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都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们会写红绿灯……这玩意从小到大谁不会看?还用写?嘿!现在就偏偏很多人原本以为自己会看,但是现在不会了……我们在最初接到几个网友的吐槽后觉得可能是个别人的问题,但是随着吐槽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天算是科普也算是和大家一起聊聊很多人现在看不懂的红绿灯

说起这个事情也是挺有意思,大家知道红绿灯是发明的吗?

理论上,红绿灯公认的发明者是约翰·皮克·奈特(John Peake Knight),就是下面这位: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大家看到画像而不是照片心里就该有数了,是的,此人不是一般的古老,出生于1828年,英国铁路经理和发明家。

据伦敦交通局称,当时伦敦每年有超过1000人死于马车堵塞的道路上,城市领导人知道他们必须做点什么。由铁路工程师JP Knight于1868年发明了红绿灯,其实这个按照我们的理解,算是铁路信号灯的“山寨道路版”。

考虑到它的发明者的职业,它类似于铁路信号并且配备了两个挥动的手臂和用于夜间使用的燃气动力绿灯和红灯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名警官使用开关手动改变灯光。

对于红绿灯的颜色,也有科学的解释。在各种颜色中,红色最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可能是因为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在各个文化中,红色都一直都被赋予了“警戒”“禁止”的含义。所以,代表禁止通行的信号灯选用红色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那么为什么用绿色代表允许通行呢?这是因为在那个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红色和绿色,就像黑色和白色一样,是一对互补色。既然红色代表了禁止通行,那么用与其相反的绿色来表示允许通行,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那个时候的红绿灯大概是这样: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那个时候没有电,这个灯是什么灯?煤气灯!

三个信号臂与红色和绿色的煤气灯组合在一起,供夜间使用,在一根柱子上,由一名警察操作。煤气灯是由一名交通警察手动转动的,灯的底部有一个杠杆,这样适当的灯就可以面向交通。

这盏灯被称为信号灯,其臂会水平延伸,命令驾驶员“停止”,然后臂会降低到45度角,以告诉驾驶员“小心”继续行驶。晚上红灯表示“停止”,绿灯表示“小心”。虽然据说它成功地控制了交通,但它的使用寿命很短。

1869年1月2日,由于人行道下的一条煤气管道泄漏,它爆炸了,直接把操作的警察炸飞……

大家都知道,这玩意肯定不靠谱……后续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红绿灯(电信号)的发明者是这位: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1912年,犹他州盐湖城的一名警察Lester Wire于1912年研制出了第一个电动交通信号灯。它由美国交通信号公司安装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东105街和欧几里德大道的拐角处。

它有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以及一个基于 James Hoge 设计的蜂鸣器,用于对颜色变化提供警告。警察和消防局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控制信号。第一个互联交通信号系统安装在1917年的盐湖城,六个相连的十字路口由一个手动开关同时控制,大概是这个样子: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

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黄灯其实也是一个美国的警察发明的,1920年,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警官威廉·波茨(William Potts ) 创造了第一个四向三色红绿灯。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随后,红绿灯算是正式发展起来,期间其控制方式等进行了多次的革新,特别是50年代美国计算机技术起来之后,红绿灯开始朝着计算机控制方向变化。

这是1940年12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安装交通信号灯。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可以看到,当时红绿灯的颜色还是靠油漆刷上玻璃,风水日晒后会掉色,要不断的重新刷。

195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红绿灯,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半自动的控制系统了。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1961年,纽约哈德逊街白马酒馆的早期两灯交通信号灯。已经极其接近我们现代红绿灯了,2个颜色+1个控制箱,我们现在很多地方的红绿灯也是这个样子。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

其实红绿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有延伸,早期前东德的红绿灯只是很简单的用红绿玻璃遮住的仅对机动车产生作用的普通交通灯。1961年,研究发现,行人对没有任何图案的交通警示灯的较低感应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当时的行人根本不看红绿灯。

所以专家建议为其他机动车以外的交通参与者也设立单独的交通警示灯,研究发现,行人对有特定含义图案的交通灯的感应度远远大于没有图案的红绿灯。另外,行人中反应能力相对较弱的儿童、老人和占人口10%比例的色盲都要求交通警示灯除了颜色上的不同外,必须以意义明确的图案给行人以相应的指示。

于是戴着帽子伸臂直立或是跨着大步的小人形象就在1961年10月13日诞生了。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学术测试和政府部门的认可,这两个小人终于在1969年站在了东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菩提树下大街的十字路口。次年,东德交通部门将红绿灯小人推广到了整个东德,世界上第一个“小人”红绿灯诞生。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中国的红绿灯历史基本上衔接国外,历史记载比较少,据说全中国最早的红绿灯还是出现在上海。

据《民国日报》1919年8月26日报道,当时上海霞飞路、圣母院路、金神父路交叉口出现了上海第一座红绿灯,白天黑夜均可使用,避免了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从时间上可以看到,美国发明电信号红绿灯没多久就引入上海了。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现代的红绿灯当然大家从小都会看,红灯停绿灯行。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后续很多地方都加了倒数读秒,大家也容易看。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那么怎么现在忽然网上出现了大面积的吐槽?

起因可能大家忽然发现,各地开始慢慢的开始调试起“新版”的红绿灯,于是乎,到处出现了还没调试完成的红绿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拍摄

大量的网友开始发各类照片和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拍摄

当然,这些红绿灯肯定都是故障或者是调试中。

据说现在很多交规考试里也已经引入了类似新国标红绿灯的试题。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我们也很惊奇,听说过电动车新国标,怎么红绿灯也有新国标了?

