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情态势

8月11日-8月17日

石门公安共立案12起,其中刷单类6起,冒充公检法类2起,投资理财类2起,贷款类1起,网络交友类1起。

【本周典型诈骗类型】

贷款类诈骗

7月20日,家住永兴街道的张先生浏览某打车软件时,弹出一申请贷款的广告窗口。张先生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后立即有一名叫“衣某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企业微信号添加其好友,并告知张先生申请贷款的流程。申请成功后,提现无果。对方提出冻结张先生银行账户的原有资金,以防与贷款金额混淆。张先生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将银行短信验证码发给了对方。张先生不知道的是,此时银行账户上的3万余元已被对方转出。随后,张先生仍无法提现,对方以验证账户是否能正常收支、缴纳保证金、操作失误、解除风险等为由,要求张先生向指定账户转账。直到次日,张先生还是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手段分析】

01

进行伪装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电话和各种社交软件发布贷款广告,再将自己伪装成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取受害人信任。

02

设置圈套

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进行各种转账来验证“还款能力”,或者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一旦受害人将自己的屏幕共享给他人,也就意味着受害人操作手机的一切行为、屏幕上显示的所有内容(包括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都呈现在诈骗分子的眼前。

03

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收到受害人的转账后,会不断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或者在获得了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后,将受害人卡里的钱全部转走。

其他类型案例

1.7月17日,永兴街道。报案人王女士称其在网络上兼职,给商家关注、点赞成功返利后,开始做充值返现的刷单任务。最后,被诈骗16万余元。

2.7月31日,楚江街道。报案人杨小姐称其在亲戚的介绍下,下载了一款投资理财APP,并按照对方要求先后购买三款理财产品,被诈骗3万余元。

3.8月2日,永兴街道。报案人罗女士称其女儿玩手机时加入了一QQ群。随后,按照群内管理员的提示操作,开始进行刷单返利任务,被诈骗4万余元。

4.8月5日,磨市镇。报案人郑先生报警称其在网上下载某交友APP后,被诈骗2万余元。

5.8月6日,蒙泉镇。报案人刘女士称在微信上认识一好友,随后在聊天过程中按照对方要求在某投资平台上购买“莱特币”,被诈骗4万余元。

6.8月9日,楚江街道。报案人陈先生称接到一自称某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问其是否需要办理银行卡。陈先生按要求将交易流水、身份证照片及一类银行卡账号发给对方后,发现对方并非此银行工作人员,且卡内金额已被转出,被诈骗6万余元。

7.8月10日,宝峰街道。报案人汪先生称看到某微信群内发布刷单消息,便点击下载链接开始完成任务,最后充值的金额无法提现,被诈骗4万余元。

8.8月11日,宝峰街道。报案人欧阳先生称在玩手机时无意间下载了某APP。随后,此APP客服主动联系欧阳先生,称充值返现完成任务即可获利。欧阳先生按照对方提示操作,被诈骗6万余元。

9.8月12日,永兴街道。报案人米小姐称其经人邀请进入一微信群,群内正发布刷单任务。结果充值的金额无法提现,被诈骗5万余元。

10.8月13日,二都街道。报案人颜先生称接到一冒充银监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以支付宝账号进行安全风险监测为由,要求颜先生向指定账户先后转账,共计15万余元。

石门公安提醒

1.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谨慎网络交友,投资理财需通过正规途径,选择正规银行、证券公司等官方投资机构,切勿贪图小便宜,切勿轻信网络好友所谓的“低成本高收益”“稳赚不赔”等投资谎言。

2.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实时关注“石门警事”微信公众号,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坚决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9元抢购原价156元

【千川鱼馆】

2-3人套餐一份,限堂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石门警事

▍综合编辑:石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