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曼读书会为 阅 读 而 生

雅 俗 共 赏 ,醉 美 读 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2、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

3、幸福的秘诀是:尽量扩大你的兴趣范围,对感兴趣的人和物尽可能友善。

4、须知人生的参差百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5、个人的自我并不是整个世界的最大的一部分。一个能够自我超越于自己的思想和希望的人,也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困境中为自己找到安静闲适之地,而这对彻底的利己主义者来说是不可能的。

6、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却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7、需求对象的残缺不全,正是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8、除了担心,嫉妒也许是不幸福的最大原因之一。

9、典型的不快乐者是年轻时失去某种正常需求的人。

10、知道世界并无值得为之执着的东西--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确实是不快乐的,但他们却为此自豪,因为他们把不快归咎于宇宙的本质,并且将其视为明达之士唯一合理的态度。毫无疑问,那些不快乐者所具有的优越感和明察感会产生些微的快乐,但是这并不足以补偿简单快感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奇妙的学习不但能使不愉快的事变得较少不愉快,而且也能使愉快的事变得更愉快。

12、文化给予一个人较少有害的权力,以及给予他使他自己受到赞美的更为值得的方式。伽利略在改变世界上比起任何君主所做所为的更有贡献,而他的权力远超过那些迫害他的人。

13、人生来无知但不愚蠢,反而是教育让人变得愚蠢。

14、至高的幸福是建立在幻想上的幸福,因为他的代价最低:想像自己为王比实际成王要容易。

15、科学可以给知识确定一个界限,但是不能给想象确定一个界限。

16、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也许这就是哲学在我们的时代仍然能为学哲学的人所作出的主要事情了。

17、一个明智的人决不会因别人有别的东西,就对自己的东西不感兴趣。

18、第一条是:记住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象的那么有益于他人。第二条是:不要过高估计你自己的价值。第三条是:不要期望他人能像你那样注意你。第四条是:不要以为多数人都在设法迫害你。

19、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应当从小培养。现代父母在这方面真该大受谴责;他们供给子女的消极娱乐实在太多,如电影、美食之类,他们不懂得平淡的生活对于儿童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若过着一种心烦意乱、放荡不羁的生活,那么青年人的头脑中就难以形成富有建设性的目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思想上所注重的是眼前的娱乐,而不是未来的成就。

21、他不在自己的所有中寻求快乐,却在别人的所有中寻求痛苦。

22、一个能把自己的思想与希望集中在超越自我的事情上的人,必能在日常生活的烦恼中获得某种安宁,而这是纯粹的自我主义者所办不到的。

23、一种与谋生密切相关的疲劳。这类情形中的疲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烦恼所致,而烦恼则可通过较为高明的人生哲学和较多的智力训练加以避免。大多数男女都非常缺少控制自己思维的能力。我指的是,他们不能在对烦恼之事无计可施的时候不再想它。

24、人生就是搏斗,就是竞争,而尊敬只能属于胜利者。这种观念使得人们不惜牺牲理性和才智而去过分培养意志。

25、在需要应付的时间以外,将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烦恼置之脑后,则是完全可能的。培养一个有条理的头脑,以便在适当的时间稳妥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在所有时间里都胡思乱想,这对于增加快乐和提高效率均具有惊人的作用。当需要作出困难的或令人忧虑的决断时,一旦获得全部的材料,就应运用你最好的思想当机立断;决定之后,除非再有新的事实,切勿修正。优柔寡断最折磨人,也最于事无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6、宁静的生活是伟大的特征,而他们的快乐也决不是外人以为刺激的那种。一切伟大的成就?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劳动,其专注与艰苦的程度,使人没有余力去从事疯狂的娱乐。

27、人们对他人的抱怨,往往只是天生的私心对超出了正常范围的贪心的合理反应。

28、情感上的疲倦所以折磨人,是因为它影响休息。一个人越疲劳,便越不能停止。神经即将崩溃的征兆之一,是相信自己的工作至关重要,一休假就会出问题。

29、现在越遭诅咒,将来越受尊敬。

30、一个人应当下决心重视自己的合理信念,不让那不合理的信念顺利通过,不让它控制自己,无论时间何等短暂。这在他不禁要变得幼稚可笑时,不过是一个思索的问题,这种思索如果进行得足够有力的话,也许是很快的。因此,为此所花费的时间不会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同时也是活跃的合理主义与自由思想活动家,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很多人将罗素视为这个时代的先知,而与此同时罗素的许多政治思想却又是十分有争议性的。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西欧思想,言论自由最勇敢的斗士,卓越的活力, 勇气,智慧与感受性,代表了诺贝尔奖的原意和精神”。1921年罗素曾于中国讲学,对中国学术界有相当影响。1970年去世,骨灰被撒在威尔士的群山之中。

罗素是分析哲学主要创始人,甚至被看作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他与怀特海合作的《数学原理》,被公认为现代数理逻辑基石。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支配他的一生。

罗曼读书会

r-boo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