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为期3个月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7月初开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来自意大利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不远万里、跨越山海来到中国,中意两国领导人分别向展览开幕式致贺信。
这次展览是2022“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的重头项目,以多姿多彩的珍贵文物展示意大利文化的深厚底蕴,将两国文化交流推向新高潮。
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国和意大利拉紧文化交流的纽带,进一步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为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作出积极贡献。
美人之美,展现古罗马文明底蕴
公元前3世纪的安吉提亚女神坐像历经沧桑,公元前1世纪的阿波罗铜像灯座高大肃穆,奥古斯都时代的坎帕纳陶板栩栩如生……
步入展区,如同置身于古罗马文明的历史长河。11个主题单元分别展现了不同时期意大利半岛上人们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和社会现实,丰富精美的展品让观众大饱眼福,直观地展现了意大利的历史演变。
“本次展览以中、意、英3种语言呈现,讲述了意大利半岛实现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历史进程,其中很多文物此前从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意方策展人、意大利文化部博物馆司司长马西莫·奥萨纳介绍,“这是意中博物馆界紧密合作、交流互鉴的新里程碑。”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重启意中文化和旅游年,是两国延续友好往来,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又一例证。”展览开幕式上,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表示,在意中两国共同努力下,500余件极富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在北京呈现,展览将成为意中文化外交的典范之作。
“展览的展陈别具一格,恢弘大气,让中国观众有机会深入了解古罗马文明璀璨的文化财富,感知古丝绸之路上昔日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增进了两国民众的相知相交。”观展人贾则珣赞叹道。
意大利米兰圣心大学当代中国史教授、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艾丽莎·朱尼佩罗表示,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不同国家间的相互了解,让文化在交流中绽放光彩。历史上,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利玛窦和徐光启之间的友谊被广为传颂。今天,意中两国的文化交流遍及诸多领域,合作成果丰富。
各美其美,尽享文明交融魅力
举办“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是习近平主席2019年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达成的重要共识。2020年1月,“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在罗马开幕。之后受疫情影响,中意双方一致同意将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活动顺延到2022年。
中意两国文明各具特色,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今年重启,体现出双方对两国人文交流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近年来,中意双方一直保持密切合作,人文交流硕果累累。
2022年中国农历春节和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春节电影周”“中意儿童祝福冬奥绘画展”在罗马精彩亮相;3月,意大利著名的圣切契利亚国立管弦乐团和合唱团在罗马演出歌剧《图兰朵》期间,中意合作展出了1926年《图兰朵》首演和2018年京剧版《图兰朵》的戏服;5月,“中华美食秀”线上比赛让许多喜爱中餐的意大利民众一展厨艺;6月初,第六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在意旅游胜地伊斯基亚岛开幕,电影节期间播放了《十八洞村》等多部中国优秀影片……
“意中文化和旅游年丰富多彩的活动再次证明,相互尊重、互学互鉴是实现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加强团结、和谐共处,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意大利意中协会秘书长阿佐丽娜·玛莉亚·罗莎表示,意中两国通过文化艺术领域的创造性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互鉴树立了榜样。
“中国春节电影周”上,罗马市民玛丽亚·玛洛和家人一同观看了中国影片。“我儿子常年在中国工作,精彩的电影满足了我们一家对这个遥远国度的好奇。电影生动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让意大利观众对中国有更直观、真实的了解,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愈发重要,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看到中国的文艺作品。”玛丽亚·玛洛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丰富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国民众尽享文明交融的魅力。意大利文化部长达里奥·弗朗切斯基尼相信,意中两国将进一步加强联系,展示各自历史文明,巩固两国人民友谊。
交流对话,中意友好焕发新生机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罗马和马塔雷拉总统一道会见出席中意企业家委员会、中意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中意文化合作机制会议的双方代表时指出,“中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文明的传承都高度重视,这是两国能够相互理解、友谊长存的根基”“两国文化交流精彩纷呈,走在中西文化交流合作的前列”。
中国和意大利友好关系根深叶茂,2000多年交往史为中意两国培育了互尊互鉴、互信互谅的共通理念。两国文化跨越了漫长的时间和迢遥的空间,在互学互鉴中传承着友谊。
2019年4月10日,经过中意双方的齐心协力,796件流散在意大利的中国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成就了两国文化交流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文化交流为巩固中意人民友好作出新贡献。中意政府不断深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合作,两国民众对彼此历史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中意友好交往焕发新的生机。
中意两国文化合作机制意方协调人鲁泰利表示:“只有重视文明的传承,才能实现相互理解,打造友谊长存的根基。交往的根基越深,合作和友谊的大树就会越发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
中国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养和牢靠的情感纽带。
“文明交流互鉴让意中两国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旧保持密切的对话。”意大利洛伦佐·梅迪奇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法比奥·马西莫·帕兰迪认为,文明互鉴是一把“金钥匙”,为增进不同国家的理解与合作不断注入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9日 03 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