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2月24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科技创新飞地暨中石大“双招双引”工作站正式启动;2022年7月1日,东营市信息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济南)暨人才工作站揭牌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这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筑巢引才”路上步履不停的缩影。近年来,开发区坚持把平台当作人才落地、成长、壮大的助推器,积极搭建优质创新创业平台,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人才飞地”到“人才高地”

近年来,开发区以高端人才引育为主要着力点,全面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飞地”“创新飞地”等新模式,开辟了招才引智新通道,打开了引才用才、创新创业新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地模式’有效破解了引才用才难题,由传统的‘本地筑巢’转变为‘灵活筑巢’。”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飞地”定位为在发达地区整合优质资源的大平台,目前,投入使用的北京、济南、青岛三处“人才飞地”以科技创新孵化、产业招商培育、人才资源集聚为重点,依托当地人才资源密集优势,集聚一批高层次研发人才,开展技术攻坚、产品研发等工作,推动一批创新成果到东营转化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北京人才飞地,开发区对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科易网、上海复旦大学技术转移平台等科研机构,链接专家资源,为东营本土企业的技术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济南人才飞地,开发区与山东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引进山东大学软件学院高层次人才资源,建设博士创客吧,举办“博士沙龙”系列活动,构建高层次人才和入驻企业的互动联络机制;

——依托青岛科技创新飞地,开发区将中国石油大学科技智力资源与开发区产业优势资源紧密结合,发挥学校创新优势,完善科研成果孵化、工程化、产业化和落地园区的全链条转化机制,实现有针对性的项目孵化,通过共建研究院等措施,加快项目落地东营,促进东营企业技术升级。

搭建“人才飞地”,引进“飞地人才”,通过构筑“工作生活在飞地,创业贡献为东营”的柔性聚才模式,开发区以弯道超车的形式打造起了新时代人才集聚的高地。随着“人才飞地”的投入使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开发区高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层次不断提升。截至目前,三处“人才飞地”吸引入驻企业40余家,已有21家企业在开发区成立全资子公司,服务东营本地企业109家,预计2022年营收突破3亿元,集聚科技创新人才147人。

留创园凸显“磁石效应”

6月27日,东营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正式启用,为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搭起“鹊桥”,让开发区“聚天下英才”的底气更足。

“留学人员是重要的创新源泉,此次开园的东营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为全省第36家留创园,也是对山东省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海归英才汇聚计划’的积极响应。”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琨介绍,从开园之日起,留创园就肩负着聚集海外高层次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外合作交流、提高地方竞争力的重要使命,一个月来收获满满,目前,已吸引海外人才30余人,导入项目13家。

引才重在留才,留才重在留心。在运营模式上,留创园采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面需求、全方位沟通、全阶段成长、全链条服务的“四全”服务;在政策支持上,东营市发布了“人才新政40条”。同时为加大对留创园的支持力度,结合留学生创业需求,开发区新出台了《东营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管理办法》“黄金6条”,主要在创业空间、创业融资等各个方面给予入园留创企业大力支持……

“干货”十足,尽显开发区引才用才的满满诚意。“我们将用好留创园这个平台载体,广泛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合作等柔性方式引才,实现项目+人才‘双落地’。”王琨表示,开发区将切实发挥好留创园吸引集聚留学人员作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人才、成就人才,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除此之外,开发区还有各类特色人才平台在构建、运行:天元数字产业研究院成为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平台;东营光谷未来城围绕“两平台一中心”产业和创新服务规划构建园区产业生态,融合招商运营、人才服务等功能,聚集企业220余家、各类人才5000余人……

近者悦、远者来。如今,开发区的人才队伍、创新机构正在加快集聚,各类人才平台正逐渐成为科技和人才要素的汇流地、引力场。未来,开发区将牢牢把握“创新立区”定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四链”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以高质量的人才聚集高地,助推开发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杨胜男 朱枫珍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