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高维

近日,有博主发视频称自己去重庆某景区雇人抬轿子(当地称为滑竿)上山,结果遭到网暴:“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该博主还称,很多年轻人因为怕被骂都不敢坐,这影响了抬轿师傅的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水爷爷”被毁生计的前车之鉴还没过去几天,又有人挥起道德大棒。要知道,在许多景区,轿子都很常见,原本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怎么就成了“践踏他人尊严”?

很显然,这种想法背后的预设是,抬轿是有损尊严的。什么是尊严?说白了,就是被平等地当人来看。在这起新闻中,一方掏钱,一方出力,大家各取所需,再说抬轿的出价也不低,轿夫都没有“贱卖”力气,觉得“靠力气养家不丢人”,别人有什么理由跳出来指手画脚呢?

按照这个逻辑,恐怕很多服务业都有损从业者的尊严,不该有人去消费,这显然有悖于常识。按照社会分工理论,我们每个人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在为他人提供服务,这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

要说真正有辱他人尊严的,恐怕还是那些畸形的附加服务:让员工集体下跪、以“企业文化”之名要求喊顾客“主人”……只是坐个轿子就上纲上线,这不是什么正气凛然的博爱,而是对体力劳动者的变相歧视。值得警惕的是,一边嘴上喊着正义,一边却制造着不正义,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虚假的同情,和真正的共情,中间隔了无数的善意:前者仅仅满足了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说一些“何不食肉糜”式的话;后者却是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需他人之所需。

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网友是明辨是非的,纷纷给被网暴者撑腰,还有人特意来照顾轿夫生意。说到底,真正的善意,不是把某些群体视为特殊,而仅仅是把“他们”当成“我们”,当成一样的“体面劳动者”。

【作者】 高维

南方评论