大家的羡慕和点赞。然而实际上呢?
我们举几个例子:

#滤镜前后对比


这简直就是离离原上谱啊!!!
社交网络更有一些博主推荐一些野景区、野洞穴、野山区去探险,更有甚者推荐野生矿洞,是刺激风景迷人,还是危险暗藏?

透过表象,成年人需要看到本质: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
去龙漕沟打卡这个事儿的表象是什么?
看美景,打卡,被他人认同(点赞)获得快乐。
那么本质呢?
是出去旅游,放松调整自己。
但是结合实际:
去一个可能会有泥石流、山洪的地方放松自己?你确定不是在拿生命找刺激吗?
成年人不应该先把亲人和自己的人生安全放在首位吗?
看看人间清醒的网友评论: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

如网友评论所说,作为一个成年人踏入这个社会的第一点就是学会对自己负责。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充分考虑风险;
而不是,无视危险告示擅闯险地出事了再要求别人来兜底;
更不是,无视健康风险等到真正生病的时候到处问人伸手借钱。
成年人的世界,难在"责任"二字,贵在认识“风险”
说到这里,必须提一下保险,成人用来预防风险,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工具。
对于这种龙漕沟山洪意外事件,自然灾害的确是属于意外事故,意外险是会赔偿的。
但是这殒命的7位游客却忽略了一件事,如果一个成年人学会对自己负责,风险其实是可以主动规避的。
毕竟生命健康面前,没有人会为你兜底。

在家人面前,更应该要把风险预防前置;现在暑期旅行旺季,很多人家长会带小孩去户外旅行、探险;下面这几点一定要切记——
1、一定要去安全的景区,出行前做好功课,了解目的地情况,了解紧急联络方式,必要时请求帮助
2、雨季、台风季,不要进山区、洪区、深山老林
3、提前了解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天气出行,备好可更换的衣物,避免运动失温
4、旅行前,要给自己和家人,尽量配备好旅游意外险,多一份保障
作为保险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我们有时候真的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管理员一样苦口婆心的劝着游客“我给你们跪下了,求求你们,快要涨水了,你们快跑。”
只是我们劝的是:“早早的把保障做好!别等到出事就晚了。”
保险行业的从业者可能也都有一个“职业病”,
遇到身边聊到XXX发生意外或者得了大病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买保险了吗?”
在外行人眼中是冷血,我们心里想的是“拜托这个不幸的人有钱治病!”
而不是为了钱再去四处筹钱,四处举债。
成年人的世界很难,而难就难在责任二字,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同时还要对家人负责。
所以...贵也贵在认知“风险”,主动规避风险,多运动,早睡早起;
健康生活是我对生活的态度,买好保险,以备不时之需,保护自己和家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