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上半年,交银人寿退保规模前三位产品的累计退保金额已是去年全年的退保金总额的3倍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龙秋月

近日,银行系险企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银人寿”)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综合退保率为4.15%。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10家银行系险企的平均综合退保率仅为2.23%,交银人寿该指标在银行系险企中仅次于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人寿”),仍处于较高水平。此外,交银人寿退保规模前三位的产品累计退保金额为33.06亿元,远超2021年全年的退保金总额。

交银人寿主要通过银保、电销、新个险渠道进行产品销售,其中银保代理对公司规模保费收入的贡献度较高。但近年来上述三大渠道人力规模均呈下滑趋势,交银人寿银保渠道营销人员、电销渠道代理人的数量逐年下降;2021年以来,该公司新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亦出现大幅下降。

退保规模上升

交银人寿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退保规模前三位的产品分别是交银人寿交银优福添禧年金保险(B)、交银人寿交银私享一号终身寿险(传承版)、交银人寿附加交银如意定投年金保险(B)(万能型),上述3款产品累计退保金额为33.0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交银人寿的退保金总额仅为10.84亿元。

据官网介绍,交银优福添禧年金保险(B)为理财型保险,适合人群为固定投资理财类客户,客户在投保满五年后可获得约4.36%的年化收益。该保险产品在上半年累计退保金额达26.55亿元,综合退保率达55.92%。前述另外两款产品现已停售。据了解,交银人寿交银私享一号终身寿险(传承版)是该公司在2021年原保险保费收入第3位的保险产品,原保费收入为17.03亿元。

截至今年6月末,交银人寿综合退保率居前三位产品分别为交银人寿交银优福添禧年金保险(B)、交银人寿交银优福添禧年金保险(A)、交银人寿交银康健无忧重大疾病保险,退保率分别为55.92%、32.58%、9.85%。综合退保率居前三位产品的销售渠道均为银保渠道。

退保率方面,交银人寿综合退保率在今年二季度末达到4.15%,较上一季度增长2.1%。与我国10家银行系险企相比,交银人寿的退保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上半年银行系险企退保率情况,根据各险企偿付能力报告制图

据悉,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首度披露退保类纠纷在寿险投诉中的占比。2022年一季度,寿险退保纠纷投诉量为4729件,占比27.54%。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世纪资信”)在对交银人寿最新一期评级报告(以下简称“评级公告”)中指出,该公司面临的保险风险主要为寿险业务退保风险。

大童保险服务高级DRM咨询师郭丽霞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过去保险行业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如孤儿保单欠缺服务、退保量激增、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等。退保量增加指标也是保险行业加强监管的重要表现之一。退保的主观因素包括消费者保险理念欠缺、现阶段收入下降无力缴纳保费等,客观因素包括保险产品多样化、退保黑产等。具体来看,一部分消费者购买的保险属于“人情单”,并不清晰保单的真实保障内容,当消费者知悉保单保障利益不符预期,为了减少损失决定退保。一部分消费者或因收入下降、养育子女支出增加、经营现金流告急等问题导致经济出现问题,无力继续缴纳保费,选择退保。

互联网保险专家、友泰(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CEO赵大玮告诉记者,监管重视退保率,一是强调保险公司要健康经营,二是保险公司要预防代理退保黑产风险,“退保率上升的原因,一方面是投保人收入不稳定,造成支付能力出现下滑,尤其部分人群收入受疫情影响严重;另一方面是保险代理人的自保件、互保件,当保险代理人离开行业时,均会造成退保风险。此外,代理退保人员在利益的支配下,进行恶意退保,形成退保黑产。退保率较高会对保险公司未来的现金流、精算假设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销售人力规模下降

据了解,交银人寿依托大股东交通银行(601328.SH)的资源优势,主要通过银保、电销、新个险渠道进行产品销售。近年来,交银人寿调整优化承保业务结构,压降趸交业务规模,期缴业务占规模保费收入比重提升。目前,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以传统寿险、分红险、万能险为主,上述三种险种又分别以增额终身寿险类产品、两全类产品、年金类产品为主。

评级公告还指出,交银人寿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是银保代理对交银人寿规模保费收入的贡献度较高,随着公司业务重心向高价值保障类产品转型,相关销售渠道的建设有待加强。据了解,2021年,交银人寿各渠道保费收入占比情况分别为银保渠道占94.96%,新个险渠道3.06%,电销渠道1.87%。交银人寿的银保渠道以交通银行存量客户为基础。

此外,交银人寿各销售渠道人力规模均呈下滑趋势。近年来,交银人寿银保渠道营销人员、电销渠道代理人的数量逐年下降。2021年以来,该公司新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亦出现大幅下降。2019-2021年,交银人寿银保渠道代理人数分别为691人、580人、515人,电销渠道代理人数分别为515人、329人、82人,新个险渠道销售人员人数分别为1645人、2400人、736人。

此外,自今年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以后,险企偿付能力普遍出现下滑。多家险企通过增资扩股、发债等方式补充资本。近日,央行与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自今年9月9日起,保险公司可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补充资本。

截至今年6月末,交银人寿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19.85%、207.43%,分别较年初下降33.15%、21.57%。近三年来,该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6.61%、208.84%、153%,呈下降趋势。去年,交银人寿分别于3月、7月发行30亿元、18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券进行补血。

同期,交银人寿经营业绩一增一降,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35.5亿元、3.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04%、-46.25%。2021年,交银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69.41亿元、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1%、34.62%。

针对交银人寿退保规模上升以及各销售渠道人力规模相关问题,记者致函交银人寿,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