查了一下,还真有……但是这个所谓的新国标也不新了,2017年7月1日就已经开始实施。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之所以现在引发了讨论,是很多地方一直没有换,而现在开始陆续换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国标中,其实罗列了诸多的组合。常见的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这些其实应该都还好,这次引发争议的其实是标准中的几个“特殊组合”。

按照标准上来说,这些“特殊组合”应该是“较少使用”,但是实际上,很多地方的路口配置的恰恰就是这种“特殊组合”。

比如常见的九宫格。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而下面这个“极少使用”的组合却成为了很多城市路口的标配?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而巧合的是,在最权威的官媒解释里,引用的也是这种“极少使用”的组合:

媒体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报道

这个9宫格的组合可以产生8种情况,可能会颠覆一下大家对于红绿灯概念的传统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通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转直行通行,禁止右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行通行,禁止左转和右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转通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转、直行禁止通行,允许右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禁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转禁止,直行、右转通行

左转直行禁止,右转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转直行禁止,右转可以
简单来说,就是8种情况,不知道大家能否一瞬间看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8种情况,不知道大家能否一瞬间看懂

对于黄灯也有了定义,黄灯亮起的瞬间,看车辆的前轮是否已经过停车线。如果黄灯亮灯瞬间,前轮已经过线,就可以继续行驶;如果前轮没来得及过线,继续强行前进,就会被抓拍。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我们不知道大家是否能一下子搞懂,很多网友开始骂街,说为什么把原来很清楚的红绿灯搞的那么多那么多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

知乎上也是大量的吐槽:

网友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

很多网友更是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同一种通行规则却对应多种灯况?

比如这种:

网友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

网友吐槽有以下几点:

1、这是怎么想出来的规则?在路口场景下,多对一的规则,即多种交通信号对应一种通行状态,这样多此一举的意义是什么?

2、一共9个灯,谁能告诉我中间那一排灯的作用是什么吗?有啥用?既然两排灯能表示的,为啥要三排灯?再进一步,一排灯就能表示的,为啥要三排灯?

3、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如果看到一个信号灯是黑的,第一反应那就是灯坏了,绝不是代表了信号本身。

4、传统的规则一言以蔽之就是红灯停绿灯行,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很快学会掌握,现在却自作聪明的搞所谓的8种、9种不同的变化。你怎么不搞出来个27种变化呢?

5、之前取消读秒我就说过,凡是增加司机预判难度、凡是增加司机思考时间的操作都会使得事故率上升。

不少网友的观点类似,主要是2个,一个是逻辑混乱,第二是无理由变复杂。

网友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

有类似想法的网友很多,很多驾驶员都认为红绿灯绝对不能复杂,越简单约好,没必要搞那么多种组合。

网友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

甚至有网友针对新国标的组合推出了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改良版”,下图左边是新国标,右边我们画红框的是网友的改良版,很多网友认为“灭灯”的理念是错误的,行就绿灯,不行就红灯,这是不能改变的。

有网友做了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做了对比

现在左转:有单独灯看单独灯,没有看圆灯,红停绿走。

现在直行:看圆灯,红停绿走。

现在右转:有单独灯看单独灯,红停,看不到单独灯,走。

新国标里被改成:

未来左转:先看左转灯红停绿走,看不到的话要看一眼圆灯,红停绿走。

未来直行:看圆灯,红停绿走。

未来右转:有单独灯看单独灯,红停,看不到单独灯,走。

网友不理解的是,左转灯熄灭的情况,到底是指装着灯不亮,还是没装的情况。如果表示没装,那还算过得去,但这样一来不就是啥也没变吗?那叫什么新国标要来科普通行规则呢?

而且现在右转红灯直接一个挂的单方框,改成3个方框,问题是绿黄位置从来就不亮啊?这不是浪费吗?

如果统一变成九宫格,把原本的红黄绿状态外增加了一个亮暗,原本这个设定只出现在右转灯,而这种右转灯不熟悉路的话是很容易闯灯的。真要做九宫格也行,能不能把熄灭状态去掉,真的是化简为繁。

更有网友指出,读秒才是大问题!

新国标里取消了读秒,那是不是还要规定好绿灯闪几下切黄灯,全国统一一下?

没有自动驻车的车型,到底要不要挂空档拉手刹?不挂空档,全程踩着刹车累不累?挂空档,不知道多久绿灯,起步慢,怎么办?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初衷其实是好的,是宣传没跟上。

网友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更有网友指出其实新国标的信号灯兼顾了色盲、色弱等人群的识别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来听一下官媒的解释:

不过网友依然大把的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

显然,从网友的反应看,新国标红绿灯的推广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还需要不断的磨合和宣传教育才行,因为新国标红绿灯的理念其实已经超出了“红绿”灯,现在等于是“红绿灭”灯,这让很多人,尤其是很多驾驶员一时无法接受,万一闯灯就是6分,谁都受不了,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研究。不过也有网友尖锐的指出:红绿灯的理解绝对不应该“学习”!应该让任何只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人一眼就能看懂。

网友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

我们也不知道2017年的新国标到底现在算是彻底实施了没有?有人说还没完全实施,有人说早就实施了,现在就是新国标,但是从官媒人民交通的视频讲解中我们似乎感觉并没有全国实施?确实比较迷惑……

不知道大家看完后有何感受?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